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說起HiVi惠威這個牌子,即便在燒油圈子裡也是人盡皆知的,因為在桌面音箱屆,惠威也算是國內的龍頭老大之一了。不過惠威一直都專注在音箱領域,耳機卻一直都不見有什麼動靜,以至於讓喜歡惠威的粉絲恨不得……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當然這只是說笑啦,不過惠威應該也是聽到粉絲們的心聲了,所以在2018年終於推出了品牌旗下的耳機產品。其中旗艦款的AW-85不僅功能配置強大,還一舉拿下了CES2019 Innovation Awards大獎。不過我個人更喜歡的是檔次低一些的AW-63和AW-65這兩兄弟,因為在外觀看起來,無論顏值還是氣質都更得我心一些。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所以我最終選擇了AW-65,而且從實際到手的效果來看,確實很顛覆以往我對惠威的習慣印象,讓人充滿了驚喜。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其實熟悉工業設計發展史的,看到AW-65的第一觀感一定就是復古,金屬與皮質的碰撞,這是很典型的德國包豪斯時期的風格。而包豪斯一直被稱為現代工業設計的開端,足見其代為之非凡。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AW-65一共提供兩種不同的配色,除了包裝盒以及宣傳海報上主打的金色+棕黃色皮組成的【礦物棕】之外,我個人是更加偏好有著原生包豪斯韻味的鐵灰色+黑色皮的【典雅黑】版本。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整個耳機雖然是由三種不同材質組成,但在色彩上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感。其中耳罩的主要殼體是塑料的,但跟鉸鏈基座、以及伸縮導軌所採用的金屬材質完全保持一致的顏色和質感,如果不是手摸上去的冰涼感,以及邊緣部分精細打磨成鏡面的R角,一般人是很難光憑視覺第一時間分辨出來。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如果說,金屬代表的是剛毅、理性的一面,那麼皮質就代表了產品溫暖、感性的另一面。AW-65在耳罩以及頭梁部分都應用了黑色蛋白皮(推斷),其手感細膩、柔軟,除了稍嫌皮層偏薄了一些外,總體是很讓人滿意的。而在耳罩背面,惠威賦予了另一種荔枝紋的厚皮——這是包豪斯設計裡很喜歡運用的一種手法,而且這個皮的手感明顯更厚實、飽滿,從而讓整個耳機的檔次明顯提升了不少。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另一個比較復古的設計元素在於左右單元的連接線在伸縮導軌處是直接外露的,這樣的設計手法在上世紀7、80年代甚至更久遠之前的耳機上比較常見,包括森海經典的HD25也是如此。

也許有人會擔心這樣外露的連接線會不會不太耐用?雖然可能會有一些影響,但顯然惠威也注意到了這點,除了導軌用更加堅固耐用的金屬材質外,導線實際上也是被保護在導軌中間鏤空部分的,所以除非刻意拉扯,否則出現杯具的可能性應該不會太高。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跟大多數的頭戴式藍牙耳機一樣,AW-65也採用封閉式的設計,以此來隔絕一部分外界的噪聲。耳罩並不是罩耳式設計,而是更加便攜、小巧的壓耳式設計,因此對眼鏡黨可能會不太友好。不過幸好耳罩有足夠的厚度,而且內裡填充的海綿也比較鬆軟,因此就算是我這種不喜歡壓耳式佩戴感的,長時間佩戴也不會覺得外耳廓被壓得很疼。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但也許是為了追求包豪斯極簡主義的緣故吧,AW-65並沒有採用摺疊鉸鏈,並且耳罩部分也不具備自適應頭部角度的功能,因此在實際佩戴時的貼合效果比較一般,並且也導致了被動降噪能力的下降。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而且不配備摺疊鉸鏈,還使得AW-65哪怕外形比手頭上的創新Live! 2要小巧不少,但實際收納攜帶反倒不如後者那麼方便。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AW-65的所有控制按鍵以及接口都被集中在耳機右側的殼體上,三鍵式的設計會跟一般的耳機線控有點小不同,其中電源鍵和接聽/掛斷/確認鍵被整合成“MF鍵”,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以及點按方式,用來對應不同的功能操作。而音量+、-鍵則被安置在MF鍵的下方,這個排列次序會跟很多主流的無線耳機、線控很不一樣,因此需要點時間去適應。

而在按鍵的下方,有用於充電的Micro-USB口以及用於模擬音頻輸入的3.5mm接口。AW-65同時支持藍牙無線和有線兩種音頻輸入方式,當插入3.5mm連接線時,藍牙功能就會自動關閉。但這會導致耳機上的按鍵會失效,最少在iPod Touch上測試會是如此,至於安卓系統的就不太清楚了。

另外,在右側殼體前方的小孔內隱藏有通話用的收音麥克風,不過由於標配的3.5mm音頻連接線採用的是3段式的插頭,因此不出意外也是不支持有線連接模式下的通話的。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在發聲單元配置方面,AW-65選擇了主流頭戴式耳機普遍採用的40mm動圈單元,正所謂“底大一級壓死人”,對於耳機來說,發聲單元越大,驅動的空氣量自然會更多,出來的聲音也會越加地澎湃。

將耳罩拿掉以後,可以看到單元上面還覆蓋有一層毛絨紙負責增加空氣流動時的阻力,從而起到調音的效果。我沒有繼續拆解內部的結構,畢竟拆了我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耳罩的基座採用快裝設計,也就是上面照片看到的這個“缺口”,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快速更換耳罩。按照以往的經驗,皮質耳罩會加強內部的聲音反射,會明顯增加中頻及低頻的量感,並且會削弱聲音的通透度,因此我希望廠家後續能夠推出包括絨毛套之類的更換配件,方便用戶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聲音。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既然提及到聲音部分,就必須得說一下AW-65採用的是CSR的藍牙4.1芯片,而在音頻無線傳輸編碼支持方面,耳機只支持SBC以及AAC(據說)編碼……但藍牙耳機音質的好壞,並不取決於傳輸編碼本身,哪怕是一直被詬病音質損失比較大的SBC編碼,在有合適的後期算法補償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做出不錯的音質聽感來。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我基本對比了AW-65在配搭海貝R3播放器時,無線和有線下的音質差異。由於海貝R3並不支持AAC編碼,因此在無線連接時顯示是採用SBC編碼來傳輸,因此這就使得AW-65的音質表現有明顯的落差。主要差異在於:一方面高頻部分的損失確實比較明顯,無論是解析力還是動態都受到了影響;另一方面即便是跟R3這麼入門級的有線輸出功率相比,AW-65在有線連接時的單元驅動效果仍然比無線連接時顯得更有活力一些。

其實AW-65的驅動要求真心不高,32歐阻抗/102dB靈敏度,以目前CSR集成SoC藍牙音頻方案的能力是完全可以驅動得很好。而導致耳機在無線連接時的效果不佳,我認為有可能是惠威為了保證續航而故意限制了電流功率,畢竟400mAh的內置電量要保證20小時的連續播放,等省著用才行。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相比之下,AW-65在配搭iOS設備時的效果會好一些,畢竟AAC編碼會比SBC編碼提供更多的原始聲音信息,自然出來的音質也會更好一些。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但總得來說,我還是更願意讓AW-65工作在有線連接模式下,畢竟這時它是真正火力全開的狀態,也更好地反映惠威的真實水平。

因為封閉式發聲結構的關係,AW-65的聲音比較悶,通透性並不算出色。但惠威在調教上還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其橫向聲場出乎意料地寬闊,只是縱深立體感相對遜色而已。跟我接觸過的好幾款頭戴式藍牙耳機一樣,AW-65並不是太過強調聲音的素質和解析力,更多的著力點是放在對聲音的氛圍感營造上。它的中頻並沒有一些不成熟的藍牙耳機那種乾澀和單薄,顯得比較飽滿厚實,這就使得AW-65在表現人聲時會更加充沛一些。低頻方面比較的節制,沒有像某些動次打次耳機那樣把低頻量感往死里加、而全然不顧質量的好壞。AW-65的低頻雖然談不上有多精緻,但總體來說讓人覺得均衡,對中頻起到很好的襯托和潤色的效果。不過AW-65的高頻就明顯要遜色不少,結像不夠乾脆利索,而且對泛音的交待也有點含糊,給人的感覺整體的瞬態和解析力都不算出色……不過也可能是由於煲機時間短,20小時左右的煲機並不足以讓振膜完全舒展開來的緣故吧。但這確實使得AW-65在表現器樂方面不如人聲那麼動聽,尤其是在無線連接模式下就更是如此。

致敬包豪斯!來自音箱廠的HiVi惠威AW-65復古頭戴式藍牙耳機

當然,對於藍牙耳機來說,能夠聽個響就已經很不錯了,何況我認為AW-65即便是跟創新Live! 2或類似價位的耳機相比也不膽怯,加上出色的外觀造型,以及399元比較合適的價位,還是挺不錯的。尤其是如果你對惠威的音箱本身就有好感,又希望找一款出街都不用怕跟別人“撞臉”的藍牙耳機,那麼這款AW-65應該會很適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