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上回那篇《茅臺的業績雷》在刷爆微博和朋友圈的同時,真真切切地雷了一把茅臺,不管是不是全拜這篇紅文所賜,週一開盤茅臺直接一字跌停,A股最大的牌面轟然倒掉,自然也連累A股表演了一把白馬的集體跳水。

茅臺的是與非姑且不論,半夏投資的這篇神文裡其實還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點。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圖片來源:《茅臺的業績雷 和一個時代的結束》

這個被作者稱為“中國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他們認為,這個策略“在熊市肯定能跑贏大盤,除了金融危機和股災,年度來看基本不會虧錢,或者虧錢10%左右;在大牛市跑得比大盤慢一點,但也有30%以上的正收益”。

當然在原文裡,這個方法被作者調侃為主動投資的失敗。不過無論如何,我們都很好奇,這個方法到底在A股中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好的效力呢?

我們在倍發系統中,依據中信行業分類,觀察一下白酒、中藥、家電和調味品行業龍頭股票組合的效果。按照原文的思路,這類行業龍頭股一般在本行業都有亮眼的財務數據,並且毫無疑問是行業市值的翹楚。所以我們依照歐奈爾準則的思路,在相應行業選定股票,所選股票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所選股票的ROE必須在本行業中位於前30%的水平;

·所選股票的淨利率必須在本行業中位於前50%的水平;

·所選股票連續三年的EPS增長必須為正;

·所選股票市值必須在本行業中位於前30%的水平。

上述條件並不算苛刻,滿足不了這樣的條件似乎也不太適合被看作行業龍頭。在上述選股條件的基礎上,我們對上述4個行業的股票進行2005年至今的回測,回測換倉條件為每月一次,每隻股票在組合中的權重相等,從結果來看,大家看重的茅臺、格力等相應行業的龍頭企業的確也在我們的選股名單中。回測情況如下所示,黃色基準為滬深300指數的收益率情況。

從累計收益來看,實際上除了家電龍頭企業的表現十分亮眼之外,其餘幾個行業的收益情況只能說差強人意。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調味品龍頭股票組合回測情況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家電龍頭股票組合回測情況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白酒龍頭股票組合回測情況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中藥龍頭股票組合回測情況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而我們同時使用上述四個策略,構建一個涵蓋上述四個行業龍頭股的組合(每個行業策略的比重相等),基於與之前一致的回測方法,如下圖可以看到,這個中國巴菲特策略可以取得18.51%的年化收益率,已經非常不錯了。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四行業龍頭股組合回測情況

那麼這個策略在牛熊市的表現是否也如前所述呢?而我們按照上證綜指的走向,將2005年以來的A股分為

3個牛市、3個熊市和2個震盪市,劃分範圍如下圖所示: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從結果來看,其實這個策略在熊市表現的確更好,不過在牛市和震盪市裡,策略的收益還是相比大盤有一定距離的。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不過這個描述恰好與原文作者說的不太一樣,並且我們看到這個策略的頭羊是家電板塊,而其他幾個板塊相較大盤而言,似乎並沒有顯示出特別之處。

實際上,以茅臺這個標準而論,我們完全可以十分簡單粗暴地來設計這個所謂的中國巴菲特策略,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市值

我們選擇上述四個行業中市值排在前10%的股票來構造組合,其他條件不變。可以看到,用這個簡單方法來尋找股票,四個行業的收益率都遠遠高過滬深300指數的收益率,雖然家電組合的收益較之前一種方法有所下降,但是其他幾個組合的收益都有很大的提升。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調味品高市值股票組合回測情況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白酒高市值股票組合回測情況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家電高市值股票組合回測情況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中藥高市值股票組合回測情況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而如果我們仿照之前的方法,把四個行業策略合併在一起,構造一個新的組合來回測,結果顯示,組合的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24.59%,比之前提高了6%還要多。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四行業高市值股票組合回測情況

而從牛熊市的角度來說,這個策略更接近原文的描述,即在牛市和震盪市略微跑輸大盤,而在熊市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即便在各個自然年裡,也罕有年份跑輸大盤。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中國巴菲特”策略真的有效嗎?

從這個回測結果來看,我們似乎能多少理解一下半夏投資心中的苦悶,這種略顯無腦的選股方法卻可以換來這樣的高回報。當然,那篇紅文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說明,這樣的“躺贏”法則最終會走向滅亡,因為茅臺業績的下滑就是明證。事實上,這樣的論調其實是正確的廢話,因為經濟轉型必然帶領行業週期的變動,上述四個行業都從某個側面而言代表了過去十多年中國經濟發展尤其是消費品市場的一些典型事實,無論是消費結構的轉變,還是消費熱點的聚焦,從這一點來說,這在某種程度上是A股價值發現的一種典型表現。而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未來市場的熱點必然會發生轉移,這一點在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中都會有所表現,也必然導致上述“中國巴菲特”策略的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