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工作到底苦不苦?(上)

西藏,一個神奇的地方,不少人以去西藏旅遊為傲,不管是坐車坐飛機,或是自駕騎車,甚至是徒步,都有不到西藏非好漢的心理。在很多人心目中,西藏美如畫,但是在援藏人員心中也是如此麼?

大學剛畢業,找工作迷茫的我就被引援到西藏,從昆明坐12個小時的火車到成都再坐飛機踏上西藏昌都,快到昌都邦達機場的時候,從窗外望去,只感覺飛機在山頭上盤旋,稍有不慎就有快撞上山頂的錯覺。沒錯,西藏昌都邦達機場海拔就有這麼高。下了飛機,給我第一感覺就是一個深呼吸,就有種仙俠小說裡修煉之人站在靈脈上吸入靈氣的那種爽勁,只感覺整個腦子一下子空靈,無比清晰,還夾帶著一絲絲冷意,那時是七月份,等拿到行李坐上來接我們的大巴,車上有一對母女已經抱著氧氣袋在吸氧,而我完全沒有高原上缺氧的感覺,可能因為我是雲南人,雲南海拔也不低。大巴往昌都駛去,公路兩邊是一望還是有邊的碧綠草原,心中忽然豁朗,有種眼睛閉著只管往前開,不管最終駛向哪裡,都感覺自己是這片天地最自由的人,我想這就是很多自駕遊西藏的朋友想要的感覺吧!由於昌都海拔相較機場海拔要低,所以駛過草原,就開始下坡,山也變得崎嶇,彎道越來越大,路也越來越窄,但都是柏油路,所以不算驚險。

來到昌都,然後我被分到丁青。第三天坐上開往丁青的大巴,三天的時間也和一起被分到丁青的小夥伴處熟悉了,路上還被一隻狍子過馬路嚇了一跳,心中對西藏更加充滿期待。終於來到一個大山腳,由於西藏工期短,工程完成的進度都很慢,再加山路艱險物資難運,所以山腳底的時候317國道已經由柏油變成了土路,然後公路越來越艱險,越來越窄,最窄的地方剛好最後大巴過去,遠遠看到對頭車大巴要找個稍微寬一點的地方才能錯過,也許看到對頭車就停車到相遇要等上一二十分鐘。彎道最大的地方大巴要轉兩三次彎才能轉過去,在轉彎的過程中我都不敢看窗外,因為我看不到大巴的輪子,只看到幾十米深的懸崖。在一路提心吊膽中經過五六個小時終於在天黑前趕到丁青,當地的人社局領導招待了我們,看到自己工作的地方,雖然是個縣城,也就跟老家的鄉鎮差不多,心中還是頗為失落。

住進藏族同胞開的旅館,說實話,味很重,把包裡帶著的空氣清新劑都噴了半瓶也還是很濃。西藏的物價很貴,在昆明八塊一碗米線,在丁青要18塊,一份蓋飯22,網吧四塊一小時,畢業自己就帶著八百塊就來到西藏,可想而知每天都在肚子餓中度過。終於終於在過了三四天後的週一人社局聯繫我們,已經把工作崗位確定了,我分到了林業局,局長對我很好,局裡掃地的阿姨對我也很好,每天早上去上班就把泡麵泡好給我當早點,茶水泡好放桌上,心中對西藏,對自己這份工作充滿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