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字號” 改造旗艦店最高給予100萬元補貼

你經常逛的店有哪些是“全國首店”?哪些是“成都首店”?又如果每年超過200家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品牌首店在成都開設,會帶來怎樣的消費體驗?不用想象,這個願景很快就能實現了!

為促進成都消費市場國際化、特色化發展,打響“成都消費”品牌,加快“三城三都”建設,昨日記者瞭解到,成都日前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1年,每年新落戶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品牌店、旗艦店、體驗店等各類品牌首店超過200個、發展特色小店超過300個,其中引進國際首店及世界品牌100個,旨在通過“兩店”經濟推動成都早日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彰顯國際範兒

首店品牌來蓉、品牌新品首發

最高給予100萬元的補貼

“我們將全力推動《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行動計劃》落地落實,不斷提升成都對國內外消費的集聚、引領和創新能力。”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意見》為指導,成都將招引發展行業內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全球首店、亞洲首店、中國(內地)首店、西南首店、成都首店,創新商業模式和經營業態的全新旗艦店、概念店、體驗店、定製店;培育提升蘊含天府文化、展現工匠精神、承載城市記憶的特色小店。

《意見》提出,鼓勵國內外零售企業在成都開設全球首店、亞洲首店、中國(內地)首店、西南首店、成都首店,每年擇優20傢俱有引領性、示範性和帶動性的品牌首店,分別給予20萬元獎勵;對在城市級以上商圈開業並且經營面積達到10000平方米的品牌首店,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對成功引進高端商業品牌開設首店並簽訂3年以上入駐協議的引進企業(業主或該商業場地實際經營單位),引進的國際頂級品牌首店每個給予10萬元獎勵,引進的國際一線品牌每個給予5萬元獎勵。對品牌首店、本土知名品牌、商業綜合體、商業運營機構等開展的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大型新品發佈活動的宣傳推廣、場租和展場搭建,最高給予100萬元的補貼。

此外,《意見》支持發展總部型首店,積極促進總部型首店企業發展,鼓勵國際國內商業品牌企業在蓉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綜合型(區域型)總部、功能型總部。與此同時,支持品牌新品首發,對品牌首店、本土知名品牌、商業綜合體、商業運營機構等開展的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大型新品發佈活動,對活動的宣傳推廣、場租和展場搭建總費用的 35%,最高給予100萬元的補貼。

傳承成都味兒

支持傳統特色小店開設和改造提質

老字號改造旗艦店最高可獲100萬元補貼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而傳統特色小店正是這座城市商業文明進程的“見證”。此次,根據《意見》,成都支持傳統特色小店開設和改造提質,引導商業企業以特許、加盟、收購等多種形式挖掘、整合傳統特色小店,傳承培育一批彰顯天府文化的特色小店。制定《成都市商業特色小店服務示範店評定辦法》,對試點示範改造成效明顯的帶動性項目給予10萬元獎勵。

同時,成都支持老字號小店發展,對新入駐市級以上特色商業街的中華老字號、四川老字號,營業面積達到30平方米,按照投入費用的20%,每個企業最高給予10萬元補貼。對中華老字號、四川老字號企業新建或改造旗艦店和形象店,建築面積800平方米以上,投資總額300萬元以上,每店最高給予100萬元的補貼。

此外,成都還鼓勵特色小店創新商業模式和經營業態,將傳統門店改造為有引領性的旗艦店、概念店、體驗店、定製店,按照改造費用的30%,擇優最高給予30萬元的補貼。


成都:“老字號” 改造旗艦店最高給予100萬元補貼


打造兩店窗口

建載體搭平臺、優環境開通道

有條件適度放寬“外擺位”“跨門經營”

《意見》提出,以春熙路商圈、錦江夜消費商圈、金融城商圈、雙流空港商圈、天府中央商務區商圈等商圈和TOD項目為重點,鼓勵大型高端商業綜合體、高端商務樓宇積極招引集聚各類品牌首店。結合高品位步行街、天府錦城“八街九坊”建設、特色商業街區建設提升行動等,鼓勵採取減免房屋租金、補貼水電氣費等優惠政策,吸引品牌首店、老字號店、特色小店入駐天府錦城、錦江公園、天府綠道等城市改造發展新項目以及社區商業資源和老街坊。

平臺方面,支持“兩店”企業積極參加各類品牌節會活動。適度放開政府資源,開展“兩店”整體形象宣傳推廣,調整天府大道沿線戶外廣告設置規劃條件,鼓勵標誌性建築業主利用外立面景觀進行宣傳氛圍營造,依託公交地鐵移動電視屏等資源,提高促進“兩店”發展的影響力和知曉度,對促進 “兩店”發展成效突出的國內外中介服務機構,給予一定獎勵。

營商環境方面,對品牌首店入駐和開業、特色小店改造進程中所涉及的規劃、建設、通關、消防、質量檢測、食品經營、市政市容等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會商,開啟“綠色通道”。探索實行新產品“預歸類”、預裁定、預先檢測試點和進口商品檢驗結果採信制度,提升新品通關速度。實施“審慎包容”監管,根據商圈發展需要制定戶外廣告設置分區規劃,對不影響市容秩序、不妨礙交通並有擺位條件的咖啡館、酒吧、輕食餐廳等零售企業,適度放寬“外擺位”“跨門經營”。


成都:“老字號” 改造旗艦店最高給予100萬元補貼


成都遠洋太古裡成為品牌商開設旗艦店的標選之地

環球Mall

首店經濟的模式

引領創造居民

新的消費需求

“以環球中心的‘立巢航空博物館’為例,它是國內首家民營航空博物館,它就是有考慮成都航空產業優勢。”環球Mall副總經理陳小鳳昨日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更應該從自己開創或是研發的具有成都特色的首店去看。同時,陳小鳳分析認為,“品質追求”已然成為商業體聚焦的關鍵所在,“因此,正在打造中的環球西商業對客群的深入細分、場景創新形成了差異化優勢,更是擁有多家全國獨家、首家、西南首家品牌。”

首店經濟促進消費升級與商業升級的互聯互動,是推動消費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的重要舉措。陳小鳳認為,首店經濟的模式、業態創新既順應居民追求品質化、個性化、體驗感的消費升級需求,也能夠引領、創造居民新的消費需求,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成都如何打動這些首店?陳小鳳表示,成都所代表的消費市場體量已然代表了其強大的消費能力,並且成都的消費歷來都是富有激情的,“除此之外,商業體作為發展首店經濟的載體,要有自我認識,即如何生存、怎樣與顧客對話、選擇合作的夥伴,也就是贏得首店青睞的‘三把鑰匙’。”


成都:“老字號” 改造旗艦店最高給予100萬元補貼


仁和新城

載體資源

推動提升商業品質

重點將引入體驗業態

籃球公園、卡丁車俱樂部、中式劍館……成都市高新區仁和百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華告訴記者,“每一個項目都經過長期的協商、溝通,而先認識成都再認可項目,也是我認為正確的‘順序’。”

仁和是成都較早一批引入國際大牌的商場之一,從業15年的張華表示,以前品牌可選落地載體的競爭較小,而現在豐富的載體資源將使得分散的零售更集中式發展,不管是硬件或是服務等方面都是提升,也將推動商業品質再次提升。“首店經濟將成為破解商圈同質化發展困境,是形成良性競爭塑造‘消費地標’的有力抓手。”張華表示,每個商圈的消費群體有所差別,自然也讓消費需求有“差異”,而引進首店業態,可以推動形成區域專屬特色,能夠有效解決當前同質化問題,成為吸引消費者的消費亮點和區域消費地標。那首店未來還有哪些領域可以做“文章”?張華分析認為,未來商場在首店引入中,將重點從餐飲以及體驗業態上進行考慮,體驗業態會對健康、體育板塊重點關注。

1-3月 60家首店在成都開業

城市首店,彰顯“國際範兒”;特色小店,傳承“成都味”。昨日,記者從《意見》中獲悉,到 2021 年,每年新落戶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品牌店、旗艦店、體驗店等各類品牌首店超過200個、發展特色小店超過300個,其中引進國際首店及世界品牌100個,“兩店”經濟將推動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成都依託城市商業發展和商圈打造軌跡,持續吸引國際品牌來蓉。3家全國旗艦店、8家全國首店、14家西南首店……今年1-3月共計60家首店開業,傳遞出成都首店經濟優質、高效的發展態勢,是成都國際範兒的全新註腳。

品牌招引

實力商業盡顯首店號召力

來自成都零售商協會的數據顯示,在新開的60家首店中,伊藤和遠洋太古裡分別以引進11家和10家首店的驕人成績成為一季度成都“首店經濟”的領頭羊。環球中心、銀泰中心in99、悠方購物中心、仁恆置地廣場、恆大廣場、仁和新城、城南優品道廣場、王府井百貨、奧克斯廣場、新尚天地等品牌商業也是首店引入的中堅力量。除傳統首店優選的春熙商圈外,天府新區、雙流、溫江等區域也成為各類首店入駐的“新點位”。

2019年1月,伴隨著伊藤首家購物中心、亞洲最大的伊藤廣場開業,10個首店順勢亮相。其中,既有阿迪達斯西南首家MEGA2.0形象店這樣的品牌西南首店,也有贏家M所這樣融入咖啡等業態的體驗性購物場所的新店。此外還有麥美魚、丸忠這樣傳遞日本精緻生活方式的餐飲首店,通過獨特的日式視覺風格、全新的銷售模式、日式禮儀服務,為成都消費帶來新風尚。成都遠洋太古裡繼續作為品牌商開設首店的標選地,是成都首店高質量的縮影。落戶的10家首店中,3家為全國旗艦店,1家全國首店,其餘6家均為西南首店。

從落戶的首店業態來看,除了傳統的時尚服飾、網紅餐飲等繼續飄紅,全國首個落戶購物中心的航空博物館、西南首家室內最大馬術俱樂部、全國首個APEX SPORTSCLUB沉浸式體育體驗運動館等文化類、體驗式的新興消費也在大展拳腳。生活美學集合店——梵幾全國旗艦店亮相太古裡,打造“煙火氣中一方巴適之地”;享譽世界的法國先鋒沙龍香水屋——LIQUIDES IMAGINAIRES西南首店登陸IFS……文化、體驗、美學領域的“走心消費”悄然盛行,正好契合了成都的文化基因和氣質。

去年200家首店落戶蓉城

特色商業街區備受品牌青睞

不只是今年1-3月的60家首店,實際上,2018年,成都便成功吸引200家首店落戶。同樣來自成都零售商協會的數據顯示,這200家首店中,包含了13家全國首店、75家西南首店、110家成都首店和2家全球旗艦店。

成都零售商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8年整年,落地春熙商圈和金融城商圈的首店數量佔到總數的19.5%及43.5%,金融城商圈位居第一主要歸功於悠方和仁和新城的開業,分別吸附了20家、51家首店品牌進入成都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店的不斷落戶中,成都特色商業街區備受青睞。成都這座城市,文藝老街小巷逐步發展成形,新成立的仿古建築街區商業也培育出消費者前往購物娛樂的消費習慣。成都遠洋太古裡作為品牌商開設旗艦店的標選之地,2018年也先後引入了22個品牌首店。24小時營業的三聯韜奮書店在北京之外的首家分店開設在寬窄巷子;方所旗下的方庭書店西南首店於去年在成都華僑城商業街區開始圍擋;被評選為全米蘭最美的餐廳泰廊Thai gallery西南首店落址UPARK公園;環球Mall西區迎來全球第三家、西南首家的NBA兒童主題樂園,西南首個以航空為主題的博物館——立巢航空博物館……眾多品牌首店來到成都有了更多選擇。

專家觀察

“成都味”與“國際化”

正完美融合

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以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為重要抓手。不斷吸引國際品牌來蓉,成都底氣何在?昨日,世邦魏理仕研究部資深經理林晴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猶如總部經濟反映一座城市的經濟活力、樓宇發展及人才儲備等一樣,成都之所以能發展首店經濟並持續吸引國際品牌進駐亦是因為成都商業市場發展已然成熟。

得益於由經濟、人口、腹地及消費意識所構築的堅實根基,目前成都已吸引眾多國內外知名開發商不斷湧入,商業地產開發領跑全國。據世邦魏理仕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受商務部委託所發佈的《2017中國城市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新一線城市中只有成都和杭州躋身中國商業地產成熟市場。因此,隨著市場成熟度的不斷提升,國際品牌將成都視作開拓中國內陸市場首選城市之一而紛紛進駐。近年來國際品牌不斷加持,助力成都國際品牌滲透率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排名逐年攀升。據世邦魏理仕2018年最新發布的《How Global is The Business of Retail》報告顯示,成都在國際品牌滲透率榜單中位居全球第19位。在過去的一年成都零售業的高成長性進一步體現,鞏固了自身作為全球品牌目的市場的地位,預計今年排名將進一步提升。

在發展特色小店方面,成都又有何優勢?世邦魏理仕華西區顧問及交易服務商業部主管江南說道,歷史悠久的成都本土商業市場孕育著可觀的本土資源。而鑑於成都是座極具包容性的城市,本土品牌對於外來運營理念、包裝手段等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因此,“成都味”和“國際化”的完美融合已讓眾多本土品牌走出四川,走向全國甚至是全世界,熊貓、火鍋、巴適等諸多“成都範”的元素已享譽世界。

引進城市首店,發展首店經濟,如何充分發揮成都優勢,有沒有他山之石可以借鑑?“根據世邦魏理仕對不同城市的研究發現,商業市場是極具地域特色的細分市場。以國際一線城市為例,首店落戶與城市的每個區域、每個項目的承接能力息息相關,且大部分區域像發展產業一樣追逐首店,在品牌篩選和招引上具有較高的傾向性。有鑑於此,對成都而言,需根據區域、項目的實際承接能力進行傾向性的首店招引。” 江南補充道。例如,由於成都本土消費者對時尚、休閒娛樂的接受度較高且追“新”積極,服飾類、新穎體驗娛樂類品牌首店進駐的情況較為活躍;而鑑於本土消費者對“辣”的口味偏好,餐飲品牌的首店落戶就需視區域、項目的實際輻射消費者的接受度而定,如西餐類品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