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點擊上方“光明社教育家”,關注我們!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新一期的《教育家》雜誌與大家見面啦!

4月刊,我們推出“家庭教育”特別報道,試圖解答家長的教育焦慮問題,梳理家庭教育的重點、難點。我們拜訪了著名文史學者劉夢溪先生, 探討“國學熱”與國學教育。如何破解校園食品安全難題?納入中考總成績的綜合素質評價如何評?成年人緣何成為數字時代的恐慌這?……對於時下的熱點話題,我們繼續追問,仔細剖析。

只等您打開雜誌,慢慢品讀……



家庭教育是“家事”,也是“國事”

特別報道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家庭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一個熱點話題,從“家長不管教社會替你管教”的熊孩子,到“怕輸在起跑線”的教育焦慮,再到校園欺凌、未成年人自殺及違法犯罪背後的“養而不教”“教而不當”現象,無不折射出當下家庭教育的困境。

在本組報道中,我們試圖解答家長的具體教育焦慮問題,梳理家庭教育立法要解決的重點問題,釐清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區別,指導學校做好家庭教育服務,為社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獻策。期待通過政府推進、社會參與、學校指導、家庭實施,家庭教育問題能得到良好的解決。

本期特別報道包括以下內容:

《教育焦慮多,家長怎麼辦》

《家庭教育失範,給孩子帶來了什麼》

《家庭教育立法:告別“管養不管教”“想教不會教”》

《家庭教育立法需兼顧多方利益關係》

《家校合作的必要前提:學校、家庭各司其職》

《家庭教育需要全社會共同發力》

《重溫傳統,在名家故事中讀懂家庭教育》

劉夢溪:人要有知識,更要有教養

封面人物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各地要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隨著“國學熱”升溫,一些培訓機構瞄準了部分家長在教育觀念上的誤區,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牟利。對此,“國學熱”理應冷思考:究竟什麼是國學?好的國學教育是怎樣的?如何通過國學塑造人?本刊記者就此採訪了文史學者劉夢溪。

聚焦風險管控機制,破解校園食品安全難題

聲音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前不久,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社會各方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3月11日,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委聯合公佈《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要求中小學、幼兒園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家長陪餐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採取一系列具體細緻的校園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制度不可謂不完善,要求不可謂不具體,各級政府、各地監管部門不可謂不重視,但校園食品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這不得不讓人深思:校園食品安全事件為何屢屢發生?該如何破解校園食品安全的難題?


金哲民:尋律而育,以文化人

人物誌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1994年,上海市奉賢區要辦一所實驗小學,區教育局決定讓金哲民擔任首任校長。從區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室研究員到奉賢區實驗小學校長,這對金哲民而言是一個挑戰。二十五年的辛勤耕耘,令奉賢區實驗小學從最初的一張白紙變成了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卷。“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陶行知的名言始終激勵著他懷著教育家的志向,投入到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中去。

尋找為共和國添彩的教育人

專欄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 END —


新刊速覽!家庭教育難題如何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