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講:氣虛=肥胖,活血化瘀才是關鍵!

其實我們都知道,如果是我們的身體特別肥胖的情況下,真的是非常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的,而且老中醫說氣虛就相當於肥胖活血化瘀的情況下,可以保證我們的心理更加健康的,所以我們接下來看一下生活中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可以避免我們在這裡出現一些問題的呢。

老中医讲:气虚=肥胖,活血化瘀才是关键!

肥胖根源在於氣虛

曾有一篇文章叫做《中醫告訴你為什麼吃水果不減肥》,裡面曾經提到肥胖是為虛證而非實證。一般來說,肥胖者多氣虛、陽虛、痰溼。宋代楊仁齋就曾提過“肥人氣虛生寒,寒生溼,溼生痰,故肥人多寒溼”的觀點;轉至清代,名醫葉天士指出“夫肌膚柔白屬氣虛,外似豐溢,裡真大怯,蓋陽虛之體,惟多痰多溼”,由此可見,肥胖的病理屬性是本虛標實,氣虛陽虛為本,多痰多溼為標,故減肥要以加法為主,補氣補陽,活血化瘀是為關鍵。

氣虛

為什麼會導致肥胖

所謂

氣虛,是人體虛證的一種。在中醫中,虛證與實證相對,共有氣血、血虛、陽虛、陰虛四種,各種虛證病因不同,所呈現的症狀也不一樣,其中氣虛一般是指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中醫臨床上,氣血的具體症狀多表現為免疫力低下、身體虛弱、四肢無力、頭暈、呼吸短促、運動易出汗等。

“為什麼氣虛會導致肥胖呢?”

在中醫中,氣為宏觀的概念,具體還可分為肺氣、腎氣、肝氣、脾氣、衛氣、營氣、宗氣等,這些氣存在於人的五臟六腑之中,是人體內外各種活動的原始動力。人體一旦氣虛,機體臟腑功能便會減退,使得脾胃受納運化失健,肝膽疏洩分解失職,肺不能主治節、朝百脈,腎無法藏精納氣調水。各臟腑功能失健,所食之物便不能被有效利用,人體既未吸收到相應的營養物質,也沒有將代謝的廢物及垃圾排出,對於該氣化的物質也未進行氣化。結果,這些沒有被氣化掉的物質就被轉化成脂肪,滋於皮下,造成肥胖。

如何快速判斷氣虛?

氣虛除了會出現肥胖、有氣無力、心虛膽小、無精打采等症,我們還可以從一個人的舌頭來判斷這個人是否為氣虛。如果一個人舌體胖大,舌淡紅,邊有齒痕,又有肥胖之症,多半可以判斷其為氣虛。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常說氣不足則胖,血不足則瘦,但根據中醫臨床經驗,很多患者都會出現氣血皆不足。中醫常說:“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血無氣的統帥和推動,就無法到達身體需要的地方;氣無血作為基礎,氣就變成了身體裡的邪火。所以對於氣虛者,一般要氣血雙補,而對氣虛肥胖者,要以活血化瘀為重點。

活血化瘀是減肥關鍵

在中醫中,減肥雖為“減”,但我們更講究做加法,既然肥胖根源在於氣虛,那麼減肥就要先補氣、補陽,陽氣足,則氣化功能增強,痰飲濁毒水飲等可自動排出體外。

“氣虛陽虛為本,多痰多溼為標”。無論是膏型、脂型還是肉型,其減肥重點無非除溼、祛痰、清熱,最終的結果便是活血化瘀。在食療中,活血化瘀的食療方非常多。

其實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經常肥胖的患者肯定也會引起一些各種各樣的併發症,因為肥胖可能就是因為身體比較虛弱,而導致的必須應該要儘快的通過一些正確的方式去調養我們的身體,一定要多注意,儘快的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而且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可避免我們的身體不再出現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