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豐都產業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竟是“它”

牛!丰都产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竟是“它”

牛!丰都产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竟是“它”

太平壩鄉野外牧牛場

“去年冬季以來,肉牛價格普遍上漲,賣一頭500公斤左右的活牛,比前兩年多收入近2000元,由此也激發了我養牛的積極性。”近日,包鸞鎮飛仙洞村肉牛養殖大戶張升發說。

縣委、縣政府看準了肉牛產業發展的巨大前景,近年來通過不斷支持該產業發展,肉牛養殖規模、屠宰加工量、科技水平等多項指標達到全國或全市前列,全縣肉牛飼養量最高時達33萬頭,良種覆蓋率達80%以上,形成了以肉牛為主導產業的“1+6+X”產業體系。如今,豐都肉牛產業已悄然崛起,並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牛!丰都产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竟是“它”

高家鎮譚昭金養牛場

政策扶持肉牛產業

“從最初養殖肉牛,政府就給予了相關的政策扶持,這是我能夠堅持到今天並把養牛場不斷髮展壯大的動力。”高家鎮太運村肉牛養殖大戶秦宗玉說。

據瞭解,我縣發展肉牛產業是從2008年開始的,當時,縣委、縣政府按照“政企科金農”緊密結合的工作思路,大念“牛字經”、培育“牛經濟”。

所謂“政企科金農”,“政”即政府搭臺,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企”即企業帶動,提升產業質量和效益;“科”即科技支撐,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金”即金融支持,為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農”即農戶參與,讓千家萬戶“牽著牛兒奔小康”,從而有力地推動了肉牛產業迅速發展壯大。

牛!丰都产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竟是“它”

高家鎮萬頭肉牛養殖

縣財政每年預算3000萬元,專項用於肉牛產業發展,其中,對5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和20至30頭現代“庭院牧場”分別給予100萬元和3萬元基礎設施補助;對母牛人工凍配實施補貼,著力壯大基礎母牛群;免費向企業和大戶提供優質草種,著力破解草料不足瓶頸。

“與此同時,對經建檔立卡備案並參保的能繁母牛,按每頭80元的標準給予保費補貼,保額每頭2000元。鼓勵肉牛養殖企業或第三方企業利用牛糞生產有機肥,企業每生產1噸有機肥補助5元。”縣畜牧獸醫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趙波說。

牛!丰都产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竟是“它”

恆都公司肉牛加工車間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近幾年來,我的牛場年均銷售商品牛達100頭以上,這些牛都是被恆都屠宰廠購買去了。”秦宗玉說,每次育肥牛出欄時,她只要一個電話,恆都公司就會派人上門收購。

為使肉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我縣不僅培育壯大恆都、鑫犇、光明等本地龍頭企業,強化企業扶持和跟蹤服務,還在水天坪工業園區無償劃撥200畝土地扶持建設屠宰加工基地,並從項目審批、交通飲水等各環節給予優先支持。

趙波介紹,特別是2009年我縣從北京中關村引進中恆集團投資10億元組建恆都公司,全面打造肉牛產業,恆都公司通過短短4年時間,形成了以豐都為總部拓展周邊區縣及省市的“總部經濟”。恆都公司也因此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

牛!丰都产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竟是“它”

恆都屠宰廠冰鮮牛肉車間

“正是依託龍頭企業加快了我縣肉牛產業化進程,先後建成工藝領先的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廠3個,年屠宰加工肉牛23萬頭;建成標準化飼料研發中心1個,年加工肉牛飼料8萬噸。”趙波說,同時,我縣還建成牛糞資源化利用有機肥廠2個,發展肉牛物流企業100餘家。

目前,我縣已形成集牧草種植、飼料加工、品種繁育、肉牛育肥、肉牛交易、電子交易、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市場銷售、糞汙利用、科技研發於一體的肉牛全產業鏈條。

牛!丰都产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竟是“它”

家庭牧場

做強豐都肉牛品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牛肉消費量不斷增大。記者留意到,在重慶主城及周邊區縣的一些大型商超內,恆都品牌的牛肉擺在顯要位置,而且比沒有標明品牌的牛肉相對要高。

趙波介紹,一方面,我縣發展壯大肉牛產業,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品牌化建設,“豐都肉牛”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恆都公司產品通過ISO-9001、ISO-22000、HACCP、QS、清真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供港冰鮮牛肉指定企業等認證,被商務部評定為中央儲備肉活畜代儲企業。

“同時,引導恆都公司建成國際領先的肉牛屠宰加工廠,建成投用1個飼料研發配送中心;採取電子交易、連鎖配送、網上結算等一體化運營模式,擬在全國建立1000家直銷店、10000個銷售終端,牛肉產品進入家樂福、沃爾瑪等12家國際大型超市和肯德基、麥當勞等大型餐飲連鎖企業,並遠銷香港、韓國等6個國家和地區。”趙波說。

牛!丰都产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竟是“它”

社壇鎮萬頭肉牛養殖場

據悉,目前我縣已建成2個牛肉精深加工廠,年精深加工肉牛產品10萬噸,開發休閒食品、熟食菜品、冷凍調理、西式牛肉等四大類100餘種。到2020年,全縣肉牛飼養量將達到40萬頭,進口活牛或凍鮮牛肉5萬噸,實現肉牛綜合產值500億元,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等重要指標居全國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