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德vs皮蓬,誰是更好的二當家

韋德vs皮蓬,誰是更好的二當家

韋德今天迎來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舞”。他在整個輝煌的職業生涯裡,能夠競爭的標籤數不勝數。比如“史上前三得分後衛”,“最偉大總決賽演出”,“攻防一體雙能衛代表人物”等等。但有一個標籤似乎是和巨星不太搭調的,即“詹姆斯身邊的優秀副手”。作為二當家,韋德和皮蓬比起來有哪些優劣?

前期:韋德佔優

現在很多聲音一提起三巨頭抱團,就想當然認為韋德波什是在給詹姆斯讓路,“做出了巨大犧牲”。實際上球員從狀態到定位,也並非處在一個固定的狀態。韋德一開始就沒有太多給詹姆斯讓路的意思。

2010-11賽季,韋德場均得到25.5分,比詹姆斯低1.2分,比自己前一年低1.1分。些微的波動,完全就在巨星組隊以後正常的範圍內,場均得分也是皮蓬整個職業生涯都沒能做到的。而縱觀全聯盟,能打出更高回合佔有率的只有4個球員,除了詹姆斯外還有科比、羅斯和威少,連杜蘭特都有所不如。

當時真正在球權上做出巨大犧牲,在定位上做出巨大改變的,是無球能力更強的波什。韋德仍然會受限於射程偏短,不容易通過砍球權來增加效率。但他的運動能力仍然在線,即使顯得和詹姆斯類似重疊不夠“適配”,輪著掄也足夠對手喝一壺了。

要形容2010-11賽季的詹韋組合,“老大老二”並不是合適的詞彙,“雙核”才是。包括2011年夏天ESPN出了個關於球員實力的排行榜,詹姆斯第1,韋德第3,號稱能單換詹姆斯的霍華德排第2。皮蓬的實力不可否認,但也確實沒在哪個年份達到如此高度,和喬丹間的鴻溝還是很鮮明的。

或者這麼說,自從杜蘭特加盟勇士後,總決賽MVP已經拿了兩座了。但會有人講杜蘭特是勇士老大,庫裡是勇士老二嗎?並不會,他們就更接近於平起平坐的雙核配置。講白了韋德只要健康,哪怕稍遜詹姆斯也不會差得太多,根本沒必要往二當家的方向發展。

後期:皮蓬穩定性更佳

韋德的問題在於,他原本年齡就比詹姆斯要來得大,巔峰時又是硬橋硬馬的打法,過了30歲以後膝蓋越發承受不了了。在三巨頭中後期,韋德的球權是下降了,很多人理解成主動做出的犧牲。

其實不然,必須注意的是,與韋德球權下降同時出現的,還有他在效率方面的下滑。尤其是幾次季後賽,韋德因傷越打越差。熱火會和步行者馬刺鏖戰至搶七,會在隔年丟掉冠軍,都和年齡追上他有莫大的關係。

這個階段的韋德,不是有意讓權,而是真的做不到和詹姆斯平起平坐了。有人會說韋德特地為詹姆斯開發出了無球,其實部分也是因為他站定點三分威脅不夠,需要多跑空切來針對對手放空而已。

相比之下,皮蓬比喬丹更年輕,長期擔任副手不需要思考定位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他在後三冠也遭遇一些健康問題。但球隊並沒有去琢磨如何轉型和適應,喬丹和皮蓬間的權重是非常穩定的。

我們甚至可以認為,熱火三巨頭到了後期,波什已經超越韋德成為熱火實質上的二當家。他只是不像韋德那樣仍然要更多持球而已,轉型中鋒對提升空間的價值是巨大的。前文提到的ESPN排行榜,韋德2012到2014年分別是第8,第18,第36,幾乎呈現自由落體狀態。波什則始終穩定在20左右。

另一個對比對象是歐文。他不如詹姆斯的地方,主要在於傳球和防守。但到了2016-17賽季,以及不少總決賽場次,歐文是能夠做到得分上和詹姆斯齊頭並進的。這更加說明和詹姆斯搭檔並不是非得砍得分,韋德會砍“非不為,實不能也”。

韋德如果可以年輕兩三歲,我們就能有幸目睹史上最強之一的雙核組合多打幾年。可惜這隻能停留在假設中了,把韋德解讀成主動要做詹姆斯的副手,恐怕才是最大的誤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