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東西”曾救過志願軍戰士的命,現在很少有人吃,甚至沒見過

這種“東西”曾救過志願軍戰士的命,現在很少有人吃,甚至沒見過

有句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它指出了戰爭中“糧草”補給對戰場軍人的重要性,一場戰爭中,如果一方將另一方的糧食補給切斷了,那麼等待被切斷方的只有彈盡糧絕。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就曾瀕臨這種險境,好在我軍將士發明了這種“東西”,挽救了前線無數將士的生命,現在這種“東西”很少有人吃,甚至年輕一點的朋友都沒聽說過,更沒見過。這種“東西”是什麼呢?下面,隨小編一探究竟。

這種“東西”曾救過志願軍戰士的命,現在很少有人吃,甚至沒見過

20世紀50年代,面對已經威脅到中國領土安全的朝鮮戰爭,中國政府應朝鮮政府請求,於1950年10月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由彭德懷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於10月19日晚,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42軍等先頭部隊,先後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一場慘烈的抗美援朝戰爭就此打響。

這種“東西”曾救過志願軍戰士的命,現在很少有人吃,甚至沒見過

但當時的美軍佔據了絕對的制空權,志願軍方面,不僅缺少飛機抗衡,連防空的高射炮等裝備都異常緊缺,面對美軍的空襲,志願軍只能靠隱蔽來避免傷亡。此外,美軍也深知補給的重要性,除了空襲入朝的志願軍隊伍,還對入朝志願軍的補給線給予轟炸,導致入朝志願軍物資非常緊張,其他還能將就,但沒有吃的可不行!即便補給隊伍躲過空襲,將糧食送到了前線,志願軍也很難吃到一口熟食,因為生火做飯,容易被晝夜巡邏的美軍飛機發現,再加上戰場形勢緊張,很多志願軍戰士都會碰到餓著肚子行軍、打仗的困境,這嚴重影響了志願軍戰士的戰鬥力,有的時候甚至危及到了他們的生命。

這種“東西”曾救過志願軍戰士的命,現在很少有人吃,甚至沒見過

李聚奎將軍

面對如此情況,全力支持前線作戰的後方將士和領導人都異常關切,當時擔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的李聚奎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早年參加西路軍時,曾在敵人“圍剿”下掉隊,後來靠一路乞討追上了隊伍,乞討路上曾吃過老百姓給的一種炒麵,食用方便,易於攜帶和保存,更重要的是它是“熟食”不用生火加工就可以直接吃。

這種“東西”曾救過志願軍戰士的命,現在很少有人吃,甚至沒見過

這種炒麵可不是大家現在常吃的那種“炒麵”,它是將麵粉加少許鹽混合後用火翻炒至金黃色的一種食品。李將軍想到這個辦法後,就試製一批炒麵樣品,送往前線試用,同時又將一批炒麵樣品送往志願軍總部,彭德懷司令員和幾位副司令員得知了試用結果並親自品嚐了炒麵樣品後非常高興,並命令後方製作此類食品供給前線將士。

這種“東西”曾救過志願軍戰士的命,現在很少有人吃,甚至沒見過

於是,志願軍戰士的行軍裝備上多了一個鼓鼓的袋子—炒麵袋,直徑約10釐米,長約1米多,行軍時戰士們將它斜跨在左右肩膀,這是當時志願軍戰士們標準的野戰口糧攜具,此外,志願軍戰士們之間還流傳了這樣一句話“一口炒麵一把雪”,就是這樣嚴重缺乏維生素、且長期食用容易帶來牙齦出血、口角炎、唇裂、夜盲症、乾眼病等多種病症的炒麵,僅靠它填飽肚子志願軍戰士總算解決了吃的問題,之後,“一口炒麵一把雪”的志願軍戰士硬是打怕了吃著牛肉罐頭的美軍,讓人肅然起敬!

這種“東西”曾救過志願軍戰士的命,現在很少有人吃,甚至沒見過

這類炒麵,很多朋友應該沒見過吧?即便有吃過的朋友也絕對忍受不了長期食用,但志願軍戰士們就是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不僅克服吃上面的困難,還克服了很多同樣致命的困難打贏了這場戰爭,創造了一個個戰場奇蹟,你問我為什麼戰旗這麼美,我會告訴你是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對抗美援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見小編之前寫過的一些抗美援朝的文章,鏈接如下: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抗美援朝之松骨峰阻擊戰

抗美援朝中“英雄排”!一個排對敵一個營,打完我軍零傷亡

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空軍的兩大傳奇人物,一人創空戰奇蹟

抗美援朝中,志願軍創造過2個傳奇戰例,堪稱戰爭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