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無人機給農戶打藥能贏利嗎?

勇哥1504932

幹什麼都有盈利的,植保無人機作業也是一樣。首先你得確定你主要給什麼作物作業,以及不同作物的作業藥劑的藥性也要有了解。


1、投資,一架無人機大概5-7萬,電池得5塊左右,電池充電器,小型汽油發電機,小貨車,以及損耗件等,一架無人機的基本投資在10萬以上。我是黑龍江墾區的,地多,水田多。我朋友就是這麼幹的,我和他談過。兩架無人機,加上上面說的內容,小15萬的成本。

2、辛苦,幹什麼行業都得吃的了苦。它的兩架無人機需要人工走面積給無人機定位,也就是說這塊地200畝地,他的繞著這200畝地的邊際線走一圈,為無人機圈定作業區域。早上3點起去作業家常便飯。因為3點到9點半的溫度不高,藥劑損失小,藥效發揮的也好。還有一點就是開著小貨車東奔西跑,人和飛機隨著作業地點跑。

3、作業價格。我們這邊都是6塊錢一畝地,水田作業的價格。我看網上說像玉米後期作業價格都打到十幾元我們這邊沒有。無論是殺菌劑、殺蟲劑還是葉面肥都是6元。一天平均幾百畝地很容易。在有活幹、機器不出故障的情況下。作業集中期在6-7月份的防蟲作業和葉面肥,以及7月份之後防治稻瘟病和噴施葉面肥作業。所以要保證這兩個時間段的機器保養,易損件的更換。





4、後期利潤。據我朋友說去年一年是回來本錢了,兩臺無人機,4個人合夥入股。但是今年的效益就不一定了,畢竟以前是他一家獨大,現在不同了,有競爭了。農村就那麼大的市場,進來吃肉的人越多吃的就越少。早期進入這個行當的由於成本早就回收,之後基本上就是純利潤。新入行的可能回本要困難點了。

我建議慎重考慮,畢竟我們農墾這邊最小的農場也得20-30萬畝耕地,和地方不同,最差也能在無人機市場上混個溫飽,但是地方呢?耕地面積有限,尤其現在進入無人機市場的越來越多,競爭也更激烈。所以,要慎重決定是否進入這個市場,畢竟十幾萬的投資不是小數目。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植保無人機比較適合規模化、土地連片的地區,比如東北大農場、合作社這種,相對於個人傳統的噴藥習慣來說,可以極大幅度的提高作業效率,一輛無人機一次作業的時間大約在30分鐘,個人感覺可以噴藥20-30畝左右,至於價格各個地方都不太一樣;像東北這種地區人工費也不便宜啊,一天一個人的話也要一百以上吧,插秧的時候能到兩三百呢,如果可以用集體的方式引進無人機作業,還是能減少人工成本的;另一方面,像南方的一些山地丘陵地區,和家裡後面幾畝地小菜園的這種就沒必要了,而且也作業不了。

不過,有些地方對無人機的管制比較嚴格,可能不讓飛行的,一定要提前做好市場調研,看看當地的一些政策和農業發展現狀是否適合。我相信隨著科技進步,無人機噴藥的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而且土地規模化、集約化也越來越普遍,一定是以後的一個趨勢。

目前來說,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其中一個就是適合噴灑的藥劑,傳統的農藥肯定不能直接使用,要根據面積、作物種類、濃度等配用合適的水肥比,還要考慮溶解度等,比較複雜;另外一個就是需要具有“駕照”的專業飛行手,也就是說農民朋友想要自己噴就必須去考一個無人機駕照,要不然就只能委託公司啦。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觀點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特菜答人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應該客觀的看待。具體的算賬以及最後到底是怎樣的收益,這與地形,種植面積的大小,噴藥的方式,噴施藥劑的目的有關。下面我詳細的說一下,但這只是我的看法,也許存在不足,盡請諒解。

植保無人機在地形比較特殊的地塊,比如說是丘陵這些地方的地形比較的特殊,一般的農用機械很難進入,並且地塊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現有的不管是拖拉機還是大型拖拉機進行噴施農藥都是比較的費工費力的。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植保無人機施藥,他可以通過人工的控制飛機的高度,來進行噴施藥劑。

植保無人機適用於種植面積比較大的地塊,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成本.若是地塊比較的小,這樣的 話飛機一起一降的也比較的耗時間,耗能量。

植保無人機比較的適合在病害流行剛開始的時候,如果是認為的噴施藥劑,這樣的話,操作的時候衣服以及機械用具十分的容易攜帶病原菌以及害蟲整個地塊的傳播。

同時,呈上所述,噴藥的方式,噴藥的目的等等都與你要選擇用植保無人的目的有關。關於是否盈利,建議你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來使用無人機。


農醫生

植保飛防市場當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盈利者為數較少,植保無人機在實踐作業中問題多,有訂單和作業需求的人在尋找更優的無人機,而多數無人機廠家自認為飛機不錯,在拼命找訂單。

究其原因,不是模式的問題,是工具不夠先進成熟的問題。植保無人機這個工具裝備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植保飛防的本質是什麼?不是政策的驅動,不是情懷的堅守,不是科技的力量。

植保飛防的本質有兩個:一是商業的本質——賺錢。讓從事飛防組織的人,有可觀的利潤支撐,才能為農民更好的服務;二是事情本身的本質——市場需求。無人機打藥,去解決農業植保問題。只有圍繞這兩個本質,植保飛防才能真的有未來!

所有進駐無人機行業的組織和個人,首先是因為市場的需求,而剛好植保無人機有可能滿足這個需求,去解決當下種植中的植保需求;其次是因為近千億的市場。

植保飛防產業被過度炒作,大家蜂擁而上,絕對與情懷無關,與年邁的身影肩上揹負的噴霧器無關,大家一定是衝著近千億的人民幣而來。

這是個商業社會,本質就是有錢賺,不賺錢的事情就是耍流氓。

效益決定著飛防行業的發展。沒有效益的行業已經不是慢性自殺,而是加速滅亡,任何一個行業要健康發展,必須有效益。

那麼,我們關注的就不是什麼高科技的外衣了,我們做植保飛防的聚焦點就是:“收入—成本”後面的數字。

而真正決定後面這個數字的是收入,無疑是就是你用無人機一天實際作業的畝數是多少?效果怎麼樣?收了多少錢? 當然成本也與後面的數字關聯很大,但無論的哪種類型的無人機或合作方式,成本其實是相對固定的。

所以去做植保飛防,不是去尋找低廉價格的植保無人機,而是去尋找真正能幹活,效率還高的無人機。

根據相關計算,植保無人機每天作業在300畝以下,扣除購機、人員、車輛、飛機折舊、電池消耗等成本,在有效的作業時間內,很難再有利潤。想要賺到錢,是每天能夠作業面積在600畝左右的植保無人機,而能達到這個效率的,當下寥寥。

要麼就是對年收入要求不高,還能有機會賺點小錢的。


一起農業

我考察過不靠譜,至少我考察過的,詢問過的團隊很少有賺錢的,都是虧錢的。1,推廣難度大,電池成本人員成本在那放著,這幾年農產品價格也不行,基本作業費都是8塊錢左右 2,技術不成熟,作業效果差,沒有人工打藥的效果好 3,這類產品更新換代太快,基本你機子錢還沒掙回一半,新機子就出來了,你手上的舊機子降價好多,辛辛苦苦幹了一半年,白給飛機公司賺錢了。 4,國內的植保機公司就是坑國家補貼的,就是個玩具掛個塑料箱子就說植保機了,產品真的幹不了農活,炸雞現象常有,責任難定,維修配件他們定價很高的,建議你自己多考慮考慮


三晉大帝

簡單告訴你答案,可以。要有幾個條件,第一,自己要會駕駛無人機,技術過硬才行,而且還要會維修。古語,靠人不如靠己。第二,好鋼用在刀刃上。為什麼這麼說,植保無人機不是什麼場合都適用的,比如高大的果樹還有就是條件優越的大農場。樹太高不容易噴到下面,這樣效果不明顯。有錢的大農場用農用機械來噴灑效率極高幾百畝地也沒多久。而無人機需要頻繁起飛充電加農藥。這貨適合連片種植且不同家的。第三,有個團隊很重要,我所涉及的工作關係到無人機這方面,有所瞭解。國內已經有好多植保無人機團隊了在新疆等地噴棉花和山地果樹,有好的團隊好的技術才能高效工作。植保無人機是近幾年興起的,價格不菲一般在兩萬+,普通人不容易接受。所以出租有市場,和聯合收割機一個道理。祝你發財。


劉小西

規模化的作業會是未來無人機植保的發展方向,方便管理和統一調配!在國家倡導個人承包土地的政策下,會有越來越的多人和社體進行大面積農業作業,所以無人機植保打藥的市場前景還是很客觀的!既然樓主本意是在賺錢,最好規模化,商業化、專業化!珠峰通航無人機培訓能提供完善的無人機植保應用方案!


嘎嘣脆的無人機

很客觀地說,在我們農田管家平臺上的飛手賺到錢的大有人在。一般新手第一年盈虧平衡就不錯了,但是作業經驗豐富的老手賺錢是不成問題的。就像滴滴司機一樣,接的單子越多越賺錢,道理都是一樣的。不要想著剛乾就賺錢,錢都是自己一步步積累出來的。


農田管家

你問的正是時候,一般來說肯定可以攢錢。最近我隔壁龍游縣有一小夥子就想到了這個點子,並且還買了植保無人機給農戶打藥,成為當地新聞,可不知技術有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在實施噴藥時,由於田間電線杆太多,無人機經常性撞電線杆,導致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