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楷的最高境界是近如小楷,田英章和龐中華都到達不了

在很多人的中小學學校生活中,都聽說過這樣一個人,那就是龐中華,一個在字帖封面上,在電視機裡,講解如何寫字的男人。當然很多人也見過他的字。筆者當時見到他的字帖多個,唯一感覺有些怪的是,他書寫漢字的內容,部分還有關於嫉妒和排擠的描述。可見,當年雖然出了名,但是也估計沒能獨善其中。

大楷的最高境界是近如小楷,田英章和龐中華都到達不了

龐中華的字,屬於平直、四方、規整字類的典型。這種字形,形體美麗,容易模仿,而且書寫起來,不需要很大的難度就容易上手。實不相瞞,筆者曾經用一個學期,基本就學到了龐體字的要義,乃至於基本能寫的與之大差不差。這種字形用鋼筆寫起來,比較容易上手成形。

當然,這種字體是一種創新,有獨特的龐中華風格,專利當然應該屬於龐中華。應該說,龐中華能夠成為億萬學生的老師,享受一時洛陽紙貴的待遇,也是他應該得到的回報。

我們這一代人成年後,如今的畫面是,各種媒體上展現更多的,是一個叫做田英章的人,而龐中華卻有些悄然不見蹤影的味道。有一種說法是,龐中華擅長的是鋼筆書法,毛筆沒有展現出相應的影響力,而鋼筆字是80、90年代最風行的書寫工具,龐中華既是遇到了機會,也是自己創造了硬筆書法流行的時代。

田英章的書法,當然是取法於歐陽詢。他的字,結構精確、字形精緻,粗細相得益彰,左下右上而借勢,使得這種字跡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美,概括起來就是高瘦、斜正。它的體型整體高瘦,豎筆比橫筆瘦,然後橫筆右上傾斜,豎筆力求垂直,確保字體最終筆畫斜而字塊中正,居奇而守正。

大楷的最高境界是近如小楷,田英章和龐中華都到達不了

但是,如果拿這些人的作品,仔細對比中國書法中真正水平高的大楷,就會發現落差。為什麼歐陽詢九成宮能被世人至今奉為第一楷書?秘密就在歐陽詢的筆畫和結構。歐陽詢的楷書筆畫,首先講究橫正豎直,而不是田英章的橫肥豎薄,其次歐陽詢力透紙背,很多橫筆的出鋒、收鋒和落筆,都是中鋒而不是側鋒用筆,而田英章多用側鋒,導致橫筆肥大甚至往右下角收筆時畫側鋒,而歐陽詢則一氣呵成,中鋒用力而兩側帶過形成收鋒的橫豎勾的收鋒。歐陽詢的大楷,最絕妙的在於他的用筆和筆畫成形,接近小楷甚至就是小楷筆韻,而且字形結構,不講究百分百精準、落位,相反有些稚嫩和預料之外的佈局,顯得更為自然,或者說因多樣性、克服了刻板而更具藝術性。整體而言,歐陽詢的九成宮,至少精妙到凡人所不能達。

而龐中華的字,幾乎只有大開大合的大筆畫,只能馳騁於大楷的範疇,而沒能展現出更多天賦和可能,其鋼筆書法,大字小字有如投影放大,沒有小凱的精緻筆畫和氣韻基因,各種小楷的趣味和深度,在他的筆下一概被忽視、不存在,似乎龐中華能從古人作品汲取的營養,就那麼多,又似乎可以這麼說,龐中華的能力,就只能到這種程度,而不能再深入下去了。至少目前他沒有展現出那種能力。

田英章的字屬於大楷而極其好看的類型,對比九成宮,會發現這種作品雖然具備一定的水平,但是稱不上大師水準。田英章的書法,字體豎筆簡直就是弱筆,雖然這種構造在田字當中不覺得不合理,反而襯托的他的字形非常精緻,但是把豎筆弱化後,田英章的楷書就不能與小楷氣韻相關聯,如果與歐陽詢的豎筆對比,則會顯得田英章的字,更加嬌弱,遠不如歐陽詢的雄渾和貫氣。

大楷的最高境界是近如小楷,田英章和龐中華都到達不了

不可否認,田英章和龐中華都是當今中國書壇很好的字匠,比起那些基本筆畫都寫不好,字形都立不穩,卻漫天塗抹浪費草木紙張的小丑,他們高貴的值得尊敬。田英章龐中華作為書法名人,他們愛這一行,且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且能很快融於世,讓普羅大眾接受和模仿,也給不少人帶來了利好,不像那些江湖書法,招搖撞騙;江湖書法不但危害人們的審美判斷,更是讓“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從這個角度講,好的字匠,有貢獻,應該鼓掌。

但是真正的書法,不僅僅在於流芳百世、歷久不衰,能經得起千百年時間的檢驗,而且關鍵在於,它們一開始的起點,就高到一般人所不能達。比如王羲之的行書,至今沒有人敢說、能做到超越之。

這也可以說,古人的工匠精神,其實還有很多,讓至今的我們,感到汗顏和不如。

大楷的最高境界是近如小楷,田英章和龐中華都到達不了

小楷方面,最典型的就是靈飛經和黃庭經。如果將這兩個小楷作品放在我們面前,一個守正藏拙、卻筆韻高古,比如黃庭經,此前書風經歷了從隸書到楷書,從草書到楷書的演變,所以黃庭經中,似乎總能看到其中很多的歷史和故事,而王羲之這些人,則把漢字,推向了一種新的字體,創造了一個時代。創造一個時代的意義在於,他們逐漸將漢字楷書的筆畫,建立並推向成熟,乃至沿用至今。而且筆畫的粗細和勾點撇揦,極其講究,而由於王羲之的當時的大家,其筆畫的變化、功力和落位,至今很多人都無法超越其水平。

大楷的最高境界是近如小楷,田英章和龐中華都到達不了

靈飛經的筆畫縱橫捭闔,看上去要恣意的多,卻張揚中從不失嚴謹,它的筆畫、筆試和筆力的多樣、奢華和精彩,足以到花團錦簇,讓人目不暇接;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天賦和才華橫溢,而且這種才華忍不住地溢於紙表,讓人大開眼界。它也創造了一種彎狐體式小楷筆畫和筆韻,這種作品讓人看了,愛不釋手。且不說其用功需要十缸八缸墨汁,對於寫字如吃飯一樣家常的古人,我們今天,或許只有望其項背的興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