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始終做不大?不明白這6個原因,只會把自己累死,還不說好

此文是在揭中國人的傷疤,也是在揭自己的傷疤,但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只有勇於正視自己的缺點和毛病,才有改進和強大的機會。而作者描寫的這些現象,與其說是職員的劣根,其實更是中國人、中國文化的劣根性。

一、人人相輕

中國人不是文人相輕,而是人人相輕,只要想輕視別人,總有相輕的理由。比如北京人輕視外地人,上海人輕視外地人……就是不會相互尊重。

在企業裡面,就表現為學歷相輕,學校相輕,崗位相輕。更搞笑的是理科輕文科,文科輕理科,市場輕技術,技術輕市場。我就常聽到“他們技術部的水平不行,解決不了什麼質量問題”、“他們市場部的人員素質太低了,基本的產品知識都不具備”……這樣的廢話加屁話。都是一個公司的,別人不行要伸手幫忙,站在那裡說風涼話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我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每次大考,統計總分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然後依分數排名,根據排名自己挑座位,於是坐前面的就輕視坐後面的,老師還要說“你們坐前面的不要到後面去玩啊!”,估計中國人愛輕視別人的壞毛病就是那時候養成的。

團隊始終做不大?不明白這6個原因,只會把自己累死,還不說好

二、缺乏團隊精神

人人相輕,自然學不會相互合作。加之私心重、視野窄、眼光短,所以中國人在企業裡面非常缺乏團隊精神。

中國人很少會把團隊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所以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其實很不職業,就是沒有團隊精神,把個人或者部門凌駕於整個組織之上。開會講話都是“我們市場部”、“他們技術部”,聽起來不象是一個公司的,象有仇。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中國人老愛做些糾枉過正的事情,要麼滅絕人性的搞**主義,要麼把西方的個人價值觀誇張到極端自私的地步。一個社會也好,一個企業一個組織也好,應該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不合作,就是不利己,都強調自己,漠視別人,這個國家不會進步,一打仗大家又要做亡國奴。

缺乏團隊精神,企業內耗就多了,在我們公司,有40%的工作時間是去解決內耗的,因為部門間的摩擦太多,個人間的摩擦太多。所以我就感慨,老外幾萬人的公司都管得好,咱們中國企業百來號人就象一盤散沙,這不是一個管理制度或者管理手段的問題,而是一個文化的問題。

團隊始終做不大?不明白這6個原因,只會把自己累死,還不說好

三、疑心大,不誠信

人與人之間特別不坦誠,大家總是相互猜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知道他是這樣看我的……”、“他肯定在老闆面前說了我的壞話……”,人前不說真話,人後亂說壞話。於是,企業的市場問題、生產問題變成了人際關係的問題,簡單的問題搞複雜了。

中國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要信任別人,到了讀中學的時候就會耍政治手腕了,剛才還在一起踢球,轉身就找老師打小報告。我的初中班主任就每天輪流安排人寫紀律監察報告,中國人活得不陽光,就是這樣被教化出來的。

不講誠信也是從小養成的壞毛病。我媽媽從小教育我不準撒謊,但她自己卻沒有做到,鄰居來借油明明有說沒有,答應小學畢業跟我買輛自行車結果沒買,經常把公家的電池拿到自己家用……。所以中國人說謊跟玩似的,因為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都沒上好這一課。進了企業,就是對同事不講誠信,對老闆不講誠信,對客戶不講誠信。。

我們跟老外打交道,有問題他們會當面指出,不管多難堪,但這並不妨礙他吃飯的時候跟你談笑風生。所以老外開會,會上可能有 10種聲音,但會後只有1種聲音;中國人開會,會上沒人說話,但會後可能有10種聲音。我們老闆開會結束時通常會問“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全體沉默。一出會議室,跑到自己辦公室門一關就開始開部門小會了,靠。

團隊始終做不大?不明白這6個原因,只會把自己累死,還不說好

四、蔑視制度

中國公司的各種制度不少,就是基本上沒人遵守。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是制度設計本身有缺陷,二是員工意識里根本就沒有對制度的概念。

中國人很聰明,但不知怎麼把“制度”這個東西(包括制度的設計和遵守)總是搞不好。我是學法律的,我一直認為美國今天之所以這麼強大,就是立國時把管理國家的體系和制度設計好了,大家可以安心搞建設。西方人的制度設計有時候是可以用“精妙”形容的,而且對制度的執行在我們看來近乎呆板,而中國人的聰明之處則是在於不管什麼制度,都可以把它迴避、歪曲、改造,直到這個制度等於沒有。

我上任以來推行制度化管理,其中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很多員工暗地裡說我是老闆的監工,為了討好老闆不惜犧牲群眾利益,真是比杜娥還冤。企業從40人變到200人,管理半徑變大,價值觀的衝突變多,沒有統一的制度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可是我們的經理們憑感覺管理慣了,用制度管理別人不習慣,用制度約束自己不習慣,員工被制度管理更加不習慣,所以上下一心蔑視制度。

前年我那個小舅被判了7年,出來後40歲,這輩子估計基本廢掉了。我想就是他因為以前在我媽的包庇下,習慣性地蔑視國家法律制度。所以說,制度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團隊始終做不大?不明白這6個原因,只會把自己累死,還不說好

五、政治敏感度太高

中國企業的內耗多,有個原因是說實話的成本太高。大家喜歡猜來猜去,相互間不信任,本來只是工作上的問題,非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所以都不說實話。比如我對一個經理說“你處理這件事情有問題”,他可能會聯想到我不喜歡他這個人,有意針對他。然後他會思考我為什麼不喜歡他,是不是上次請客沒有叫我?最後一定會找出一個理由來,於是誤解就造成了。所以我現在強迫自己說實話,說出來至少還有消除誤解的機會,不說連機會都沒有了。

中國人的政治敏感度太高,多半是**那會遺留下來的,再就是東方人特有的含蓄。不是說含蓄不好,非要學老外在大街上裸奔,但是含蓄得過了頭,就顯得有些小氣和陰暗了。其實相互不信任會活得很累,自己累,別人也累。哪裡有那麼多的弦外之音?就事論事就完了。

一個企業裡面的政治氣味太濃,跟老闆也有關係。如果老闆的控制慾太強,且以支配比他學歷高的職業經理人為樂,那這個企業就極有可能成為清宮戲裡的朝廷,明爭暗鬥,不亦樂乎。中國的民營企業搞著搞著就這樣了,所以搞不長。

團隊始終做不大?不明白這6個原因,只會把自己累死,還不說好

六、犯“君子”錯誤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壞人不多,就象真正的好人不多一樣。但中國人很喜歡把“好人”與“壞人”這個本身就很模糊的道德標準去評判一個人的企業行為。公司要炒人,就會有員工說:“他人很好,公司為什麼要炒掉他?”

我從不認為我們公司的員工中有壞人,我只評判他是不是合格的企業人,如果他搞婚外情或者同性戀,那是他的價值觀和性取向的問題,並不能以此判斷他對公司的價值。如果對公司沒有價值,雷鋒我也不會要。

國內企業為什麼很難做好績效考核,因為中國人喜歡做爛好人,不願對別人作負面評價,所以績效考核搞不下去。其實在當“君子”的背後,掩藏的本質是我們的經理人缺乏自信,害怕對下屬作負面評價會引起下屬反擊而已。

團隊始終做不大?不明白這6個原因,只會把自己累死,還不說好

管理遇到難題,企業陷入困境怎麼辦?

我們將各商學院EMBA課程提煉精華,濃縮成100節精品音頻課程。包括公司治理、領導力、趨勢視野、創業創新、資本運作、戰略管理、團隊建設、財務管理、併購重組、風險控制、上市指導、家族傳承、互聯網運營創新等內容。

如果您感興趣,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鏈接,開啟您企業發展進階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