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患上扁平足,得知原因後,婆婆低下了頭

現在很多的家庭都是隻生一個孩子,孩子在一個家庭裡就是一個寶。吃的,用的,穿的都是最好的。天一冷就怕孩子凍著,天一熱又怕悶到孩子。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的,但是有時事情做過了就不好了。這帶孩子也是一樣的,俗話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是很有道理的。

2歲寶寶患上扁平足,得知原因後,婆婆低下了頭

小芳在孩子1週歲後就去上班了,把孩子教給了婆婆帶。而婆婆對這個唯一的孫子也很是疼愛,每天三餐都是把孩子喂好了,自己再去吃。把孫子是照顧得白白胖胖的。後來慢慢得學會了走路,孩子是到處跑來跑去的。而小芳的婆婆就整天追著孫子,怕孫子哪裡磕著了。慢慢的到了孩子2歲的時候,小芳覺得孩子走路怎麼怪怪的。於是就檢查了下孩子的腳,發現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仔細一觀察孩子站立的時候,卻發現了孩子患上了扁平足。

這是怎麼回事,孩子在剛會走路的時候還不會呢,怎麼還沒一年,就患上了扁平足。於是小芳和婆婆急忙得帶孩子去醫院。再經過醫生的檢查後,確定孩子是患了扁平足,還好是後天造成的,而且時間很不算長,現在及時糾正還是可以的。小芳聽了醫生的話,頓時就鬆了一口氣。但是為什麼孩子會患這扁平足呢?

2歲寶寶患上扁平足,得知原因後,婆婆低下了頭

醫生仔細得詢問了婆婆在帶孩子時的日常習慣,再重新檢查了孩子的腳得出了原因。原來在去年天氣冷的時候,剛好是孩子學會走路的時候,而且孩子還不喜歡穿鞋子。所以到了晚上,婆婆就經常用熱水給孩子泡腳。覺得這樣孩子晚上睡覺就不會覺得腳冷了。而就是這樣長時間得給孩子泡腳,最後導致了孩子患上扁平足。婆婆在聽了醫生的話後,後悔得低下了頭。

2歲寶寶患上扁平足,得知原因後,婆婆低下了頭

這給孩子泡泡腳就會得扁平足,這是真的嗎?

讓我們先來了解下腳部的結構,人體有206塊骨骼,而雙腳就佔了52塊了。而且還有66個關節,40條肌肉和200多條韌帶。而成年人的腳部是有一定的弧度的,稱之為足弓。而對於小寶寶來說,這個弧度雖然不明顯,但是在4~6歲的時候就會慢慢鈣化形成。而如果在4歲前因某種原因成了扁平足,沒有及時糾正過來,在固定後很難再糾正了。

而孩子越小,這骨骼關節各方面就越沒有鈣化固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就比如這熱水泡腳,孩子足底的韌帶會受熱而變得鬆弛,而如果經常給孩子泡,韌帶一直處於鬆弛的狀態下,身體的重量就會壓迫腳部,從而形成了扁平足。而不少的家長在天氣冷的時候,摸到孩子冰冷的小腳,都會給孩子泡泡腳,順便自己也泡一下。

2歲寶寶患上扁平足,得知原因後,婆婆低下了頭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就要反對了,自己以前經常給孩子泡腳,現在孩子也沒有什麼事,更加不會有什麼扁平足。其實這裡的問題就在於水溫了。給孩子泡腳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溫度太高了就不好了。很多大人在給孩子泡腳的時候,都會用自己的手感去感覺水的熱度。但是大人一般覺得水溫剛剛好,這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太高了。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在冬天比較冷的時候,這水溫在45~50度這裡就好。而如果天氣比較暖和,那麼最好就不要超過45度。而且時間最好是在3分鐘左右,不要浸泡太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