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打造“最強大腦” 國際一流研發中心首次對外開放

中新網4月10日電 4月9日,長安汽車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辦全球智慧研發平臺開放暨全球研發中心入駐儀式,這標誌著長安汽車已邁入“自主創新,全球協同”的研發4.0時代;標誌著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進入了一個嶄新里程碑;標誌著長安汽車在推動重慶市建設智慧城市,實現中國汽車強國夢,引領世界汽車文明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重慶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唐良智,重慶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重慶市政府副市長李殿勳,重慶市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歐順清,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徐平,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長安汽車總裁、黨委書記朱華榮等政府領導、行業嘉賓、公司領導、員工代表等共計300餘人出席了此次平臺開放活動。

长安汽车打造“最强大脑” 国际一流研发中心首次对外开放

堅持自主研發,邁入研發4.0時代

長期以來,長安汽車堅持自主創新,建立了“五國九地”全球協同研發體系;打造了“7院2部3中心” 的精細研發組織;擁有來自全球18個國家,近萬人的研發團隊;形成了產品研發流程體系(CA-PDS)和產品試驗驗證體系(CA-TVS)兩大科研法寶;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11257件;實現智能語音、飛屏互動等49項領先技術國內首發。成功入選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全球研發中心與國際一流的工業設計夥伴攜手,歷時八年,總投資43億元,佔地1000餘畝,擁有設計、試驗、管理等7大功能,仿真分析、噪聲振動、被動安全等12大領域,混合動力、空調系統、非金屬材料等180個實驗室以及運用雲技術打造的全球領先數據中心。彙集全球資源,打造世界一流、持續領先的汽車研發技術和試驗驗證高地。從新能源戰略的“香格里拉計劃”到智能網聯領域的“北斗天樞計劃”,長安汽車將創新人才的引進作為推動兩大行動計劃的保障。

未來,長安汽車將建立以重慶為大本營,輻射全球的人才管理體系,著力引進智能化、新能源等領域高級人才,正在組建2000人的軟件開發團隊和2500人的新能源研發團隊,使長安汽車成為全球優秀汽車人才的聚集、成長和共享高地。

在長安汽車發佈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後,持續踏上轉型之路。圍繞新能源、智能化等汽車產業未來趨勢,與多家企業、高校、機構展開戰略合作,打造汽車產業生態“朋友圈”,共同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在此次平臺開放活動中,長安汽車再次深化產業合作。長安與華為、騰訊、博世、青山攜手成立聯合創新中心。

此外,重慶市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中心正式落戶長安汽車全球智慧研發平臺。該中心依託長安汽車整體研發實力,整合科研院所、高校,產業鏈企業,部署具有戰略定位高端、組織運行開放、創新資源集聚的綜合性和專業性智能網聯汽車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統籌全國在人工智能、自主駕駛、車載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的優勢科技資源整合,實現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在汽車行業的普遍應用,引領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

未來,長安汽車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擁抱合作伙伴,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推動跨界融合,在智能化、新能源、前瞻技術、出行服務等領域,積極與各方開展合作,實現價值共享,著力打造更加網聯化、共享化的智慧出行生態圈,助推中國品牌堅定向上。

长安汽车打造“最强大脑” 国际一流研发中心首次对外开放

在本次平臺開放活動中,長安汽車展出旗下共計10款熱銷車型以及全新科研成果,其中全球數據中心和長安智能出行體驗獲得訪客不斷好評。全球數據中心以數據驅動管理,建立大數據運營平臺,推進客戶、研發、製造、供應、營銷5大核心領域智能化升級,實現全球業務數字化管理,提高企業運營效率20%以上

全球數據中心為訪客展示了按國標最高等級A級設計、運用華為雲網絡技術,以及騰訊、阿里混合雲技術打造的雲數據中心。這套系統服務400多萬用戶,覆蓋全球研發、15個生產基地、35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提供不間斷7*24小時安全可靠服務。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率倍增為目標,充分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推進研、產、供、銷的企業價值鏈智能化,賦能企業經營核心流程,助推把效率打造成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簡單來說,就是對汽車行業最核心的本質,即研產供銷全線的智能化,以及產業鏈的延伸,與客戶合作,進而通過互聯網,推動合作伙伴、員工提高生產效率,全面為長安核心價值賦能。

長安汽車自動駕駛共享出行商業化運營則為訪客打造了一場以L4級自動駕駛技術為承託的未來出行真實體驗。訪客只需手機下載註冊APP、設定目的地、掃碼上車,啟動、出發、到達一氣呵成,它甚至會和你說一句:旅途愉快!這樣沒有司機的旅途也許只是對未來的幻想,但是在長安全球研發中心,它已經成為現實。

該系統也是國內首家L4級網聯式城區自動駕駛汽車共享運營系統,是中國自動駕駛共享出行商業化運營的先行軍。值得期待是,今年長安汽車將會在全國佈局L4級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基於模塊化開發技術,歷時4年打造中國汽車品牌首個動力平臺—NE發動機平臺,也於今天對外開放。NE模塊化發動機平臺突破技術集成匹配難點,集成化水平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可實現世界最嚴苛的國6b排放標準。在填補國內汽車平臺化開發領域的空白同時,提升了中國汽車品牌核心競爭力,為中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基於模塊化開放技術理念下的NE發動機平臺具備發動機研發高效率,使發動機研發週期縮短28個月,節省研發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產品質量;創建平臺開發核心構架,首創基於模塊化的技術包,精簡產品狀態,實現高通用化率,最高通用化率達98%以上;通過技術包的選取和靈活應用,提高發動機生產率,實現多品類產品共線生產,設備利用率提升至96%-98%;突破技術集成匹配難點,實現發動機高集成率,集成化技術可全面覆蓋傳統車型和新能源48V、HEV/PHEV車型需求,為“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提供核心動力。

長安汽車在中國品牌中首創全新的模塊化開發哲學,使NE發動機平臺可覆蓋1.0-1.8L排量機型,額定功率95-135KW,峰值扭矩200-300N· M,峰值轉速對應低至1250rpm,最高熱效率40%。相對非平臺化產品,通用化率最高提升87.5%,實現唯一平臺滿足多個機型生產,且平臺化產品在尺寸和重量上最優,處於國際領先水平。NE模塊化發動機平臺應用多項全球首發、中國首發技術,如缸蓋集成排氣歧管(IEM)、350bar高壓直噴系統、發動機智能熱管理模塊(TMM)、全可變排量機油泵(VDOP)、可控PCJ等,量產產品1.4T GDI發動機最大扭矩260N·M,最大功率116KW,達國際一流發動機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搭載1.4T GDI的第二代逸動及CS35PLUS將於2019年三季度量產上市。

在變速器領域,長安汽車自主研發的溼式DCT變速器DF727軟硬件攜手並進,完成60關鍵性能提升,70餘項噪聲問題優化,造就高品質駕駛性能;溼式DCT變速器DF722綜合傳遞效率高達94.5%,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優秀的供應商資源、多項創新及行業領先技術引入,全面護航產品質量;更加快速的換擋響應及平順性,駕駛性能進一步提升;更加卓越的通過性設計、輕量化設計,駕馭隨心;大至7.0的速比範圍,更加優秀動力經濟性及NVH綜合性能。

新能源智能化戰略並駕助 推第三次創新創業

在新能源方面,長安汽車將深入推進“香格里拉”計劃,致力成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汽車專用平臺打造;到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

在智能產品方面,長安汽車將大力實施“北斗天樞”計劃,將長安汽車打造成中國智能汽車行業領導者。到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L3級的量產;到2025年,實現自動駕駛L4級的量產。

面向未來,長安汽車將堅定不移地踐行第三次創新創業的偉大征程,矢志不渝地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產品質量。用品質贏得市場的認可,集中全球各大研發中心之所長,反哺長安汽車繼續領跑中國汽車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