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文|Dedee

幾天前,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退休了,繼任者為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在老單執掌故宮大權的這七年,故宮簡直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寶藏,一家網紅經紀公司,一個巨大的碎鈔機——批量誕生出源源不斷的爆款。

無數企業和明星哭著喊著跪求合作跪蹭熱點,無數人一邊剁手一邊哭天抹淚跪求他家的絕版膠帶和口紅,無數未婚少女雙眼發直一心要嫁給《我在故宮修文物》的頭號男神王津……

而故宮最大的爆款,就是有“不會說相聲的故宮院長不是好寶藏男紙”之稱的單霽翔。

他的所作所為,尤其是那些“超級段子”,直教如今在市場寒冬凍到生無可戀的許多車企生死相許。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盤一下故宮男神/看門人/網紅/段子手/寶藏男紙單霽翔的十大金句。

“越是主要領導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他看最不好的地方,看那些荒草萋萋的地方,看那些黴味撲鼻的地方,這樣領導的責任心油然而生,就給我們解決很多問題屢屢得逞。”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以上這段,可謂是單霽翔最出名的段子。

話說當年故宮將喜迎頂級領導蒞臨視察這樣的重要節骨眼,有一員工抓住單院長,給他看一枚一個人都抬不動的和田玉矩形大印——那是乾隆皇帝在自己85歲退位時送給自己的禮物。

當然,之所以挑這節骨眼秀給他看,才不是為了給領導獻禮,而是這大印的印殼壞了,員工要求老單和領導彙報要經費修殼子。

換做別人,早開始懷疑這員工的動機是否純良。後者估計第一時間已被暗戳戳丟入井裡陪珍妃去了。

老單居然就去如實彙報了,遭到了領導的靈魂三連問:

為什麼保管不善?

改善保管條件需要多少錢?

你們地下庫房保管多少文物?

他對這樣的提問絲毫不慌,先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地下庫房是1980年代建造的,只能設定一個溫度和溼度,為了保護那些嬌貴的字畫,就先委屈其他類型的文物了,這印章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個問題他脫口而出“4個億”。

當回答第三個問題時,老單直接拉了一張清單:“22000平方的庫房裡有90萬件文物,這庫房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庫房了!”

頂級領導果然非常善於做數學題,略微心算一記就同意了,還說90萬件文物花4個億改善保管條件不算多!還給了個重要批示:

“上對祖先,下對子孫,我們這代人要負責,要把這件事在當代做了。”

中國人習慣了將最好的一面呈獻給領導和外賓,這其實一點兒也沒錯,大部分人骨子裡都有好大喜功的一面。

但是,偶爾還需要學學咱國家一些貧困地區的“做法”,畢竟咱這兒還出過一條真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其實,還有一個小小的歷史規律:頂級boss都很喜歡在無傷大雅,尤其是不傷及國家體面和個人尊嚴的地方展現個人魅力,為民伸冤做主一把。

想想當年,慈禧太后為啥親自插手“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咯,不僅迅速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小心心,還以小博大鞏固自己的地位權力,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她非常喜歡,每一頁都讓我給她講,這是什麼花呀,那是什麼鳥呀?我哪兒知道呀!”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是的,單霽翔不僅下得了倉庫,更上得了廳堂,善於和各種外賓周旋,且很容易贏得國際友人的好感。

比如2012年,德國總理默克爾來華順便參觀故宮博物院。老單陪同遊覽紫禁城,向她詳細介紹了故宮歷史和各個宮殿用途。最後按照國際慣例,故宮送了她一個冊頁,裡面有一些國畫花鳥。

感性無比的默克爾瞬間就high了,拉著老單讓他一頁頁地講解。然而.......被老單幹脆拒絕了。

同理還有“要死一棵咋整啊?”這一金句。

說是午門廣場上有56棵樹,有工作人員向老單建議,可以用我們56個民族的名字來給這些樹命名,被他用這句話直接堵了回去。

有人說單霽翔是耿直boy。

但如今的社會誰不愛耿直boy呢?!尤其是常年處於輿論浪尖的人,偶爾在無關緊要之處展現一下自己的個性,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誰說人設規劃只屬於明星,各種高層boss其實更應該搞幾個人設玩玩。

“每一任都做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但是每一任院長都沒有好下場。這工作是有今天沒明天。”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在任上的單霽翔,曾不止一次為他的前任鄭欣淼鳴冤。

據他描述,鄭欣淼在任10年做了大量實事。比如清點了全部文物,更將盤踞在故宮13個院落內的其它部門逐一“請出”。這兩件絕對是“吃力不討好兩頭不是人”的苦差事,尤其是後者,活人遠比死物難對付得多。畢竟故宮“不收房租不收水電費沒尾氣沒噪音”。

更巧的是,佔大頭的國家文物局,13個院落它佔7個。那段時間文物局的局長恰是單霽翔。

但2011年那起離奇而有些讓人無語的故宮失竊案,讓鄭欣淼成為了無數人口誅筆伐的對象。他黯然離開院長職位,離任的會議上一度哽咽。

但對於大部分吃瓜群眾而言,鄭欣淼就是一個敗家子。他的努力無人知曉,他的功績無人承認——如果不是單霽翔時不時為他“擊鼓鳴冤”,估計鄭欣淼早已被人遺忘了。

能如此謳歌曾經的“敵人”,單霽翔真是一個聰明的厚道人。

與此同時,老單更不止一次地表示從接任那天起,憂愁就一直圍繞著他——而且十有八九的,想的不是安全問題就是文物損毀。

因為只要一件事沒有做好,自己就會成為第二個鄭欣淼,成為對不起民族、對不起國家的千古罪人。

而就在他的“不斷訴苦和吐槽”中,無數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吃瓜群眾和媒體開始理解,貌似風光的故宮掌門人,其實更像一個苦逼的守門人,守著偌大的“產業”如坐針氈度日如年。

他看似無比風光,“坐擁”723600餘平方米的超級皇宮,對星巴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其實也是一個只有一個腦袋兩隻眼兩個耳朵一張嘴的普通人,也會犯錯也會有紕漏的普通人。

“現在,我們每個星期至少有一次或者兩三次的媒體發佈會,我們的一舉一動,社會公眾都知道。”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當然,單霽翔之所以能打破故宮院長沒有好下場的魔咒,很重要一點是對輿論無比“敏感”。

據說這些年,為了監測輿情,他讓秘書每天傳送兩次速報,內容涉及過去的12小時內各界對故宮的評價——國內國外好的壞的影視的文字的都會有。只要是上了熱搜的故宮話題,小到遊客抱孩子隨地小便大到今年上元燈節一票難求,他都會站出來親自回應。

如此這般,絕對是吸取了前任的悲慘教訓——與其埋頭苦幹不如頻繁亮相主動發聲。

當然,發聲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底氣,畢竟光抹著眼淚說苦啊苦的沒用啊!說多了就成了祥林嫂,還不如主動把握輿論導向。

“故宮博物院要改變傳統的傳播方式,要學會運用多種方式來傳播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作為一個博物館,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文化資源真正地融入人們的生活。”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在任期間,單霽翔為了踐行自己面向大眾的傳播理念,也做了不少讓專家學者們並不滿意的嘗試。

最著名的,莫過於今年正月十五的上元燈節夜遊故宮活動——3500張門票卻有3000萬人在搶,而且是全國各地都在搶,從山西煤老闆到北京朝陽大媽,從在校大學生到魔都女白領。

故宮票務網站直接404了。

黃牛手中的贈票一路被炒到1萬5,比3年前的北京車展媒體證還金貴。

十五當晚,近萬人堵在午門廣場。無數人一邊嚷嚷著“大家往裡衝啊!”一邊不顧一切地撒丫子狂奔,直接把現場的幾十位安保人員嚇到束手無策,手上的對講機啪啪地摔了一地。

不少現場工作人員抱怨說:“簡直就是11年前故宮第一次限流失敗的情景再現。”

以上還都是輕的,更猛烈的三連擊在微博上等著老單呢。

首先是熱心人士指出:“各項措施完備了才夜間開放比較好,正月十五疏散完人群加班到凌晨1點,第二天早上8點又要開始工作,一味取悅趨勢,到底把員工放哪裡?”

再次出擊的是導演孟京輝,他直指燈會的“糟土味審美”,並在微博上發了兩張圖。一張是角樓和圓月當空相輝映的夜景圖,另一張是投射著紅色巨幅宣傳畫的太和門,並給了9字評語:“你讓我無語,我就無語。”

最後其他運營博物館的專業人士,專門針對的是燈會上的廣告露出,違反了“國際博協博物館職業道德”的有關規定,吃相太難看了。

比如入口牆上醒目打出的“上新了”三字廣告,屬於天津華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春田影視傳媒。太和門上打出的“保國利民,光耀巔峰”標語,更是被指“以藏頭形式跪舔中國保利集團和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為他們仨恰是此次故宮燈光照明及佈景提供的三個爸爸。

而對於以上三連擊, 單霽翔出乎意料地並未給與直接回應,而是選擇曲線救國,說未來會結合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推出一些活動,比如春暖花開時,文華殿前有一片很美的海棠……

單霽翔知道,自己無法滿足所有人,所以選擇性地忽略某些聲音,轉移視線。

因為,喜歡大紅大綠大土大俗的吃瓜群眾是大多數,讓主動關注故宮才是正經事。專家是少數的陽春白雪,而且常常站在群眾的對立面,站著說話從不腰疼。

再說了,方舟子只有一個,大部分專家還是矜持的,不會盯著一件事撒潑打滾揪著你衣領要你負責。

“到北京要做三件事——參觀故宮、登故宮城牆、吃故宮烤鴨。”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單霽翔素有給故宮做“硬廣”這一特殊癖好,甚至不止一次在接受採訪和做演講時表示:

“過去旅遊部門告訴遊客,到北京要做三件事:逛故宮,登長城,吃烤鴨。太麻煩了,大家現在的時間都很寶貴,我推薦的路線要合理的多。到北京要做三件事:第一參觀故宮,第二登故宮城牆,第三吃故宮烤鴨。”

為了不違反廣告法,他先對遊客開放了紫禁城北城牆——讓遊客不僅能向富察皇后一樣,自由登上故宮城牆(跳不跳的看),近能俯瞰整個紫禁城的全貌,遠能看到北海和景山。

後將故宮舊時專為皇家儲冰的冰窖,改造成故宮快餐店,供遊人吃飯休憩。還推出了一款售價為88元的烤鴨,據說很受遊客青睞,甚至大有碾壓全聚德、利群和大董的趨勢。

除了喜歡做“硬廣”,老單還特別善於通過宣講拉贊助。而且有句剛句,別說什麼中國文博圈,放眼整個大中國,要說募集資金的能力,單霽翔可謂首屈一指。

在任七年,全國各地演講超過1100場,老單經常是講著講著,就把資金缺口給補齊了。比如2016年跑香港做講座,直接談到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仍有8000萬元人民幣的缺口,表示“欲捐從速”。

結果演講剛結束,8000萬元人民幣的缺口,就被世茂集團創始人許榮茂堵上了。

賈會計其實可以考慮一下拜單霽翔為師諾。

不過,老單的每一筆募集資金,都是用在故宮建設和發展上,都有明確的走向。比如小到地面翻修、綠地維護、古建油飾,還有專為觀眾打造的故宮實木座椅——共1850把,每把3500元,四年沒壞一把。

大到6萬場全國各地的免費青少年教育活動,和為了“2020年紫禁城建城600週年”的近百項展覽,其中就包括《韓熙載夜宴圖》特展和《清明上河圖》特展。

有的人講著講著,就把自己給忽悠感動了;而有的人講著講著,能將所有人的民族責任感給激發出來。

“我一把火也沒有,因為故宮古建築群最怕火。”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這是單霽翔對於“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回答。

對於日常工作,他老老實實就像一個防火防盜放事故的打更人,擁有一顆為大小事務操碎了的姨母心。

比如故宮雪景受追捧,不下雪他天天著急;天隨人願下了雪,雪後要不要掃他也要糾結半天。

只要不出差,他每天一清老早的趕在故宮尚未正式開放之前,進行日常巡邏。腳上踩著的,是穿了幾十年的布鞋。

人們常說,紫禁城的房子有9999間半,但真有人會把這些房間都走過一遍?

反正過去的皇帝,肯定沒有這麼做過。

老單用了近半年時間踏破 20 多雙布鞋,走遍整個皇宮,記下了詳細的數字——統共1200 座建築,9371間屋子。

《國家寶藏》總製片人呂逸濤曾如此形容老單:“我跟單院長約時間談節目就定在了國慶節期間。其他時間,他幾乎每個假期都在上班,天天在宮裡待著。”

當然,他才不是只會耍嘴皮子只會哭訴要錢打廣告的“侃爺”——不僅是牢牢守著建築安全、文物藏品安全和觀眾安全,同時還儘可能地擴大故宮的開放空間,比如用了三年時間拆除了135棟共14800平方米的臨時建築。其中還包括供600名職工吃飯的彩鋼房和13排辦公用房。

“逼著”故宮工作人員將私家車搬離紫禁城,“逼著”所有不直接和文物打交道的人搬離故宮,也包括他自己。

即使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這個擁有姨母心的漢紙依舊很受員工歡迎:“官員有兩種樣子,一種是板著面孔那種,一種就是單院這種。”

即使對他稍有微詞的員工,也承認他是一個“敬業隨和”的好頭兒。

話說,不知道有多少老總能如此這般,帶著一顆姨母心,幾年如一日一清老早地巡視自家廠房,和員工一起吃工作餐呢……

“嗯,好像也沒挽救了這個婚姻。”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正面剛法國前總統奧朗德的車,也是單霽翔最出名的一件事兒。

話說以前,故宮午門的遊客入口只有左右兩個門洞,中間門洞只被外賓車隊享用。這種區別對待,讓遊客感覺很不好。

老單上任後,曾和相關部門商量——希望外賓車隊不再駛入故宮。但慘遭拒絕,人給出的理由是“我們是好客的文明古國,不能因為新來一個院長就不好客了。”

老單一不做二不休,隨即發佈公告,不允許機動車進入故宮開放區域——無論外賓還是自家員工,都不行。

第一個撞槍口上的是奧朗德。

參觀故宮當天,武警接到的命令依舊是車隊必須進入故宮。老單看著一臉嚴肅的武警官兵,揮一揮衣袖就讓看門大爺直接關上了故宮的大門,自己親自站在門外迎接奧朗德(和領導的唾罵)。

最終,奧朗德和他的前女友在單霽翔的講解下,步行進入午門。

“故宮的厚重、莊嚴其實就是要步行來感受的。以前的外賓們其實很慘,坐車進入的他們總是不停詢問‘我到故宮了嗎?我到故宮哪了?’現在,步行能夠獲得最佳的文化感受”。

關門事件後,老單當然沒有被領導唾罵,反而得到了大力支持,從此再無機動車駛入故宮。同時,午門三洞全部對遊客開放。

“願當皇帝的走中間,願當大臣的走兩邊,故宮一下子就通暢了。”

而單霽翔還不忘皮一下,YY奧朗德和前女友的關係——他發現這兩人進了故宮後誰也不理誰,因此得出如下分析:

“他倆頭天晚上肯定吵架了(你咋不說是女票聽說要腿著進來不樂意呢)。”

直到老故宮送了奧朗德女票一條披肩,她才露出燦爛的笑容。

當然最後兩人還是分手了,老單對此表示很遺憾。

所以說,別怕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大部分情況下,他不僅會成為一個被人記住的英雄,也容易獲得更多的權利和話語權。

“我勸他們千萬不要買故宮的行李牌,買完第一次出差就會丟了,太好了!”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以上是老單在做某次演講時,對自家產品做出如此推銷。

2013 年,臺北故宮推出了一款“朕知道了”的膠帶,就此給單霽翔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他似乎看到補貼故宮經費的新曙光,於是先帶著團隊前往臺北學習,回來後立馬就舉辦了一場“把故宮文化帶回家”文創設計大賽,直接面向公眾徵集文化創意。

老單徹底弄清楚了啥叫“接地氣”這仨字兒之後,開始帶著全宮上下賣萌——“什麼叫文化創意產品?我理解就是要深入地研究人們的生活,人們生活需要什麼就研發什麼。”

故宮文創就像竄天猴一樣嗖嗖地上了天。

從“奉旨旅行”行李牌、“朕看不透”眼罩、“正大光明”充電器、“霸氣全開”的宮廷雨傘到各種絕版膠帶,各種融合了歷史與當代年輕人語境的IP產品,成為了一款有一款上架就脫銷的超級爆款。

截止2017年,故宮文創產品從6億增長到15億,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收入。不僅成為國內第一文創IP,更盤活了無數博物館的思路。

即使今年年初的彩妝系列玩脫了,他們依舊大賺了一票,還獲得無數粉絲的無限雞翅和點贊。

老單對於故宮文創產品,秉持的態度是:“緊聽社會呼聲,有人給我們提意見,我們一定會改。”

翻譯過來,其實就是“與時俱進”、“顧客就是上帝”唄。

“現在我們的環衛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靜靜地看著四方。”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那些年,人們沿著故宮中軸線,跟著導遊的小鞋,進行著一場又一場沒有尊嚴與深度的走馬觀花之旅。

大喇叭每天都在嘶吼:您家孩子找到了請過來領。

沒有限流每天8萬人,沒有擴大開放區域,沒有增加女洗手間,沒有加設遊客休息座椅時,地上肉眼可見大量垃圾。

幾乎每一個遊客都有抱怨——人太多、座兒太少、洗手間太少、沒地兒寄包、展館太暗、展品太久,但抱怨最多的一點:這兒哪是世界5大博物館之一啊,太髒了。

於是單霽翔修改了故宮的招標文件,明確規定中標單位必須保證:“一片垃圾落地,兩分鐘之內必須掃走”。

因為老單的理念很簡單:

沒有第一片垃圾就不會有第二片垃圾。物業服務公司能夠及時掃走第一片,就沒有人會再去扔第二片,這也大大降低了物業公司的工作量。

沒多久,故宮的環衛工人從每天累成狗變成了每天閒成貓。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靜靜地看著四方,很久後終於有人扔了一片垃圾,他們會非常興致勃勃地搶著把它掃走。

話說,松下幸之助真的說過:

“利用顧客的抱怨創造契機。顧客的抱怨是很嚴重的警告,但誠心誠意去處理顧客抱怨的事,往往又是創造另一個機會的開始。”

寶藏男紙單霽翔的段子還有很多,比如:

“其實我真不是網紅,我是“被網紅”,我就是在故宮博物院看門的。”

“平常說做一件事要’萬無一失’,我們是‘一失萬無’。”

“文物只有擺放在原地原狀陳列展示才是最有尊嚴的。”

“我們用了3年零4個月,建成了數字故宮。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是全世界博物館最強大的數字平臺,我們會永無止境的往前面走。”

“一座博物館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世界之最’,而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貢獻,這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一個強大博物館的國家是不能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

它們其實有一個共同點——不是隨便說說侃侃笑笑而已,都是大實話或是一諾千金,老值錢了。

故宮男神單霽翔——十大金句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