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英軍相冊,二十世紀初的京津地區


【天津】光緒二十七年裁汰綠營,改練巡警營。1902年,袁世凱創辦巡警,為中國首次出現現代化警察制度的機構模型。由於袁世凱創辦巡警成效顯著,清廷號召各地效仿,於是各地紛紛自辦警政。

【天津】1890年,工部局大樓建成,位於今解放北路花園的北側,原是馬術訓練場。在落成典禮上,直隸總督李鴻章、美國駐華公使田貝、各國駐天津領事和天津道餘昌宇,以及輪船招商局經理和外國駐天津領事都應邀參加。

【天津】英國租界在天津存在的時間是1860年至1945年,是天津九國租界中存在時間最長、最為繁榮的租界。1860年12月17日英租界開闢,初期面積約460畝。位置在海河西岸,紫竹林村一帶。後來不斷擴展。

【天津】清光緒十二年,隨著原唐胥鐵路延展至天津,天津站始建。清光緒十四年,車站正式通車運營,初站址建於“旺道莊”。清光緒十八年,車站移址至海河畔“老龍頭”處,故隨地名稱老龍頭火車站。

【北京】1900年8月14日,北京失陷。次日晨,西太后和光緒皇帝倉惶出逃。慈禧太后在流亡途中,指定李鴻章為與列強議和全權代表,發佈徹底剷除義和團的命令。

【北京】12月22日,英、俄、德、美、法、日、意、奧以及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十一國公使聯合向奕劻、李鴻章遞交《議和大綱》十二條。清政府於27日同意接受。

【北京】1901年1月15日,奕劻、李鴻章在《議和大綱》十二條上正式簽字畫押。2月21日,清政府接受了列強要求處死的十二人名單,即載漪、載瀾、載勳、英年、趙舒翹、毓賢、啟秀、徐承煜、徐桐、剛毅、李秉衡、董福祥等。

【北京】1901年5月11日,奕劻、李鴻章照會列強公使,接受四億五千萬兩賠款總額的要求。5月23日,德皇威廉二世電召瓦德西回國,並轉告各國政府取消他所擔任的聯軍總司令職務。5月26日,清政府照準各國賠償四百五十兆兩,四釐息。

【北京】 聯軍佔領北京後,對北京皇城、衙門、官府大肆搶掠,因而造成大量中國珍貴文物、大量的文史資料典籍和文化遺產的失竊、破壞,損失無法估計。

【北京】1900年,亞非拉各殖民地政府響應英國召喚,協同八國聯軍北伐中國。在此期間,澳大利亞聯邦宣告成立。因此,中國之戰不僅是澳大利亞殖民軍的首次亞洲之戰,更是澳大利亞聯邦的首次海外軍事行動。1901年8月8日,八國聯軍從北京撤退完畢。【京津地區,1900年-1903年。攝影:卡塞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