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窜红 文化综艺霸屏不是没道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伴随着雅韵之风的诗句,综艺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五季以豆瓣9.6的高评分回归电视银屏,绝美的“苍穹”舞美设计,让人眼前一亮,颇为惊艳。最重要的是,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唯美浪漫,恬淡平易,深邃致远,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分外享受这档诗词盛宴带来的愉悦观感。

《中华好诗词》窜红 文化综艺霸屏不是没道理

《中华好诗词》

自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综艺相继亮相荧屏,并取得极好口碑与收视率后,电视荧屏文化综艺持续升温,加上《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类型更丰富的文化综艺陆续开播,文博、探寻、非遗等成为文化综艺的新关键词。让人惊喜的是,这批文化综艺高而不冷,在观众中引起积极反响。不少年轻观众表示,这些节目寓教于乐,“既有趣味性,又能学到不少传统历史文化知识,一举两得”。

文化综艺让历史文化与观众亲近了

看“神仙打架”你不能再默默地鼓掌了

提到诗词类综艺节目必定绕不开《中华好诗词》和《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上除了精妙绝伦的中华精品诗词外,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还有一轮接一轮的参赛选手诗词对决,对于电视机屏幕内外的吃瓜观众而言,这场面堪比“神仙打架”。一首首陌生的诗词,在“神仙”口中对答如流,听懵了的观众只能默默鼓掌化解内心的尴尬。

《中华好诗词》窜红 文化综艺霸屏不是没道理

《中国诗词大会》

这些烧脑题目不但要求选手要有丰富的诗词积累,而且要有敏锐的识别力和反应能力,还要对相关的诗句非常熟悉,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很多诗词高手都在这种题目面前折戟沉沙。

小编精选了几道《中华好诗词》里面的烧脑题,你来试试看,答对的小编为你打call,没答上的正好上网查一下答案,丰富一下自己的诗词库。

1、五个成语各取一字组成一句诗:“黑白不分,拨云见日,百年树人,博古通今,名列前茅。”

2、五个成语各取一字组成一句诗:“阳春白雪,以德服人,夜不闭户,纵虎归山,一帆风顺。”

3、五个成语各取一字组成一句诗:“与众不同,本末倒置,落叶归根,出生入死,马首是瞻。”

4、五个成语各取一字组成一句诗:“唯我独尊,风花雪月,唇亡齿寒,江郎才尽,沽名钓誉。”

银屏新秀儿千百年文物仍然是当今最亮的“崽”

明星“国宝守护人”,将倾情讲述“大国重器”们的前世今生;明星开发员迎你探索故宫奥秘,开创可爱新奇的故宫文创。《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两部综艺将深藏各大博物馆的千百年文物玩出了新花样。

《中华好诗词》窜红 文化综艺霸屏不是没道理

《国家宝藏》

在《国家宝藏》这档节目里,既有对于国宝和历史的专业讲解,也有明星演绎的国宝“前世“来历,更有众多跟国宝相关的普通人物的悲喜故事。“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石鼓”等文物国宝在这档节目里“活”了起来。这种新颖的传播形式,让生活在快节奏时代下的大众,开始重新关注国宝,学会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好诗词》窜红 文化综艺霸屏不是没道理

《上新了故宫》

而《上新了故宫》这档节目则是走“文化探秘”+“文创运营”的逻辑,让观众不仅能通过节目了解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还能在节目之外购买到全新的故宫文创产品。有内容,也有产品,这也让《上新了·故宫》从一开始就有了不一样的气质。在文创设计环节,节目联手知名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大开脑洞,一个个能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在节目中诞生,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

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每个倾听者都是它的挖掘者

《朗读者》、《见字如面》、《信中国》等以朗诵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综艺,都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中华好诗词》窜红 文化综艺霸屏不是没道理

《信中国》

《朗读者》首先在综艺节目中突围,由此还带动了观众的读书兴趣。不少观众透露,在看完节目后,会翻阅相关文本,“其中有些文本以前读过,现在听完节目中的朗读,对文字又有了新的理解”。

《中华好诗词》窜红 文化综艺霸屏不是没道理

《见字如面》

除了《朗读者》外,同样在荧屏上热播的《信中国》、《见字如面》则以“信”为桥梁,通过朗读的方式强化着文化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