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這是電影日報第776篇原創文章——


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編者按:無論是中小成本電影也好,文藝電影也罷,要想真正“活下去”,是需要所有的市場參與者一起努力來培育良好的市場環境,特別是面對進口片的票房輾壓,一方面需要製作方出精品,需要打破追求大明星大製作的死循環,從練好行業內功入手;另一方面就是要有精準的市場投放和行業關注,其中包括媒體給予小成本精品電影更多輿論關注,更需要院線和影院給予一定的排片空間,讓它們有更多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讓我們的電影市場更加豐富多彩,也讓創作出好作品的團隊能夠活下去,有更多的精彩呈現。


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其實,準備寫這個選題時,我還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過於關注口碑和票房特別突出的電影,特別是一些製作成本較高的所謂大片,有明星助陣的大片,比如星爺的新片,雖然星爺也喊“努力!奮鬥”,更多的是噱頭意義,太多的中小成本電影和“無名之輩”都夢想像周星馳一樣活著,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中小成本電影、尤其是小成本電影而言,除非你成為了市場中的“黑馬”,而這也是當你成為“黑馬”以後,否則之前也不會有人關注。


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行業外的喧囂無法遮擋行業內的憂慮。2018年影視江湖的血雨腥風,令人猝不及防,不但一些所謂的明星大咖、行業的龍頭企業受到波及,很多影視劇的開機數量也大幅度減少,影響最深的其實是絕大多數中小影視公司和中小成本電影以及幕後從業人員;加之“熱錢”的退出,使得中小成本電影的融資變得異常困難,很多中小影視公司的影視項目要麼處於停滯狀態,要麼關門大吉,只有一小部分中小型影視公司和影視從業者因為愛電影,無論市場如何變化,他們仍舊堅守在這個行業裡努力奮鬥。

導演鄭君奇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因為他執導的一部藝術片電影《似水流年》即將於3月8日上映,對於市場而言,該片的導演、製片人、演員都是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那麼,作為“無名之輩”的他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活下去”呢?

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我們同樣拿導演鄭君奇這個“無名之輩”和他的電影作為案例做個市場分析。

首先:抱團取暖是小成本電影“活下去”的首選

就《似水流年》而言,作為一部講述7080後成長故事的院線電影,導演和主要演員都是行業裡的“無名之輩”,電影的製作成本並不高,但是該片一共有7家投資方,一家領投其他6家跟投,從投資層面形成抱團取暖的格局,這種做法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無論是大片還是小片,都是分擔風險的不二之選,尤其對於中小成本電影而言,每家投資方都不會出太多錢,電影的票房一旦走高大家賺得也多,如果賠了也都在大家的可承受範圍之內,也不至於賠得傾家蕩產,更何況,因為成本不高,船小好調頭,成本回收的壓力也相對較小。


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其次:“回到碗裡都是肉”,充分利用各種回收渠道

對於小成本電影而言,任何一個回收渠道的回收都是肉。據導演鄭君奇介紹,《似水流年》製作完成之後,就申請到了地方的扶持資金,這部分資金本身就是電影的一種成本回收;而其他版權的收入也是此類電影的一種重要回收渠道。

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據我瞭解,有些小成本電影雖然票房並不理想,但並不賠錢,原因就在於此,只要控制好成本,方方面面的版權收入和扶持資金的回收就完全覆蓋了投資成本,有的甚至通過版權收入已經實現了盈利。萬一票房好了,反而賺得更多。小成本電影的“小”是其劣勢,但有時候也會轉變為優勢。


第三:控制成本,操盤者的經驗至關重要


小成本電影基本都是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成本的控制相當重要,這就需要有經驗的操盤手。所以,鄭君奇雖然是一名新導演,該片也是他的導演處女作,但他其實已經在電影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從演員到製片人再到導演,方方面面的積累對於他操盤小成本電影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也使得他更務實更理性,知道應該怎麼做,也清晰自己想要什麼。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投資人,投資600萬弄了一部小片,結果,整了四五年到現在連後期還沒有做完,然後就沒錢了;投資人經驗不足,導演拿了片酬拍完以後也不管不問了,因為拖欠後期製作的費用,後期公司也一直沒有把素材還給他們,這事兒就這麼一直拖著。

我認為,越是小成本電影,無論是製作還是宣發,經驗都特別重要,很多小成本電影的失利核心在於操盤者在各個環節的經驗不足。

第四:精準宣發,找準市場定位給自己創造走出來的機會

“活下去”,聽起來有些悲壯,但卻是當下小成本電影所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也是絕大多數從業人員的心聲;我們希望這些電影人的努力,不僅僅是是感動自己,也希望他們的努力能夠感動市場,給他們一些參與市場競爭的空間和機會,而不是連進入影院的機會都沒有。


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比如,最近一段時間,鄭君奇和他的團隊一直在跑影院進行點映,雖然非常辛苦,但對於小成本電影而言,的確是非常精準的路子,而且通過“求來的場次進行點映”,讓第一時間看到電影的觀眾發出真實的聲音,通過口碑的傳播,引起觀眾和市場的關注,其核心就是讓電影在公映時,能夠有一點屬於它的排片空間。這就夠了。小成本電影放到市場中缺少被人認可的機會,沒有機會,就自己創造機會,這也為電影走出來提供了可能。

當然,中小成本電影要想在市場中“活下去”,從前期的題材選擇方面也都要走精準路線,不是什麼電影類型、題材都能夠在市場中分一杯羹的,類型和題材選對了,成功的機會就增加了。如果,故事講得又不錯,賣點清晰,再加上以上所述的經驗操作,其市場風險自然隨之降低。

影視寒冬,電影行業的“無名之輩“怎麼“活下去”?

我們知道,對於一個成熟的市場而言,“以小博大”其實是一種常態。比如北美市場,每年都有大量的小成本電影榮登周票房月票房冠軍,甚至以幾百萬美元的成本撬動幾千萬數億美元的票房,把同檔期上億製作成本的好萊塢大片都輕鬆踩在腳下;雖然,這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還沒有成為常態,但,只要做好了電影,機會依舊還是有的;雖然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經歷了2018年的各種行業風波,畢竟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而大銀幕塊數已經超過6萬塊雄踞世界第一,且整體增長趨勢依舊沒有改變,好電影依舊不缺逆風飛揚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