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根海中樁澆築成功,宿徐路預計年內通車


首根海中樁澆築成功,宿徐路預計年內通車


近日,宿徐路燒香河大橋首根水中樁澆築成功。這意味著經過反覆試驗最終攻克因海水潮汐及海淤影響給水中樁施工帶來的巨大困難,也給後續水中樁基施工積累了經驗,為年底前實現宿徐路工程的全線貫通打下堅實基礎。

宿徐路燒香河橋位於燒香河北閘下游,與外海相連,橋樑全長332.7m,全橋共有86根鑽孔灌注樁,岸上樁基及下部結構現已全部完成,水中樁共24根,目前完成首根海中樁基。

為保障水中樁安全作業,建設單位結合現場施工情況和水文條件,採用搭設鋼便橋及平臺進行樁基礎施工,鋼便橋緊挨燒香河橋右側外邊緣平行佈置,共搭設四個水中樁施工平臺。因水中樁均位於燒香河老閘範圍,原有老閘基礎給樁基鑽進帶來巨大困難,同時由於受海水潮汐及海淤影響,前期施工中多次出現穿孔和坍孔等問題,施工單位多次商討施工方案,調整施工工藝,經過三輪試打,首根水中樁終於澆築成功。


首根海中樁澆築成功,宿徐路預計年內通車


宿徐路又稱雲宿路徐圩支線,該工程起點與雲宿路相交,沿海堤向東南方向前行,終點接海濱大道。項目全長3.278公里,總投資4.41億元。按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路標準建設,路面寬34米,設計速度40公里每小時,瀝青混凝土路面。


首根海中樁澆築成功,宿徐路預計年內通車


宿徐路工程建成後將有效完善田灣核電站對外交通集疏運體系、打通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重要集疏運通道、提高海堤防汛功能。項目兼具環後雲臺山景觀大道以及徐圩新區客運通道功能,對於促進我市港產城融合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形象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