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等不起 ——對“如何等得起”的思考

為何等不起 ——對“如何等得起”的思考

一大早跑到迪士尼,也要跟人流爭奪。畢竟被這個地方吸引的人太多太多,多到七點五分左右達到目的地,就已經看到不少人一路小跑湧向入口,心內也不免生出一絲躁動,或由於興奮、也或由於慌張而跟著跑幾步,天熱,汗流浹背。這還不算,到了門口進入隊伍了,前面看去已是黑壓壓的人頭,這幾十分鐘大家懶懶地做點私事,但當快開門的一瞬間,所有人又幾乎同步地來了一種謎之精氣神,一種撥開眾人往前衝的勢能開始產生……被擠著挪動的感覺,有點好氣又好笑。

今天就想說說看,為啥那麼些人都等不起。

從現實角度而言,就是爭奪資源下的匱乏心理作祟。很現實,迪士尼——尤其是當中的熱門項目就是一種稀缺資源,除非你願意花額外的銀子購買快速通行證,否則就得面臨排隊一兩個小時的問題(這還只是淡季)。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當你在入園環節儘可能搶佔一個時間上的先機,便意味著檢票之後可以趕緊綁定VIP搶免費快速通行證,以及再加幾步小跑,可以以極低的成本硬排到熱門項目。

對於資源儘早的佔有,都比較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安全感,尤其是跟那麼多人有意無意進行比較的時候。曾經看過一本書,描述了很多不經意的幸福片刻,有一種幸福就是醬紫,排隊的時候向後看看,看到長長的隊尾時就可能因為一種優越感而會心一笑……

從從眾心理而言,當很多人都在為著佔領某種資源陣地而表現出積極的時候,你真的很難淡定或消極應對?這只是一種經驗描述。當然不排除有逆向思維的情況,即那麼多人啊,那我寧可晚些來好了,或者想說,這些人好傻啊,來玩的,幹嘛那麼著急。超凡脫俗的前提是,你足夠了解自己選擇的脈絡,也能承擔選擇的後果,以及,當你足夠了解了這些之後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應對。有的時候,“從眾”是一種最便捷的決策思路,想想看,也不是大多數人就傻吧,他們共同的抉擇和行為模式之後,可能掩藏著類似的價值訴求,以及一種叫做實踐經驗的東西。

“逆從眾心理”實際對人的要求蠻高的,不走尋常路除了內心的從容之外,還需要更多能力為這份從容保駕護航。有一種顯出愚勇的“逆從眾心理”是,並沒有深思熟慮,只是想通過跟那麼多人“作對”而顯出自己不一樣,結果進了園傻眼了,好項目的免費快速通行證領完了……

當然,仍然需要從不同角度反思“等不起”。確實,排隊的人,至少在特定時空中、在表達對迪士尼的愛這一點上而言有著共同價值訴求,其實換個角度說,我們的初衷並非要互相爭搶,而是為了更多、更好地體驗美好,所以問題轉化為,“人們對美好的追求和資源有限之間的矛盾”。另外,對“人多”的遊玩氛圍,其實不一定非要以負面心態對之,想想看,該種氛圍下還有一種心情叫做“湊熱鬧”,其實那麼多人一起陪伴著,進行著一場似乎底色和氣味都很像的心理劇,這本身也是遊戲的一部分。還有就是,在“人多”下發展出的一種生活智慧以及催生的制度設計,本就具有價值。

進園啦!人流很快散開到不同方向,按照攻略指示做完一系列動作,我們開始匯入某項目繼續從容排隊,在此,也為我們能夠早起點一個贊!當資源在一種公正的制度之中被給定,其實焦躁也就避免了,當焦躁沒了,再看那麼多前前後後的人們,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放眼去觀察一番人們的表情,也是人生百態呢。

今天面向大家的問題是,到一處旅遊,你做旅遊攻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