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言必行,行必果,重承诺,轻生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出的独特文学题材,武侠小说曾经是陪伴我们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武者修其心志,侠者以武犯禁,在理想主义澎湃的年代里,武侠给了我们无数的遐想和憧憬。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风气的变化,武侠的生存土壤逐渐腐败,使得武侠小说开始进入了持续的、看不见底的衰退期。

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当金古梁温黄,大师们一个个凋零远去之时,我们发现他们所一同创造的武侠盛世,也一去不返。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了快餐文化的爆炸发展,除了屈指可数的几部优秀作品外,武侠小说开始被新一代的读者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修仙斗气,动辄注水几百万字,来赚取稿费,情节毫无逻辑可言的爽文。

于是,在武侠小说没落之后,武侠剧则成了许多人追忆武侠精神、重温武侠梦的第一方式。所以,即使武侠小说不再辉煌,但投资商仍然能从武侠这个屹立数十年的IP类型中找到商机,也同样由于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原创剧本,翻拍金典武侠剧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不幸的是,这些翻拍绝大多数都成了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不仅消耗着观众对于武侠的憧憬和残念,更加消耗着这些经典IP 的号召力。

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早先提起武侠剧,很多人想起的是TVB的一系列经典剧集和张纪中版的大陆武侠剧。前者虽然也常常被编剧一顿魔改,比如“洪七公不敌梅超风”、“乔峰大战鸠摩智”等等让原著匪夷所思的桥段。但由于当时审美差异的相对较少,以及娱乐方式的单一,再加上编剧只是自行发挥情节,并没有改变人设,而是对令狐冲、黄蓉、郭靖、杨过等人气角色进行了高度还原,从而成为了大家心中的经典之作。

而随着大陆市场的蓬勃发展,张纪中开启了一个更加强大的武侠剧时代,实景拍摄、明星云集的精良制作,让小场面且常常棚内拍摄的TVB剧相形见绌,从蒙古大草原到九寨沟,从大理到华山,张纪中的武侠剧不仅让观众体会了真正宏大的武侠江湖世界,更让观众们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张版诸作中,03《天龙八部》、06《神雕侠侣》、07《碧血剑》都在当年赢得了相当的口碑和收视,就连曾经饱受争议、被大改剧情的01《笑傲江湖》,也在最近几版同行的拙劣衬托侠,口碑渐长。

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但在“全民IP”时代到来之后,越来越多的资本商涌入了电影电视行业,曾经被视为年度大戏、制作精良的武侠剧,开始进一步沦落,成为宫斗、职场大戏之外,资本商们为了保证投资回报,以成熟IP做背书的替代品和投机品。

于是从10年起,不断有各类武侠作品被匆匆翻拍,而资本商们的魔爪也不仅仅限于金庸,而是陆续伸向了古龙、梁羽生、黄易。

从资本的眼光看,武侠虽然逐渐式微,但在大部分观众心中,其影响力尤在,经典人物的受欢迎度不减,世界观成熟,故事框架完整,只要稍做加工,并夹杂一点私货,马上就能在掀起一波热度的同时,再赚个盆满钵圆。

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13《天龙八部》、13《笑傲江湖》、18《笑傲江湖》、15《鹿鼎记》、16《神雕侠侣》、17《侠客行》、12《天涯明月刀》、15《新边城浪子》……等各种翻拍武侠粉墨登场,“韩国人段誉”、“女主版东方不败”、“路人版令狐冲”、“小笼包版小龙女”等等等等,一时间,槽点和喷点齐飞,质量却是断崖式下降,没有了秀美壮丽的山川风光,取而代之的是拙劣的五毛特效和粗制滥造的棚内拍摄;没有了演技和颜值并存的演员戏骨,取而代之的是磨皮美白后,千篇一律的流水线网红脸。

更让人反感的是,这些饱受诟病的翻拍剧,都在其中夹杂了大量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魔改。比如13版的笑傲江湖,也许是受了徐克的启发,导演和编剧们想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子,于是有了风头完完全全盖过了女主任盈盈的东方不败,甚至加上了东方不败大战风清扬这样的雷人桥段。但徐老怪何许人也,其结果自然是东施效颦。

又比如12版的《天涯明月刀》,不仅剧情大概,和原著相差甚远,更是加入了男男暧昧这种让武侠的最大群体——直男观众辣疼了眼睛的狗血设计,不但违背了原著的精神,更离武侠的真谛相去甚远。

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再比如18年的大作《笑傲江湖》,不仅演员的颜值着急,更让人痛苦的是,看过原著的观众竟然完全不懂剧情的走向:任盈盈是东方不败的青梅竹马,洒脱干练的蓝凤凰和东方不败成了一对,余沧海成了恐怖BOSS,一路追杀令狐冲。如果评选2018年最烂电视剧,我想相当一部分观众的首选,其2.6的最低分更是刷新了武侠电视剧的评分下限。

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而导致如此拙劣的《笑傲江湖》能仓促问世的,则是17版《射雕英雄传》的大获成功。低成本、新演员、大网剧,让无数人看到了圈钱的新途径,于是,大量的低成本翻拍陆续上马,其套路流程也是一模一样:网剧、新演员、棚内拍。但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17《射雕》成功的很大原因,是并没有对原著进行大改动,而是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还原,不仅博得了原著党的喜爱,更是还原了相应的武侠精神。

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如果说烂如18《笑傲》是东施效颦,那么最近热播的蒋家骏版《倚天屠龙记》,则是自砸招牌。有了《射雕》珠玉在前,人们对新版《倚天屠龙记》自然是抱有非常高的期待。蒋家骏也是下足了功夫,不仅请来了诸多旧版的老演员,还用了《刀剑如梦》做片头曲。在开播的前几集,新版《倚天》也是受到了广泛好评。就在大家以为蒋家骏能成为网剧武侠的张纪中之时,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仅时间线被打得支离破碎,而且对殷离、宋青书、周芷若、朱元璋、赵敏等人物都进行颠覆性的魔改,完完全全地丧失了合理性,口碑大幅下降,争议也随之而来。

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而在《倚天》之后,还将有《天龙八部》、《鹿鼎记》、《小李飞刀》、《新龙门客栈》等一系列翻拍武侠剧将在19年和观众见面,看着导演和演员名单,让人不禁又捏了一把汗,在这波翻拍潮过去之后,经典武侠IP的号召力,还能剩下多少?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诸多翻拍作品对于原著的改编,出发点是好的。由于武侠题材的式微和IP数量的稀少、翻拍数量的庞大,部分人不断地想对之前的经典之作进行超越和其他角度的诠释,进而找到武侠剧乃至整个武侠题材的新出路。这个初衷不仅是制作方,也发自很多武侠爱好者的内心,希望武侠能重振辉煌。

但问题是,这样美好的初衷,到了制片方手中,却远远背离。他们并没有想要探索武侠的新出路,而是千方百计地想要搏回手中的投资,强行将武侠和时下的各种热点元素题材结合,如卖青春偶像人设炒CP、让大侠们永远只顾着谈情说爱、如爽文模式的加深,强行加快故事节奏,阴谋感和关系漩涡的复杂程度降低,配角们不再形象鲜明,个个沦为主角练级路上的炮灰。这样不仅导致剧情尬感十足,严重背离武侠这一题材的精神内核,更是把原著和新观众,都得罪了个透彻,把改编变成了魔改、乱编。

武侠想走出差异化,更多的需要和类型片结合,并在弘扬侠之文化的基础上,为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一点上,韩国再一次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豆瓣评分高达9.1的《六龙飞天》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翻拍不是乱拍——从新《倚天屠龙记》的崩坏说武侠剧的魔改

作为武侠文化的发源和集中地,我们衷心希望在所有武侠爱好者的集体努力下,能再度迎来武侠的辉煌,也希望对经典的翻拍,能把握到其中的要领,而不是把一部部经典变得狗血,消耗它们本就不那么旺盛的生命力,给远去的大师们,一点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