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國家獨立的聯合國投票,這次各國空前一致,最終全票通過

人類是一種群居的生物,但是真的群居起來又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而最突出的就是每個人的愛好等等不同,最後在很多事情中就會產生分歧,意見很難一致,畢竟大家都是自由的個體,所以我們古人在這上面就有很多相關的方法,像是什麼求同存異,少數服從多數啊,都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以大集體的優先為考慮。

一場關於國家獨立的聯合國投票,這次各國空前一致,最終全票通過

而這樣的事情在聯合國這樣的地方則表現得非常明顯,這裡不僅僅有民族文化差異,還有利害矛盾的關係,每一個提案都難以達成一致,所以畢竟聯合國的成員背後代表的是國家,每一個決策都要慎重,但是在聯合國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一次空前一致的情況,那次投票中,所有的國家都達成了一致,而主人公則是當時一個想要獨立的小國家。

在二戰後,聯合國保持了常任理事國決策一致,成員國超過三分之二才能通過等等制度,聯合國就在今天,也少有全員都同意的情況發生。尤其在二戰後,世界進入冷戰,兩大陣營相互對抗,一個陣營提出決議,另一個陣營就會反對,兩邊就這麼相互僵持在一起,誰也不曾讓過誰。

一場關於國家獨立的聯合國投票,這次各國空前一致,最終全票通過

在1995年時候,聯合國的成員國有185個,而在和奶奶的聯合國大會中,所有國家都投票支持了一個小國家,他叫做土庫曼斯坦,當年是一箇中亞的脫硝國家,而投票的議案是他想要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家。

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土庫曼斯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但是因為當時國家窮困,人口也不多,而且最倒黴的是,他就夾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處境十分尷尬,他誰也不敢得罪,但是想要發展就必須要和誰合作,稍微走錯一步就要陷入深淵中。土庫曼斯坦的總理很早就知道了這一點,於是在獨立後就一直致力於中立國的建設,並且不斷的在世界各國中尋求幫助,讓他們瞭解並同意自己的需求。

一場關於國家獨立的聯合國投票,這次各國空前一致,最終全票通過

很快,世界各國知道了他的夙願,永久中立能夠保持他在世界上不損害西方的利益的同時,同樣不讓俄羅斯這邊有什麼盈虧,因此土庫曼斯坦當年的夙願得到了世界上兩方國家支持,所以在1995年他才回到了聯合國全部國家的支持,甚至連安理會成員國也都全數支持,很多人甚至說在那一刻全世界人民都團結了起來。而在這之後,他開始專注的發展自己的國家,得到了不少國家的援助,現在已經成為曾經蘇聯國家中,除去俄羅斯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