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往北飛》:麗水蓮都區創新信訪工作,以文學作品化情緒、解心結


《燕子往北飛》:麗水蓮都區創新信訪工作,以文學作品化情緒、解心結

中國經濟導報 林芳 記者沈貞海 浙江麗水電 信訪一直是中國社會各界的關注焦點,上訪之人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又應該如何解開心結,直麵人生呢?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以文學作品分享會之形式,共解上訪人之心結、開啟新生活之路,開創了全國信訪工作之先河。

《燕子往北飛》:麗水蓮都區創新信訪工作,以文學作品化情緒、解心結

4月8日下午,蓮都區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文學作品分享會,分享的作品《燕子往北飛》,獲得2018年浙江省信訪文學作品創作大賽唯一的特等獎。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燕子往北飛》講述了主人公陳大山因個人的一時衝動,付出沉痛代價,帶著滿心的積怨和仇恨走上上訪之路,街道信訪幹部柯明通過人文關懷、產業幫扶、反覆交流溝通,讓他慢慢解開心中纏繞的結,最終幫助他懷著希望和信心開始新生活的故事。

《燕子往北飛》:麗水蓮都區創新信訪工作,以文學作品化情緒、解心結

本次分享會邀請到了該書作者、知名作家、心理醫生、基層信訪幹部、信訪對象等參加,通過作家介紹創作心理歷程、作品片斷演繹、讀者提問等多個環節,全方位解讀作品,進一步提升作品的社會效應。

《燕子往北飛》:麗水蓮都區創新信訪工作,以文學作品化情緒、解心結

有上訪戶在參加作品分享會後感言,作品令人動容、讓人感慨,可以化情緒、解心結,讓自己頗受啟發。

在此作品分享會的背後,是蓮都區卓有成效的信訪工作。

《燕子往北飛》:麗水蓮都區創新信訪工作,以文學作品化情緒、解心結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獲悉,近年來,蓮都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方法,在充分發揮信訪文化在信訪工作中積極作用的同時,著力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能力,促進信訪工作上臺階、提水平,做實“和諧”文章,努力實現“人民最多訪一次”。2017年以來,全區共化解省、市、區級信訪積案262件,其中,15年以上積案2件,10-15年積案20件,5-10年積案36件,平均每2.7天化解一件積案,化出蓮都“加速度”。

——千人大會誓師幹。2017年以來,蓮都區每年召開區、鄉、村三級幹部參加的平安大會,部署平安建設工作,交辦信訪積案,營造全區信訪積案化解氛圍。

——領導靠前主動幹。改變以往積案由區信訪聯席辦統一交辦的形式,改為區領導按照高配副處、區政協、區人大、區政府、區委的順序對信訪積案進行領辦,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兜底”領辦最難件。嚴格落實區領導每日定點值守接訪制度,值守領導主動員靠前,對化解難度較大的信訪件牽頭通過召開協調會、實地調研走訪、上門訪貧問苦等方式,多舉措推進化解工作。

——訪調結合助力幹。積極探索區、鄉、村三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街道),努力將群眾的信訪問題在當地解決。建立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積案化解機制,2018年7月,成立了區人民調解委員會駐區信訪局人民調解工作室,化解多件陳年矛盾糾紛。特別是去年市、區合力攻堅120萬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拆遷任務,33名專業律師組成的調解團隊及時入駐,成功化解矛盾糾紛477起、涉及1857戶,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創新機制示範幹。全區推廣“黃泥墩經驗”,蓮都區黃泥墩村自2014年8月實施村級事物陽光票決以來,累計表決村級重大事務70餘項,各項事務票決贊成率達97%,村民知曉率達98%,滿意率達90%以上,得到了本村黨員群眾的高度認可和支持。該村自實施村級事物陽光票決以來,連續四年無村民上訪記錄,實現“零非訪”、“零集體訪”、“零去市赴省進京訪”,稱其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升級版。本報《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曾就“黃泥墩經驗”作深度報道。(本稿圖片均由沈繼平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