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17項指標均居全市前列生動詮釋“發展高質量”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馬治衛

太康:17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生动诠释“发展高质量”

4月11日上午,太康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隆重開幕。縣長李錫勇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在回顧2018年工作時,李錫勇指出,面對複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太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劉繼標書記“三個走在全市前列”的要求,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17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全市前列,令與會代表委員倍感振奮,這也再次詮釋了太康經濟社會發展的高質量。

太康:17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生动诠释“发展高质量”

李錫勇說,過去的一年,是太康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劉繼標書記“三個走在全市前列”的要求,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克難攻堅,務實重幹,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績。生產總值完成276.6億元,增長8.8%;二三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80.2%,提高3.2個百分點。稅收佔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70.4%,提高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4.4億元,增長11.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03億元,增長9.7%;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71.63億元,增長26.6%。全社會用電量10.78億度。17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全市前列,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太康:17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生动诠释“发展高质量”

脫貧攻堅基礎更加牢固

緊盯光彩摘帽目標,舉全縣之力,打好脫貧攻堅百日會戰、雙月決戰、收官之戰,16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累計脫貧31990戶144294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07%,順利通過貧困縣退出市級初審、省級核查。夯實產業基礎。建立扶貧基地126個、光伏電站164個、扶貧車間135個、電商配送站775個。累計發放扶貧貸款6.76億元,幫助2.5萬多貧困群眾就業創業。168個貧困村有了集體經濟收入。精準落實政策。發放教育資助資金1.48億元,受益貧困學生23萬人次。為5.5萬貧困群眾報銷各類醫療保險2.4億元。投資8000多萬元,完成危房改造6500戶,“戶容戶貌提升”1.4萬戶。免費培訓貧困勞動力6萬多人次,幫助5.8萬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5000個。改善基礎條件。整合涉農資金6.22億元,實施項目685個。實現了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車、通寬帶、通電、通安全飲水、通廣播電視,有路燈、有文化服務中心、有標準化衛生室,農村群眾也享受到了和城裡人一樣的公共服務。創新扶貧路徑。特困人員“五養模式”、“漁光互補”、構樹扶貧、“巾幗家政”等創新實踐,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經濟日報》《河南日報》等媒體報道。紮實開展“接父母(親人)回家”、“以表現換積分,積分換實物”等活動,群眾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理念逐漸形成。

太康:17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生动诠释“发展高质量”

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工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集聚區載體作用更加突出。入駐項目13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1個。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73億元,利稅45億元;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11億元,從業人員6.2萬人。榮獲“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基地”“河南省工業鍋爐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河南省裝備製造業轉型發展示範園區”等榮譽稱號。兩大主導產業集聚作用凸顯。紡織服裝產業在建和投產規模達到150萬錠,噴水、噴氣、圓盤織機規模7500臺,服裝年加工能力3億件。以鍋爐為主的通用設備製造業年生產能力4萬蒸噸,省內市場佔有率48%以上,撐起河南市場半壁江山。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建成河南省智能環保鍋爐創新中心,四通鍋爐入選工信部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和省智能裝備企業,參與全國鍋爐生產標準制定;潤泰紡織服飾工業園被認定為省級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雙創”基地;銀鑫棉業A線等4個車間被認定為省級智能車間。

太康:17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生动诠释“发展高质量”

開放招商成效明顯

發揮開放招商帶動作用,增強縣域經濟實力。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全縣實際利用外資6451萬美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52.2億元,外貿進出口1.02億元。李寧泳裝生產基地等56個項目在談;吉順紡織產業園等48個項目落地;天虹紡織科技園、光大國際垃圾發電等22個項目開工建設;龍源30萬噸高強瓦楞紙、協益織造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三鄉工程”再結碩果,恆大集團投資6.5億元擴建家印高中、建設高賢高中項目。浙江弘樂電器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新建弘源國際學校項目。重點項目建設進展加快。落實“1+1+1”和“三定三包”項目推進工作機制,6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7%;3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19%。在全市重點項目觀摩中再獲先進位次。服務業不斷髮展壯大。商務中心區入駐企業42家,實現營業收入2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吸納就業5338人。萬城嘉年華廣場、國貿360等項目開工建設,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順利推進,網上交易額15億元。

農業農村工作再創佳績

提升農業農村發展質量,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農業生產能力持續提升。糧食總產129.3萬噸,居全市第1位;肉產量12.8萬噸,蛋產量6.5萬噸,分別增長14.3%、4.9%,連續12年榮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成功舉辦首屆農民豐收節。特色農業持續壯大。發展優質小麥30萬畝,優質花生30萬畝,優質蔬菜、瓜果20萬畝。規範提升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專業合作社2500家,家庭農場、專業大戶1060家,流轉土地26萬畝。農業基礎持續穩固。完成155萬畝“兩區劃定”任務。完成造林綠化1.5萬畝,榮獲全市植樹造林先進單位。建設高標準農田2.6萬畝。解決12.2萬人的飲水問題。全縣農機總動力193.5萬千瓦。深松整地29萬畝。基本完成S326縣城至高賢、芝麻窪段建設任務。新建農村道路800多公里。鄉村振興紮實推進。以示範鄉鎮、示範村創建為突破口,以點帶面,劉寨“郊區三產融合園”、水潤君趙田園綜合體建設成效初顯。強化人才支撐,創辦大學生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等“六大聯盟”,2215名人士返鄉創業。深入開展“一會六評”等活動,鄉風文明建設得到加強。農村環境持續改善。新增保潔工人4000人,新建垃圾中轉站22個、公廁46座,配備垃圾箱4萬多個。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集中行動,清理垃圾12萬噸。

城鎮建管水平明顯提升

搶抓被列入第二批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縣機遇,突出項目帶動,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升級改造團結路、未來路等10條道路;打通陽夏路北段、崇文路北段2條半截路;改造陽夏路、建設路等雨汙分流管網29公里。實施9個城市出入口節點綠化工程、潁河路景觀工程,栽植綠化苗木2.8萬棵。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啟動濱湖花園、渦河花園、銀城花園3個棚戶區、10150套安置房建設。復墾宅基地8870畝,供應國有建設用地1819.4畝。恆大、建業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戶太康。城鎮管理取得新突破。妥善處理經適房、公租房、廉租房等多年遺留的“五房”問題,安置群眾6029戶。實施鄉鎮政府所在地57公里街道拓寬、亮化、美化工程,新建農貿市場18個;城管力量下沉,持續整治鄉鎮“四亂”,規範流動攤點3800多處,拆除“兩違”570宗、私搭亂建2000多處、廣告牌匾6000多個。

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

全年空氣優良天數251天,超目標任務17天;PM2.5完成68微克/立方米、PM10完成112微克/立方米;出境河流水質斷面、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推進大氣汙染防治攻堅。開展揚塵治理、藍天保衛戰等12項專項行動,取締整治“散亂汙”企業105家,整治磚瓦窯廠22家。開展水汙染防治攻堅。全面落實河長制。封堵入河排汙口11處。完成21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治理任務。取締非法加油站(點)36家、關停整改15家。啟動土壤汙染防治攻堅。實施土壤攻堅工作,開展全縣農用地土壤詳查監測,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信息調查。查處環保違法行為178起。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養老金髮放率均達100%,“五大保險”均超額完成擴面徵繳任務。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招聘教師597人,高考一本上線1259人,升學率提高5個百分點。我縣殘疾人代表團在省殘運會上獲4枚金牌,全市第一。2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累計達到51人,上榜人數居全國縣級第一名。道情戲《黎明小城》獲第十三屆省群星獎戲曲大賽一等獎。社會治理得到強化。順利完成774個行政村(社區)的“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紮實有效,948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網上可辦”,945項事項“一網通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紮實推進,抓獲涉黑涉惡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7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