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爽約被叫做“放鴿子”,而不是“放麻雀”?

為什麼我們喝水用的東西叫做“杯子”“beizi”,而不叫“子杯”或者“被子”,寫字用東西叫做“筆”“bi”,而不叫“水”呢?這些約定俗成的東西,我們從來不問出處,儘管用著就是了。


為什麼被爽約被叫做“放鴿子”,而不是“放麻雀”?


咬文嚼字這事情深挖了,發現文字還特別有意思。

話說“爽約”叫做“放鴿子”而不是“放麻雀”、“放小鳥”之類的,為何一定要用鴿子來形容呢?要說“放鴿子”的來歷,歷來至少有3種說法。其一,也許是老北京養鴿子的爺們兒的慘痛教訓,鴿子放出去就回不來——有專門裹人家鴿子的人在那兒等著呢。當然也還有“誘鴿”,在別人放飛鴿子時,放出自己的“誘鴿”,混到鴿群中。“誘鴿”會誘騙鴿群迷失方向,把它們引回到偷竊者的鴿籠中。其二,源於舊上海的彩票,俗稱“白鴿票”,一般都有去無回。其三,舊中國上海灘一種詐騙伎倆,以女人到僱主做保姆,或小妾為名然後捲走被騙人的財物,黑道上稱為“放鴿子”。


為什麼被爽約被叫做“放鴿子”,而不是“放麻雀”?


看來“網鴿”現象自古有之,為能“偷鴿”費盡腦汁。但是以上這3種“放鴿子”說法的出處又是什麼呢,為什麼會與今天“爽約”相聯繫?

再究其緣,古時候人們都是用鴿子來通信的,說有一次,一人與另一人約定,到時候給他來信。但是那人,只是放來鴿子沒有寫信,所以那個提出約定的人就說,你怎麼只放鴿子,不履行諾言。自此,“放鴿子”一詞就代言了不履行諾言。

所以,究其終,還是因為鴿子這個“信使” 的身份。信鴿的定向能力、飛翔能力以及戀家的本性,確保信鴿每次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都能如約到達。對於這點朵想必信鴿愛好者們就非常能夠體味其中的意思了。

但是在筆者現在看來,放鴿子才是正經事兒。放飛愛鴿,期盼回家。樂哉樂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