翰宇藥業一季度淨利預降高達50% 實控人轉讓6%股份引資紓困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實習記者 楊玲玲

4月10日,翰宇藥業(300199.SZ)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稱,報告期內預盈4912萬元-6877萬元,同比下降30%至50%。對於淨利下降,翰宇藥業解釋稱,主要受醫保控費、兩票制等一系列醫改措施影響。

翰宇藥業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延續了去年的下滑趨勢。日前,翰宇藥業在披露預計2018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64億元-3.3億元一個月後,進一步披露業績快報表示,預計淨利潤由盈轉虧,虧損額達3.14億元。兩次公告的巨大業績預計差異,引起監管層的關注。翰宇藥業稱,主要是完成對子公司甘肅成紀藥業(以下簡稱“成紀藥業”)商譽的減值測試後,初步估算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22億元。

4月11日,翰宇藥業盤中跌幅達7%,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收10.78元/股,總市值100.1億元。

商譽減值引發業績“變臉”

4月10日晚間,翰宇藥業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稱,報告期內預計淨利潤為4912萬元-6877萬元,同比下降30%至50%。

對於業績波動,翰宇藥業解釋稱,報告期內,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受醫保控費、兩票制等一系列醫改措施影響;子公司產品銷售收入下降,產品結構變化,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海外主要原料藥客戶製劑產品正在準備報批中,需求量暫時放緩。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翰宇藥業出現了業績從盈利3億元變為虧損3億元的“大反轉”。

1月31日,翰宇藥業披露2018年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去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64億-3.3億元。而一個月後的2月27日,翰宇藥業進一步披露業績快報稱,公司2018年歸母淨利潤虧損3.14億元,同比下滑195.11%。

對於業績“變臉”,翰宇藥業表示,對收購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成紀藥業”)所形成的商譽或需計提減值準備,初步估算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22億元。

巨大業績預計落差,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在回覆深交所的關注函時,翰宇藥業表示,公司不存在通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調節利潤的情形。2018年,隨著全國各級政府對前期醫藥政策落地的迅速推進,政策執行影響在全行業快速擴展,醫藥市場整體發生了較大改變,成紀藥業現有業務受此影響較為明顯。經初步測算,2018年成紀藥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約31.45%-43.91%,淨利潤同比下降約49.85%-58.97%。

據瞭解,成紀藥業是翰宇藥業上市之後開展的首單外延併購。不過,完成收購後,成紀藥業業績屢次不達標,2016年至今,每年均對其進行商譽減值。

財報顯示,2015年至2017年,成紀藥業業績承諾實現率分別為76%、88%和85%,翰宇藥業2016年和2017年分別對收購成紀藥業形成的商譽計提3983.67萬元和2623.21萬元的減值準備。

多次引入資金紓困

作為一家專門從事多肽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藥企,翰宇藥業2011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由於業績承壓,公司流動性遇困,翰宇藥業多次引入資金紓困。

3月23日,翰宇藥業實際控制人之曾少貴、曾少強與共贏基金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協議約定由曾少貴將其持有的約佔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曾少強將其持有的約佔公司總股本4%的股份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共贏基金。標的股份合計5569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6%。

股份轉讓的價格為翰宇藥業於本協議簽署日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90%,即10.287元/股,總價款為5.73億元。

公告稱,此次股份受讓,有助於公司實際控制人降低負債比例,緩解流動性風險。

此前的2018年12月27日,翰宇藥業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曾少貴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向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融”)轉讓1855.48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00%。此次股權轉讓後,中國華融將直接、間接持有翰宇藥業股票3143.0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39%。

此外,翰宇藥業近期宣佈終止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這項股權激勵計劃啟動於2017年,原計劃向64名核心業務骨幹授予限制性股票,實際參與者56人。

翰宇藥業日前公告稱,鑑於當前資本市場環境及公司股價波動的影響,繼續推進和實施原激勵計劃已無法達到激勵效果。經審慎考慮,公司董事會擬終止實施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回購註銷52名激勵對象已授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1081.5萬股。回購註銷資金總額為9452.31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