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霸主趙武靈王,走錯一步棋,晚年落得被困三個月,活活餓死

戰國霸主趙武靈王,走錯一步棋,晚年落得被困三個月,活活餓死

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趙武靈王,嬴姓趙氏,名雍,趙肅侯之子,戰國時期趙國第六代君主。

戰國霸主趙武靈王,走錯一步棋,晚年落得被困三個月,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國力不強,受中原大國欺侮。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也不時騷擾,鄰境較小的中山國也時常進犯。趙武靈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頒佈命令,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趙國因而國勢大盛。趙雍率將士攻擊匈奴,佔領今內蒙古南部黃河兩岸之地,建立雲中、九原兩郡,又在陰山築趙長城以抵禦胡人。前296年吞併中山國。前314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國都被齊國、中山國攻破,趙武靈王扶植燕昭王回國即位。

由此可見,趙武靈王是趙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君主,上位之初就趕走了五國聯軍的進犯,對內推行胡服騎射,對外消滅中山國,使趙國從內到外真正的統一起來,加強了趙國王權。在位期間,趙武靈王趕走林胡,消化樓煩,奪得大片牧場,成為北方草原的霸主。讓趙國一躍成為超級強國,與秦國共同成為戰國後期爭霸的主角。

戰國霸主趙武靈王,走錯一步棋,晚年落得被困三個月,活活餓死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被兒子圍困在沙丘宮,斷糧斷水前後達三個月之久,最後被活活餓死。縱觀趙武靈王一生,他對趙國的貢獻可以與秦孝公對秦國的貢獻相媲美。那麼,作為一代英主,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其實問題並不簡單,這與趙武靈王晚年時犯的三個錯誤有關。

1.廢長立幼

長子趙章原本是趙武靈王的太子,但是趙武靈王后來寵信吳娃,吳娃生下趙何後,趙武靈王廢黜公子章再立趙何為太子。趙武靈王之所以這樣做,除了愛屋及烏之外,也是因為趙國國君的繼承沒有形成制度,有時立長,有時立愛,有時立賢,完全隨趙國國君心意。這樣的傳位制度也導致了趙章和趙何的君位之爭。

2.放棄強權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成功後突然傳位給太子趙何,當時年僅46歲,還處於壯年時期,這在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其理由是為了輔佐太子,但是太子當時年齡太小,根本無法掌權,而趙武靈王放權後權力大大削弱。使得趙國政權進入混亂時期,也就發生了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宮的悲劇。

3.朝令夕改

雖然趙武靈王廢除長子趙章的太子之位,可是後來對他的感情又增加了,但是趙何已經繼位,趙國的貴族大臣也接受了趙何。於是趙武靈王有了一個非常愚蠢的想法,把趙國一分為二,由長子趙章當代王,太子趙何當趙王。雖然最後沒有實施,但是卻讓趙章萌發了野心,沙丘宮之變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戰國霸主趙武靈王,走錯一步棋,晚年落得被困三個月,活活餓死

有一次,趙雍帶著趙何去河北平鄉玩,住在兩個行宮內。趙章覺得時機成熟,去攻打趙何的行宮。幸而趙何的隋行軍隊已有防備,死守血戰。

危急關頭,掌握兵權的李兌和趙成從首都邯鄲率軍趕到,殺退趙章的反叛軍,趙章被迫逃到太上皇趙雍的行宮裡。

對趙雍來說,趙章、趙何都是親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趙雍就把趙章藏在行宮。

戰國霸主趙武靈王,走錯一步棋,晚年落得被困三個月,活活餓死

但殺紅了眼的李兌和趙成根本不管這個,帶領大軍衝到行宮,搜出趙章處決了。

殺了趙章後,李兌和趙成覺得自己很危險。雖然趙章犯了謀逆大罪,是該死,但畢竟是太上皇趙雍的親兒子,將來秋後算賬,自己非身死族滅不可。

於是兩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跟太上皇行宮裡的人說:先出來的有賞,後出來的格殺勿論!於是宮女太監們一鬨而散。趙雍也想出宮,卻被阻在宮門。

戰國霸主趙武靈王,走錯一步棋,晚年落得被困三個月,活活餓死

偌大的行宮,只剩下趙雍一個人,沒有吃的、喝的。他只好爬到屋簷和樹上,抓鳥蛋和剛孵出來的小鳥下肚。

就這樣趙雍苦苦支撐了三個多月,最後活活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