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为患者捐款14年的医生,揭露了医院最大的“潜规则”……

默默为患者捐款14年的医生,揭露了医院最大的“潜规则”……

导读

不可否认,医生行业中确实出了一些败类,但哪个行业没有几个业界蛀虫?

昨天,一则关于“医生默默给病人捐款14年,被发现就说是慈善项目捐的”的新闻在笔者朋友圈和群里刷屏了。

默默为患者捐款14年的医生,揭露了医院最大的“潜规则”……

新闻称,2005年,江苏省肿瘤医院医生席玮遇到一位来自农村的患者,该男子没有亲人、没钱看病。后来,席玮往男子的住院费汇了1000元钱。那时起,他每年都会私下给3、4个贫困患者捐款,而且每次都是默默将钱打入患者住院费中,被病患发现时,他就说是慈善项目捐的。因为他觉得患者也是有自尊心的,有别的想法,换一种说法更容易让患者接受。

看到这则新闻,不少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水果篮187:其实绝大多数的医生和老师真的都很好,不要再以偏概全的全部否定。

@想找谁能把你取代-kim: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赞。

@莆bjkii:医生除了医术还要有医德,医者仁心,为老人家点赞。

@举长矢兮_61666:平凡的人依然可以做伟大的事。

在医界,最大的“潜规则”就是医者仁心

经常听到有人骂医生黑心,骂医生拿了不少回扣,骂医生只会开药开检查却不会看病,在他们眼里,医生每天都在潜规则,收回扣、收红包。

年前笔者同学聚会,在聚会上,有同学直言不讳地说:你们当医生的可真好啊,每天都有不少进账呢。听到这样的话,简直让人如鲠在喉。正如一句广告词“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所说,同样,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有“潜规则”。不可否认,医生行业中确实出了一些败类,但哪个行业没有几个业界蛀虫?

医生,每天都在与死神搏斗,虽然工作要求医生必须保持理性冷静,但不代表医生就是冷酷无情的人,恰恰相反,笔者认识的医生中,各个都是有血有肉、善良的人。笔者见过因患者拒绝做血透,医生苦口婆心2小时劝患者同意治疗;也见过台风肆虐中,患者没有饭吃,医生把饭给了患者,然后自己饿肚子;也见过医生因为患者家里穷而想方设法为患者省钱,甚至有些医药费还是医生自己掏腰包垫付的。

在医院里,最想你活下来的人就是医生。

医生不是没有仁心,而是被现实打败了

新闻爆出后,有不少网友留言,希望能多一点像席医生一样的好人。

看到这样的留言,笔者有些心酸,医院里像席医生一样的好医生并不少,但敢于表现出这种“好”的医生却越来越少。

2019年2月,聊城假药们事件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最终事实得以澄清,但卷入风波其中多日的陈医生却因此一夜白头。

2019年3月17日,一位陈姓女医生在动车上救助了一名患者,却被要求提供证件、身份证和车票,还要求写一份本人亲笔签名的情况说明,同时,列车工作人员还在一旁全程录像。

……

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向沟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想帮你却被泼了冷水。

“生命所系性命相托”是每一位披上白大褂的医生一直牢记并时刻履行的誓言,但一次次的医闹,一次次冷酷的现实狠狠打了医生一巴掌,冷了多少医务工作者们的心。

也许有一天,医生的心都被冷透了,再也不会那么热心、那么奋不顾身了,那么,受害者又该是谁呢?

医保制度的“锅”请不要再让医生背

席医生为病患捐款14年,尽显其医者仁心,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是一种道德绑架,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应该宣传。

@为美好的世界送上祝福:就怕到时候有很多人专门找这个医生求捐款去了。

@流泪的夏目:以前遇上过教授领一堆学生查房,患者张嘴就要求教授给自己捐款,说自己困难……好在教授见过大世面,回答他:我一个月几千块钱还强活呢!

@云落干戈:不要宣传这种事,不然医生这个职业又要被加上额外的道德负担了,社会保障的责任,不要压倒医生身上去。

长期以来,一些媒体对于医生形象的宣传,不是开九毛钱的药物,就是各种给患者捐款捐物,将医生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好医生形象,却造成了普通民众对于医疗行为不切实际的期待,最后导致稍有不慎,群众就会将矛头指向医生,认为医生没有职业道德。

作为医生,最大的职责就是看病救人,但是现行的医疗体系导致医生不得不像会计一样,每天都在斤斤计较着患者的医药费,不是担心医保超标,就是担心患者钱不够治病。如果医保制度足够完善,那么医生还会需要自掏腰包为患者垫付医药费吗?

默默为患者捐款14年的医生,揭露了医院最大的“潜规则”……

精彩回顾

➤ 如何像医生一样优雅地吃火锅

➤ 老人突发胸痛命悬一线,怎么也没想到“凶手”竟然是……

➤ 那个一直没人陪床的老人死在了回家的救护车上……

➤ 中国药代变形记

戳这里,更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