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北約真的會解散嗎?

淡然小司


在可預見的未來,北約根本不可能解散。北約雖然已存在了半個多世紀,但對於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說,這個軍事組織還是相當重要的。


(北約總部)

首先看看美國。自北約成立以來,美國一直牢牢佔據著主導地位。美國利用北約,和當時以蘇聯為首的華約抗衡幾十年,起到的巨大戰略作用不可替代。蘇聯解體華約解散後,北約仍然是遏制打壓俄羅斯的主要依託。現在,特朗普叫嚷北約已經過時,言外之意好像要解散北約。其實不然,這是特朗普在向歐洲國家發出威脅,如果你們不多掏錢,增加北約的防務軍費,美國就不和你們玩了。特朗普說這話是有底氣的,除了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等國家死乞白咧的央求美軍別走外,其它歐洲大國如法、德等,都難以支撐起對歐洲的安全防務。


特朗普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向歐洲國家漫天要價,要求北約所有成員國都必須把防務軍費提高到本國GDP的2%。雖然目前這一要求還未實現,但在特朗普的軟硬兼施下,歐洲國家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多掏了50億美元。這可真的是一塊大蛋糕,既省了美國人的錢,歐洲人拿出的這麼多錢,還會用來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這又會讓美國人狠狠賺上一筆。

既有重大戰略利益,又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北約對維護美國世界霸權非常重要,特朗普再喜歡退群,也絕不會退出北約!美國人既然不宣佈解散北約,其它成員國當然沒有一個敢這樣做了。

實際上,由於美國通過北約對歐洲國家的控制,大大削弱了這些國家的防務能力。歐洲國家貢獻出來的錢大部分用於購買美國造武器,而自身裝備的研製開發就受到了很大限制。法德等國也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希望能脫離北約控制,發展自主防務能力,為此,他們提出了建立歐洲軍的設想。這下可真惹惱了美國,德法此舉,顯然是要和它主導的北約分庭抗禮,是拆散北約的節奏呀!所以,美國不惜動用威脅恐嚇手段,極力阻止歐洲軍的建立。在美國的打壓下,歐洲軍籌建的推進速度是極緩慢的,目前也僅停留在設想階段。


因此,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美國對北約的態度是明確的,那就是北約絕不能解散!北約中,有分量的國家除了美國,就數英法德了。英國就不用說了,它是美國的鐵跟班。德國因為有戰敗國的限制,美國一直對它看管很嚴,10萬歐洲駐軍在德國就有將近8萬,怕的就是日耳曼人再次翻天。剩下一個法國就獨木難支了,馬克龍雖然想搞出點名堂,還沒行動就讓美國人使了絆子,前段發生的黃背心運動就狠狠地敲打了一下這位年輕的總統!所以,美國在盡力弱化歐洲,讓它們始終在防務上有求於自己,這樣才能讓北約長久的服務於自己的霸權大業。
(法國黃背心運動)


其實,自北約成立以來,就沒幹過多少好事,早就應該解散了。但美國不願意呀,所以,北約的解散,應隨著世界多極化的進一步發展,美國控制力的大幅減弱下降,才會真正的實現。不過,這真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高山流水116820061


北約會解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至少在本世紀前五十年是不會出現的。北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主要是美國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為了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組織。筆者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論述這種觀點。

首先從美國方面來看。

美國的核心利益是什麼?毋庸置疑,那就是維護其在世界範圍內的領導權。當今世界的秩序是二戰以來建立的,自從蘇聯解體後,美國就成了世界上的唯一超級大國,毫不誇張的說,美國的秩序就是世界的秩序。可是,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加速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俄羅斯也從蘇聯解體中漸漸恢復過來,最近兩年開始插手中東事務;歐洲國家也開始抱團取暖,計劃建立歐洲獨立自主防衛體系,美國察覺到了有不少挑戰者出現。美國為了維護其世界霸權,肯定會制定相應的戰略。

結盟,就是美國維護其世界霸權有效戰略之一。把歐洲國家拉入到自己制定的體系裡,既可以有效的制約歐洲國家,讓他們的軍事力量發展,防衛部署全部在美國的秩序下進行,又可以減少其維護世界霸權所需要的成本,可以讓歐洲國家一起承擔軍費,正所謂”一箭雙鵰“。所以筆者認為美國不僅不會解散北約,甚至還會加強北約之間的聯繫。至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退出北約,只不過是一種行政策略,想要的只是讓盟友多分攤一些軍費而已。

再者從歐洲的角度討論這個問題,歐洲國家也不想解散北約。

對於歐洲國家來說,最大的威脅就是俄羅斯。最近幾年,隨著俄羅斯國家經濟漸漸恢復,其外交政策也強硬了起來,包括對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戰爭,把南奧塞梯和克里米亞重新納入自己的版圖;插手中東事務,扶持敘利亞政權不倒臺,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俄羅斯的一系列事件讓歐洲國家擔心不已,這個時候他們更會僅僅抱住美國這顆大樹,怎麼可能會放手?雖然法國和德國倡導建立歐洲自己的防衛體系,減少依賴美國的程度,可這需要時間來建設,再說了,效果會怎樣歐洲國家自己都沒有底。所以說,歐洲是絕不會支持北約解散的。

前段時間美國宣佈退出中導條約,隨後俄羅斯也宣佈退出,這讓歐洲國家更加感受到了威脅。有專家就評論這可能會引起新一輪的軍備競賽。故此筆者認為北約不僅不會解散,甚至還會有加強和擴大的傾向,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花帝國


實際上,對於北約組織的未來,擔憂的人有許多。包括北約國家在內,都對於北約組織的未來感到了擔憂。

自從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以來,一直要求北約個各成員國增加軍費開支,向美國交納更多的軍費,這使得北約各個成員國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實際上北約組織之間的裂痕已經難以癒合,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累還會越來越大。

現在在德國和法國,希望能夠成立自己的歐洲軍,這也表現出了他們不願意繼續呆在北約組織,聽從美國的肆意擺佈和差遣。同時,他們還在計劃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多邊主義聯盟》,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德國和法國希望能夠從美國的陰影中擺脫出來,能夠真正的成為一個獨立的和不像從前那樣依靠美國的國家。

特朗普一味的要求各個成員國增加軍費支出,同時,還要求各個成員國要義無反顧的聽出美國的號令。而美國不斷的東擴,以及發動各種各樣的侵略戰爭,讓這些成員國疲於奔命,而更多的北約組織成員國認為,他們既出錢又出力,還要唯美國馬首是瞻。所以,他們覺得沒有必要繼續聽從美國的要求,繼續為美國做牛做馬。而對於美國的所作所為,心中自然早就有了怨氣,這對於北約未來的發展是非常的不利的。

因此,我們才會看到德國和法國提出了要建立歐洲軍的設想;也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北約組織中的重要成員國,對於北約組織的未來是感到擔憂的,對於美國的蠻橫態度是感到非常的不滿,甚至是非常的憤恨的。所以,才會有德國和法國建立歐洲軍的設想,以及德國和法國,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多邊主義聯盟》的設想。

當然,北約組織是不會解散的,但是,它的功能將會逐步的喪失一部分,她將可能成為美國的一棵搖錢樹。所以,有一些骨幹國家,如法國和德國可能會逐步的退出,而有一些新興的國家,如巴西可能會加入北約,這就是北約組織存在的一定變數問題。雖然說他有變數,但是,他不會解散,它仍然會在美國的掌握之人長期的存在下去,因為這是美國實行世界霸權的一個基石。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北約不會解散的,北約是因為蘇聯而存在的,雖然蘇聯解體了,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地緣戰略任務,俄羅斯繼承了和北約的地緣戰略對抗,有俄羅斯的存在,北約是永遠不會解散的。

北約是為了對抗蘇聯的軍事集團而成立的,現在北約的地緣戰略目標改變了,北約的地緣戰略目標不是對抗俄羅斯,而是要肢解分裂俄羅斯,俄羅斯還沒有解體,北約的地緣戰略目標還沒有完成,北約怎麼可能解散。

美國和歐洲國家是更有所求,更有所需的,美國需要歐洲大陸這個地緣戰略支點去和俄羅斯進行戰略博弈,美國需要北約這個軍事機構瓦解分裂,弱化俄羅斯,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始終是美國的地緣戰略隱患,始終是美國邁不過去的地緣戰略競爭對手,俄羅斯一天不解體,美國是一天不會安心的。

歐洲的軍事力量在俄羅斯面前不堪一擊,歐洲的地緣戰略安全離不開美國軍事力量的保護,是歐洲更離不開北約這個軍事機構,美國為什麼敢拿北約力壓歐洲,就是因為首先是歐洲離不開北約,沒有北約,沒有美國軍事力量的保護,歐洲國家在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力量面前就是一隻小羔羊。

歐洲是美國人的歐洲,但美國只是控制歐洲,美國沒有殖民歐洲,歐洲還有一定的獨立性,如果歐洲離開了美國,歐洲大陸就會淪為俄羅斯控制下的殖民地。

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曾經說過如果讓她活200歲,整個歐洲大陸都會臣服在她的腳下,這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地緣戰略宣言,也是俄羅斯人的歷史心聲,有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在歐洲大陸旁邊,歐洲國家怎麼會不顫抖呢?

歐洲是想做為俄羅斯的殖民地呢?還是想繼續做美國的歐洲呢?歐洲人已經做出選擇了,北約的繼續存在就是歐洲人給出的最好答案。


松間山水畫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北約亦然。

北約,七十週歲了,離死亡確實近在咫尺。如果是好合好散,還算是功德圓滿。各成員國不僅可以省下大筆開銷用以發展民生,還會讓籠罩在歐洲上空的戰爭陰雲消散。但這種一舉兩得的好事歐洲人雖然喜歡,美英等極少數的國家卻不幹,只因為它們擔心閒著膀子沒事幹。

地球人都知道北約成立之初衷。但蘇聯已解體了,華約也解散了,北約存在的“土壤”都沒有了,豈不就像無根的浮萍一樣,漸漸走向枯萎和化成灰燼,再怎麼施以養分也無法回春了。

普京曾經三次申請加入北約,結果都遭到美國的鄙夷和拒絕。普京的行為雖然帶有戲謔與調侃,但也是在向北約表忠心——咱們還是講和吧!美國人則陰陰笑道:北約就是為你而成立的,你要是擠進來了,這個遊戲還怎麼玩兒,難道讓我左手和右手划拳嗎?

美國雖然在極力促使北約東擴,但回頭一看,發現德法兩國正打算“開小差”,並另立“歐洲軍”。如果這個主張得到了部分北約成員同意,美國人的權利就會被架空,最終只能赸不答地滾回家。北約也就像華約一樣,成為了歷史的塵埃。

即便美國人不停地威逼利誘,北約活到73可以,84這個坎兒夠嗆能邁過,除非吃了太上老君的“長生不老丹”。


怡人之人148633009


前兩天剛好是北約成立70週年,但是今年的70週年慶典卻搞得額外尷尬,首先是會議等級由首腦會議變成了外長會議,其次按照以往的傳統開完了首腦會議起碼得慶祝一番,但是今年僅僅兩天的外長會議就將70週年草草的翻篇而過,相比以前最少一週真是實數尷尬啊。



而且在今年的外長會議上,各種關於北約應該解散的奇談怪論不絕於耳,有德國外長指控北約干擾別國戰爭的話,也有哈佛大學教授指出北約早應該解散的話。但是說到底終究還是北約的老大——美國近幾年在北約問題上的反反覆覆的問題。特別是在特朗普上臺後,提出要削減北約開支或者解散北約後,也提出了關於“美國利益至上”的政策更是加劇了北約的衰敗和可能瓦解。在美國看來北約每年上萬億美元的軍費支出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軍費支出上卻一直是美國在出大頭,而歐洲國家卻在享受,所以美國和北約其他成員國在軍費支出問題上這幾年一直在爭吵。




首先北約29個國家中大部分都是歐洲國家,但是在過去,雖然美國在北約的軍費開支上一直是出大頭,但是在那個時候北約的核心利益說到底還是美國的核心價值觀,所以美國在過去也未曾提過軍費開支不公的話。但是隨著特朗普的美國利益至上政策實施後,美國在軍事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去年美國主動退出中導條約和此前不停在俄羅斯邊境的北約各國境內部署美國自家的反導系統後,等於是美國利益至上政策已經將北約其他國家變成了美國利益至上政策的擋箭牌,因為這些反導系統雖然在各國境內,但是受美國政府掌控,其本來就不是為了保護這些國家戰略安全的,而是保護美國的國家戰略安全的,但是這些反導系統卻會成為招來俄羅斯攻擊的蛋糕,所以這些問題極大引起了北約各國的不滿。特別是自2014年美國要求北約各國將軍費預算提升到GDP的2%後,更是引起了德國和法國的強烈反對,當然其他國家對美國這種“犧牲、利用別人來滿足自己”的政策也是咬牙切齒,只是礙於自己話語權太輕,不敢和美國正面槓罷了。




那面對現在美國在北約發展問題上的漫不經心和想一出是一出的回應政策,再加上北約各國面對美國提出的軍費預算再次上漲至4%的無理要求下,北約真的會像特朗普描述的北約各國會議上表達的解散嗎?這個還是很難的。俗話說解鈴還需繫鈴人,北約當初是美國提議成立的,而且在成立之後也是美國一直在領導,雖然現在德國在鬧和北約現在表面上看起來的晚年光景,但是無論是對於美國還是北約各國來說從內心都不希望北約即刻解散。

首先是對於美國而言,北約最大的職責還是美國遏制俄羅斯的先鋒部隊,比如在面對一些軍事打擊行動時,這些歐洲軍事力量能夠很好的為美國提供源源不斷的全球戰略服務。其次北約也是在面對近幾年俄烏問題時的先頭軍,只要俄羅斯軍事力量存在,那北約就永遠有存在的必要,北約也就不會解散。只要有俄羅斯軍事力量存在,美國也不會像特朗普提出的那樣真的退出北約。而且北約的解散最大的贏家就是俄羅斯了,所以美國也絕對不會主動退出北約並同意北約解散。



其次北約不光是美國用來對付俄羅斯的一張王牌,也是控制歐洲各國的一張王牌,北約一直存在不解散,那歐洲各國無論是在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上就一直被美國牢牢掌控著。也可以說美國通過北約控制了歐洲,美國才擁有超級大國的地位,解散北約對於美國而言等於是失去了歐洲的控制權和超級大國的地位。

最後對於解散後的歐洲來說,北約的解散等於是從此失去了美國的保護,所以歐洲要麼實現像早前歐盟一樣的軍事一體化,要麼各國發展自己獨立的軍事力量建設,此前法國總統就提出了北約解散後,留在歐洲的北約戰略遺產自行組建歐洲軍事一體化體系的提議,但是看看現在的歐盟就能明白若干年後的歐洲軍事一體化的發展了,更何況歐盟是為更高效的提高各國經濟而成立的,而組建歐洲軍事一體化卻是花大錢的。而且歐盟一體化的今天,北約的很多國家早已經習慣了美國的保護和放棄了自我軍事力量的快速發展,而且即刻放棄等於是將自己一絲不掛的展示在俄羅斯面前,所以從實質來說北約各國也不希望美國退出北約。


魑魅涅槃


沒有不散的宴席,北約也躲不開宿命。。

北約內部的裂痕主要來自德法要推動歐元爭奪全球貨幣盟主的地位,這就是直接挑戰美元霸權,面對美國一面打壓歐元一面又繼續借錢過日子,德法已經不可能坐失良機了,作為兩股力量,撕扯北約造成分裂是難免的。。

美國沒完沒了的強調俄羅斯的威脅,但實踐起來就會發現德法愜意的修好北溪二線,一點都沒有對俄羅斯戒備的意思,相反對美國沒完沒了在歐洲周邊設立難民爆發點,德法等等歐盟國家可是越來越不滿。。

北約就要走到三十國的規模,可是北約對面沒有合適的對手,曾經的華約已經分崩離析,北約到底有什麼意義,是德法為代表的成員一直質疑的。。

德法要崛起,就要在亞琛協議之後繼續大踏步前進,一面要組建以德法為核心的多邊主義新的國際組織並一舉讓美國靠邊站,同時要努力質疑北約甚至未來退出北約,這樣遙遠的美國就不能再驅趕德法與俄羅斯對抗了。。

德法單獨對抗美國力量不夠,但是推動多極化,並藉助俄羅斯甚至對中國的友好,一步步削弱美國對歐洲的掌控,是必然的歷史進程。。



山東精創車加工


未來的北約是否有解散可能,應該從美國戰略調整和其它北約成員國的依賴性兩方面探討。儘管針對華約的北約早已事過境遷,但它與時俱進的角色還沒有演完——即歐洲一體化民主進程和美國主導的普世價值觀,也就是美國主導的一體化。俄羅斯一系列阻擊下的東擴幾乎是戛然而止,從軍事存在使命上看,之間的共謀只是取得階段性勝利,而在此時各方面的競爭中矛盾凸顯,這基於支配權控制和習慣性利責分擔,比如中東戰略實施結果,美國主導地位越加鞏固,戰略高度有著號令天下,豈能養虎為患,而其它成員收益面不具有前瞻性,由武力推進而產生的文明衝突和民族極端恐怖分子,讓歐洲長期存在安全利益的負面效應,如此就會再認識利益與風險關係,東擴自然更加慎重,這與美國全球戰略要求有所不同,如今烏克蘭就是在美國和歐盟各自考量中的結果,普京應邀加入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保衛戰等等。軍師聯盟的北約有著防務責任和美國主導戰略雙重要求,增加防務開支的看法不只從經濟上衡量,更多基於地區未來安全趨勢和自身能力的研判,歐盟自我主導思想與存續的北約主旨不盡相同,但這不能成為北約解散的主要推手,因為新加入成員多為前華約成員,它們的選擇具有依賴性,除非歐盟建立其所希望的防務能力,就現狀和近可能的未來而言難以實現,德法英內政外交在歐盟獲利方面各不相同,因此才有了脫歐公投,故德法對北約訴求無法完全兌現,這樣只能在維持中下去。靠基本相同的價值觀維繫,讓諸多問題產生的矛盾在假想敵面前求同存異,而歐盟不甘人下的目標驅動,又有必要同俄羅斯統一基本認識,這種平衡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有太大變故;美國戰略即是有調整,也不會退出北約,因為沒有比北約模式更能體現美國主導利益,所以看客以為,北約存在至少還有二十年。


折騰到老1


以我個人的眼光看北約會解散,但不是整體散。即然法國是老牌帝國又有作兄弟的心願,德國已經靠攏。在長遠的目光去看,如果下任還是特朗普摳門老大呢?如果又過下任還是特朗普那種摳門坑錢的老大呢?到處向弟兄加軍費咄咄逼人。因為有新加入北約國,老約依然還在。兩個北約的矛頭還是指向俄羅斯,現在不明顯,但將來是,不要指望兩個盟打內戰,會讓人失望。


主的羊ssk


北約近幾十年都不會開散,但也不會更壯大實力超越美國,逃脫美國的控制,增加幾個成員國是會有的。北約就是黑社會的一個幫派,老大邀一些打手,讓打手在外到處打架鬧事,或與幫外的實力爭利益打鬥,到後來就黑老大出場把事和好後到時收取保護費。現在幹這行還是很有效益的,所從近期不會解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