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翻案是歷史必然?是什麼力量讓秦檜翻身做主成為可能?

靜夜史


以史為鑑,以正三觀。近些年來,有那麼一股要為秦檜翻案的黑暗勢力,為什麼稱他們為黑暗勢力呢?因為他們不正視歷史,以歪曲歷史為樂趣,對我們的民族英雄到處抹黑,試圖給一些被歷史認定為罪人的人開脫。



這些人到處抹黑岳飛、黃繼光、邱少雲等民族英雄,如果給他們的陰謀得逞,那這個沒有正確三觀的世界還有必要延續下去嗎?

岳飛在南宋抗金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雖然說殺害岳飛的罪魁禍首是宋高宗,而秦檜絕對是地地道道的幫兇。


宋朝的統治者可以說要比其他的朝代統治者要溫和很多,他們特別優禮臣僚,這一切都是因為宋太祖傳下秘密“誓碑”,上面寫有:“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宋太祖的誓約在北宋被很好的執行,北宋被滅國後,南宋的統治者對誓約的執行就大打折扣,宋高宗在位36年,一共開了三次殺戒:一次是殺張邦昌、宋齊愈等降金者,一次是殺陳東和歐陽澈,一次是殺岳飛、張憲和嶽雲。

岳飛是在宋高宗在位第十五年期間被殺的,在秦檜死後,宋高宗為很多人恢復了名譽,唯獨沒有給岳飛平反,只到宋孝宗即位後才給岳飛恢復名譽。


岳飛先後出任宣撫使、樞密副使等高官,理應受宋太祖誓約保護,宋高宗破例違約殺岳飛,這裡面是有秦檜的身影的。秦檜作為當時的朝廷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獨攬政務,排除異己,為人暴戾苛酷。本身秦檜是個不折不扣的降金派,對抗金派的人大加打壓。

有史書記載宋高宗和秦檜決定殺岳飛後,宋高宗一共給了岳飛十五份手詔,岳飛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班師回朝,回來後就迎來了宋朝的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當時的岳飛、韓世忠、張俊都被解除兵權。


為了利用三大將的矛盾,秦檜耍了個陰謀,他打算把三大將全部除掉。他指使部下誣告岳飛等人,同時他對張俊承諾只要除掉岳飛、韓世忠就把兵權歸於他,史書有記載:“秦檜約俊主和議,盡罷諸大將,悉以兵權歸俊,故俊力助其謀”。

宋高宗要殺岳飛主要是因為岳飛要“迎二聖”,你想一下,既然徽欽二帝回來了,那麼宋高宗就沒有理由再做皇帝了。秦檜就是抓住主子的痛腳才能這樣把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殺害了。


儘管岳飛同所有的歷史人物一樣,有錯誤、缺點、優點,而非完人。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他在為當時祖國統一而奮鬥,他一起履行“精忠報國”的誓言,就這一點被千百年來,人民所紀念,稱他為大英雄,這樣也是理所當然的。


史說三朝


秦檜這個奸佞之臣,一個吃裡扒外的漢奸小人,歷經元明清民國數朝數代都沒人敢替他翻案!怎麼到了現在居然有一些別有用心之輩陰謀為其翻案呢?

當前有一股歪風,否定岳飛民族英雄的地位,為奸佞的小人秦檜翻案,教科書去除霍去病的內容,魯迅的文章,誣衊邱少雲,黃繼光的志願軍英雄,這一切都不可能是一種孤立的存在,其中必然有一股陰暗勢利在裡面興風作浪。其目的就是全盤否定中華傳統文化,打擊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榮譽感,使國民喪失對中華文化的榮譽感和自豪感。這些勢利用心險惡,內外勾結,不得不防。

岳飛作為中國的民族英雄,在國民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不可動搖,而秦檜之流作為漢奸賣國賊的罪孽永遠也不可能翻身翻案,那些挾洋自重的“高知”“精英”們,還是夾起尾巴的好!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想翻案,問問中國16億人民答應嗎?


微言戲語


給秦檜翻案是人性的缺失!

大家可能都記得二戰後柏林被一分為二,在一次民眾翻越柏林牆的時候守衛的士兵被命令向翻越者開槍。事件造成一百多無辜民眾死亡,在柏林牆被推倒後法庭審判開槍的士兵,當時律師力主士兵無罪,給出的理由是士兵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犯罪的應當是下命令的人。聽起來這個理由很充分,士兵只是執行命令而已。但是法庭給出的意見是命令是被動的執行,而槍打的準不準是士兵掌握的主動權,並且士兵對於民眾應當有他們不是敵人的認知。最後所以開槍的士兵都被判有罪。

不難看出儘管秦檜在當時揣摩出皇帝的意圖要求和,但是他沒有必要非得處死岳飛不可。在當時戰爭的主動權在大宋,也就是說談判的主動權在宋朝一方,秦檜作為宰相沒有理由不清楚談判的底氣是靠軍事力量支撐的,他完全可以說服高宗皇帝在求和的同時保存岳飛這一抗金的中堅力量,但他沒有那麼做,他還是力主處死岳飛,以換取金國對他的信任,所以說他本身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賣國賊,歷朝百姓都沒有冤枉他。高宗擔心的是徽、欽二帝回來後影響他的統治,而當時的形勢是僅憑岳飛一人是不可能徹底打亡金國的也就是說高宗也清楚所謂直搗黃龍只不過是句口號,他也沒有必要必須要殺岳飛的。從戰略上講岳飛只能決定怎麼打,而打與不打卻是由皇帝才能決定的。所以說殺岳飛這件事秦檜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目的就是讓金國繼續信任他。

綜上所述,無論高宗要不要殺岳飛,秦檜始終是有罪的。現在有人企圖給秦檜翻案就是想從文化上、從民族尊嚴上顛覆我們認知,並以此打擊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士氣。對於我們來說這類人根本沒有什麼人性可言,他們就是我們實實在在的敵人。


楓葉林


這個問題少有點歷史知識,有點頭腦的人都明白。秦檜只是個替罪羊。誰叫秦檜在那個位置。如果那個丞相是王檜,現在嶽王墓跪著的一定是王檜,而不是秦檜。

秦檜只是一個執行者。真正行刑是操刀的劊子手。皇帝是決策者。三個人裡面為什麼只恨秦檜。

岳飛的主張,直搗黃龍,迎請二聖還朝。爸爸,哥哥回來了,我這個皇帝去哪?明朝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于謙死的不冤。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天下之人,皆為王臣。欲加之罪,何患無詞。莫須有,是最好的解釋。

識時務者為俊傑,不識時務者是庸人。你贏得天下人的同情,又有何用。你的忠心是對前朝的忠心,不是對我的忠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都不懂,死有餘辜。

事,理,都明白。七百年來,都不說破。統治者需要這樣的人,既可愛,又可恨。需要的是你的才華,不是你的貳心。

君叫臣死,臣不死,是不忠。

父讓子亡,子不亡,謂不孝。

在我眼裡,李煜是個詩人。宋徽宗是個畫家,岳飛是個將領,秦檜是個書法家。

為什麼一個書法家去跪一個將領。當年岳飛見了丞相是要抱拳作揖的。是為了懲惡揚善嗎?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七百年了,還不能贖還罪過。我都懷疑公道正義,何存。

哈哈,莫須有。哈哈,逝去的封建。

我還想起了晚清的李鴻章。

別說的太破,說的太破,就沒意思了。


南山一花奴


近年來網絡上確實出現了一種怪相:費盡心機地秦檜鳴冤叫屈,不遺餘力地抹黑岳飛。在個別人眼中,秦檜居然成了被誤解了千年的功勳,硬生生地想把岳飛的英雄頭銜摘掉。這不僅僅是個歷史問題,而且是關乎民族意識、價值取向和國家命運的大事,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秦檜確實有才,但他的才情並沒有用在安邦治國上,全投入到了取巧鑽營、阿諛奉承和賣國求榮上了。殘害岳飛,主要過錯自然在於高宗,在他眼中,主戰派想要收復故土自然沒錯,宣揚國威更是令人欽佩,但要迎回被扣押在北國的君臣,倒令自己寢食難安。

自宋太宗杯酒釋兵權,一向重文輕武的宋代統治者對戰爭十分牴觸,打不過割地求和,得到過已然罷兵議和,可謂雖勝尤敗。這一點在南宋時表現的極其明顯。

一個政權確實應該審時度勢,但有時過於“謙遜”便就太過卑顏屈膝了。而秦檜恰恰能夠靠著這些伎倆在亂世中步步高昇。原本被俘到金國的他,一路上諂媚巴結,醜事做盡,終究藉機逃回,以英雄的姿態進入南宋政界,靠著取巧鑽營爬到了宰相之位,把持朝政近二十年。

在秦檜當政期間,一直主和,而且深得高宗支持。最終,將畢生心血傾注在抗金斗爭的岳飛,壯志未酬,命喪風波亭。害死岳飛的不僅僅是秦檜,但秦檜的種種劣跡,使之成為歷史的罪人,並理所應當地成為罪魁禍首。

將秦檜定為奸佞權臣,奉岳飛為民族英雄,才是歷史的必然,是三觀端正的史觀。相反,逆民心所為,生要給秦檜翻案和醜化岳飛,著實居心叵測,是顛倒是非的醜陋行徑!


夕陽下的晚楓


歷史的定案,代表著民族集體的共識,有其泰山難移的確定性。當時代前進,觀念更新,倘若試圖用新觀念重新看待歷史舊案,當然會有很多不妥當的地方。有些“重現發現”,甚至會勾引起無窮無盡的情感恩怨、乃至不可寬恕的公憤。典型的案例,是對於秦檜評價的“翻案”。

(圖:2011年南京江寧區博物館,展覽一尊坐著的秦檜雕像,引來“意圖翻案”的網友質疑)

過去,梁啟超說,史學研究,是求真與求善兼具的。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長者之言。貶惡揚善,當是我們所有人需要共相維護的集體歷史觀。所以歷代讀史的人,無賢不肖,看到秦檜、談到秦檜,都會作嘔,都會痛罵,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善情感。為他“翻案”,不僅不得人心,也該受譴責,這是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的。


只是,也許我們也需要想想的是,似乎很明顯,替秦檜這麼一個死了上千年的陰魂說話,除了裝裝逼外,大部分並得不到什麼實質好處,為什麼還有“嚴肅學者”願意甘冒不韙、敢於“頂風作案”作此傻事呢?


就我淺陋的閱讀所及,一些不足與議的傻帽不算,在搞正經研究的人中,其實也沒發現真有愚蠢到要為秦檜“翻案”的。所以,我覺得,有極個別學者為秦檜“開脫”,是言此意彼,是借力打力,嘲弄一點現實,並非真的昧了良心。

(圖:秦檜夫妻跪像)

就真實狀況而言,秦檜操柄弄權、陷害忠臣良將,當政的時候把朝野搞得一團糟,這些結論斷無疑義,你怎麼做文章都沒法改編這些文獻事實;特別是從民族大義而論,秦檜割地賣國、一味求和、喪失氣節的漢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並且化為全民族的一個話語權柄。為秦檜翻案,不僅在挑戰一種常識認知,也是在猥褻、踐踏大眾的民族情感。

號稱“民國四史家”之一的呂思勉,算是為秦檜“開脫”的最過分的了。但是他重論秦檜之功罪,而將岳飛、韓世忠等人貶為割據軍閥,其真實用心也不在為秦檜卸責,更不是真的斥責岳飛等人,而是借古論今、指桑罵槐,暗諷民國時代軍閥混戰之亂象。可這樣的用心,並不能為大眾所理解。1935年,呂思勉就曾因此引發民憤,並被告上法庭,受到“外患罪”的指控。這是一個著名的例子。我們大多數人對一些常識性的歷史人事的認知,還是喜歡固定化的,不會曲意向著一些所謂新的“邏輯”、“考證”與“真相”開放,尤其是當這樣的“翻案”是挑戰民族情感的,大家就更難以接受了。這樣情緒引發的結果,自然也是極其不愉快的,爭吵在所難免,有時甚至會生髮暴力衝突。所以,當看到有人竟然吃了豹子膽敢為秦檜翻案,我們會怒不可遏,就是這種天然的、樸素的的正義感與民族大義在起活絡作用。

(圖:民國大史家呂思勉及其作品集)

可是,也許我們也需要看到,即便像呂思勉這樣為秦檜“翻案”的人,事實證明,依然是最有民族氣節之人。抗日時期,日人對他威逼利誘,但他為了醫治夫人的病,寧願深冬將禦寒的大衣當掉,也不願意有絲毫的退讓。我們罵錯他了嗎,當然沒有,只是我們也需要明白,有些史家的用心,不仔細體察,也容易攻訐非人。


還有就是,就我個人感想而言,除了極個別“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外,我的理解,有些學術研究讓我們感覺是為秦檜“翻案”,可能不少是情緒主義導致的誤解有關。

因為,很多學者討論宋史,就如我上面所舉例的呂思勉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表面上為秦檜說了好話,但其用意並非為這位漢奸辯護,而是一方面映射現實,另一方面是有意從學術面儘可能還原“真相”,理清疑竇,抓出比秦檜更加可惡的“幕後黑手”來。後一種其實也是現在宋史學界很多人的意見。他們的這些研究,很容易讓不搞研究的我們,產生誤解,從而以為他們是別有用心。

(圖:宋高宗趙構)

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秦檜固然是“窮兇極惡”,但不是“元兇首惡”。在當時的情況下,秦檜只是那把殺人的刀,刀身是佔滿鮮血,但最應該責怪至少應該一起被譴責的還有幕後操刀人。這些研究學者認為,秦檜的求和賣國是無恥之尤,但很大程度上、很多事情是給國君背黑鍋,用西方人的諺語來解釋,就是“人們總恨出賣耶穌的猶大,但從來不罵真正送基督上絞刑架的羅馬總督”。惡人不是隻有秦檜一個,需要發揚史學激濁揚清之功能,將此醜類“一網打盡”。

這種看法,當然是偏至的。但是有沒一點道理呢?平實地說,我也是覺得有的。因為但凡對靖康前後歷史稍有了解的朋友也會明白,當時整個南宋,最不希望徽欽二宗回來、希望通過媾和求得安穩的人,真還輪不到秦檜,而是貴為九五之尊的秦檜的主子宋高宗趙構。也就是說,秦檜的出賣國家利益,處境其實也很微妙。中國的歷代王朝,一直都是為尊者諱的,許多事情是國君的意思,但是他必需有人執行,這隻代理執行的“手”就成了後世史書的靶子、當朝仇恨的對象。這樣的人,代不乏見,唐代是《新唐書.奸臣傳》列為首席的許敬宗,後世則有賣國賊李鴻章。

(圖:影視作品中的北宋靖康亡國之恥)

但是,我們當然也需要明白,“追封”趙構的罪責,並不能絲毫減輕秦檜的汙濁形象。這是兩回事。秦檜自己,也是選擇了成為這隻手才得到寵信與權力的,其罪依然當誅。如果有人敢借追索趙構之惡名,為秦檜抵罪“緩頰”,我們同樣要痛罵他。


總之,為秦檜翻案,不是學術研究,而是腐蝕社會公義與天地良心。愛國守土、貶斥漢奸、推重氣節、發揚正氣,理應是我們共同的底線。

有故事說,明成化十一年,秦檜曾墓被盜墓賊挖開,不久“獲金銀器具鉅萬”的盜墓賊落網,依照律法當被砍頭,可主事官有意“減其罪”,何以故,“惡檜也”。所以,抵制這種翻案風,本質上不是干涉學術自由、封鎖知識、鉗制思想,而是在維護我們中國人民千百年共同守望的價值判斷,乃至公序良俗。

不過,老實說,有時候想想,如果對待這樣一些大惡人不那麼一味地臉譜化,一惡就徹底所有都惡,有時讀史看到一些細節,也是挺費解的。比如,明代嚴嵩,夠得上大奸臣吧,可據正史,剛入仕時竟然也是有志青年,對頭徐階反倒是妻妾成群、魚肉鄉里的著名大劣紳;而大漢奸秦檜呢,壞事幹淨,喪盡天良,從可靠的材料看,偏偏又是個對自己老婆極好的人。也許,他們這樣的人,四面楚歌人人唾罵,大概只有枕邊黃臉婆一心一意向著自己,如此厚待,也算是相濡以沫的意思吧。

過去,老舍在一篇文章中感慨說,"最可惡的賣國賊,很可以是慈父良夫,錯處是隻盡了家庭中的責任,而忘了社會國家"。秦檜是永不應該得到翻身的,可人性也真是挺複雜的。

2019,1,19,晚閒談


劉愚愚


為秦檜翻案的一小撮壞傢伙是不得人心的,是徒勞的,是枉費心機的,也永遠不會得成的。

想讓秦檜翻身的這股力量,純屬漢奸賣國賊,對我們的民族英雄不遺餘力地加以否定,加以抹黑,從而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傷害國人情感,毀我中華民族根基,亡我之心何其毒也。

警惕!綜觀近年來國內層出不群的別有用心的"抹黑英雄、抹紅歷史罪人"這股罪惡勢力,從中不難發現,確有西方反華敵對勢力的蹤影,妄想將我和平演變的企圖和目的。


老夥計610322


這是翻案貫性使然。有人把翻案當成了職業,從翻案中撈取到好處,一發不可收拾。翻新中國成立後的案不說,再翻民國的案,為國民黨鳴冤叫屈。這些還不過癮,又為日偽漢奸翻案,不把漢奸翻成好人不心甘。近代翻案完了,又要翻古代的案,不把人人唾棄的奸賊翻過來變為民族英雄不能算了。翻案中,勢必把人民心目中的偉人、英雄等正面人物進行誣陷攻擊和否定。這樣就把中國的歷史給完全顛倒過來,真善美變成了假惡醜,黑白不分,真假難辯,造成思想混亂。

亂翻案的惡果是顯而易見的:中國的民族傳統和光榮就被會完全泯滅,人民的精神圖騰完全消失,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完全毀滅。因此說這些翻案的辦的是敵人所難以辦到的事情。


春風擺柳


秦檜是賣國賊這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事實,他勾結敵國,陷害岳飛,出賣國家利益,將被歷史永遠釘在恥辱柱上。為他翻案的無外乎有三種人

第一種秦檜的後人,秦檜害死岳飛後,遭天下唾罵,他的子孫後代也不能倖免,有句話叫做:"人至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他的曾孫秦鉅是個抗金名將,初時人們以他是秦檜曾孫而不相信他,秦鉅大聲說:"先祖是先祖,我是我"。最後在抗金中為國捐軀,成了令人尊敬的抗金英雄。時至今日,南京有個叫秦什麼的的中學老師卻妄想倒行逆施,折除秦檜跪像,替秦檜翻案,這是絕不容許的。

第二種想出名想瘋了人,他們不惜以身犯險,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來挑戰人們的底線來炒作,哪怕是臭名遠揚,他們也心甘情願,目的只有一個獲利成名。

第三種西方敵對勢力的代理人。這種人是最危險,最可怕,也是隱藏最深的人。他們往往身居高位,掌控著媒體喉舌,散佈歷史不定性論,歷史虛無主義論,在他們把控下,修改歷史,重新修訂教科書 。在他們眼中魯訊成了噴子,霍去病,岳飛成了破壞民族團結的戰爭販子,決心要把他們清除中學教材,這是非常危險的,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英雄那這個民族就沒有希望,國家就會滅亡。當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帶領千瘡百孔的新中國,打敗了,號稱天下無敵的美聯合十六國軍,何等的英雄氣概!直到現在他們仍心有餘悸地說:"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思想化"。

以上三種人,他們千方百計地想為像秦檜這樣的賣國賊翻案,尤其是第三種人太可怕了警惕啊!國人們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悟空就是行者


專家禽獸橫行的年代,核心表現是顛覆,一切觀念的顛覆。價值觀的迭代也符合陰陽學說,盛極而衰,不破不立。

專家禽獸的作用在於此,他們起來了,金錢成了唯一的追求,從農民下手只是開始,未來開始的是教育,會逐漸把魯迅,文天祥,岳飛等踢出教材,轉了會為明星,竊國賊等立FLAG,來架構他們的體系結構,從而扭轉價值觀。

大家會感到納悶,其實一切會順理成章。價值觀念的扭轉非常快,只要有利益引導。

見賢思齊的時代已經過去,踐踏而立的時代已經到來,看看方舟子就明白了,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不是一個人。

發展到極致,當社會形態到達了爆破的時候,會溯本追源,重塑人性,人倫。當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個點的時候,會重新尋找人性的意義和那些被反制傳統拋棄的東西,例如誠信,人倫,忠孝。那個時候專家禽獸樹立的flag可能會倒下,不過這都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