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意在强调”题,10秒即可秒杀

言语理解国考题量共40题,达全卷1/3之多,知道厉害了吧,这部分不光要做的准,更要做的快,为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提供时间。今天我来讲解一种题型。

言语理解之片段阅读中的“意在强调(主要强调)”题。

“意在强调(主要强调)”,即作者想要着重、最特意要讲的内容,正确选项基本都是“重要性及其突出性”,语气坚定、态度强烈,政治性极强,且这个选项一定是人们容易忽视的(所以才要强调),正确选项十完全正确的,不容置疑,就是正确选项的特点。我们直接看最新例题。

1、(2019年国考)“脱贫”不仅是政策语汇,也是文化社会学的范畴。近年来,农村调研、乡村报道不断反映出一个规律——物质的贫困与文化的落后是一体两面,精神的安放与脱贫的实现需要同步达成。因此在评价扶贫工作成绩时,除了要用人均纯收入、可支配收入等数字标准,要看住房安全、基本医疗这些生存保障,还应该多拿“人文的尺子”量一量,其结果才更为精准。很多经验表明,某一地区的发展机会未必取决于该地方的自然禀赋,但一定与其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理念息息相关。唯有开启民智,培养起“精气神”,才能让脱贫成果更持久稳固。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当下贫困地区的地方文化建设任务艰巨

B.乡村文化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C.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

D.精神脱贫应该成为评价脱贫工作的指标

解析:读题有一个方向,先读尾句,再读首句,最后读中句,记住“尾首中”这个口诀即可,这段材料直接读尾句,唯有...培养精气神;看问法,强调,强调什么?强调突出性,语气坚定、态度强烈,政治性极强,人们容易忽视;结合两者,直接秒D。

2、(2018年国考)新工业革命浪潮中,很多制造业大国都在押注智能制造。中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使用大国,如果数据是工业4.0时代创造价值的原材料,那中国无疑是资源最多的国家。但数据并不会直接创造价值,就像是现金流而非固定资产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一样。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是数据流,是数据经过实时分析后及时地流向决策链的各个环节,成为面向用户、创造价值与服务的内容和依据。虽然德国是工业4.0的发起者,但作为控制器、物联网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提供者,德国只是基础技术的供应商,直接面向客户的价值创造端却是中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我国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面临新的机遇

B.我国应当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

C.数据资源拥有者在智能制造方面更具优势

D.数据流是企业在工业4.0时代领先的关键

解析:文中说到德国和中国,主体肯定是中国,看文段,说的是数据,看提问“意在强调”,政治性重要性要强要突出,结合两者,秒B。

3、(2018年国考)农村社区化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村改居”是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与农村割裂发展,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在城镇化大潮中的“村改居”,就是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藩篱,因地制宜地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各异,这就决定了“村改居”的路径、公共服务的提供种类和农村社区的保障水平等必然“因村而异”。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村改居”是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B. “村改居”顺利推进的要领在于因地制宜

C. 城乡共享公共服务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步

D. 打破城乡二元界限才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解析:看文段尾句,讲“村改居”要“因村而异”,再看问法“意在强调”,强调的是重要性及其突出性,语气坚定,结合两者,秒B。

4、(2015年国考)云南地处世界两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界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云南迅速过渡到低海拔的马来半岛。云南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热带动植物随着北上的湿热空气,一直深入到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云南在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和80%以上的植被种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很突出

B、云南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C、云南的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D、云南的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

解析:看到“意在强调”,强调什么?强调突出性,不用看题干你就能直接选对。秒A。

5、(2019年江苏)当前,乡村间或是城乡间的交流日益增加,因拆迁、移居等因素在新区域形成新的社区群体,乡村正面临“去熟人化”阶段。用一种共通的地域文化将其联系起来,是乡村治理的有效形式。从历史上看,以血缘或是某种被认可的文化组织起来的群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在一定层面上,乡村社会关系,乡村冲突的调适与乡村社会秩序的维系不仅仅靠法制体系,而且还依靠乡村礼俗、村社伦理、村规乡约等非正式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

A. 乡村社会秩序的历史渊源与当下处境

B.当下乡村社会秩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C.新的乡村社会秩序维护需要探寻更有效的治理方法

D.乡村治理实践中非正式制度往往比法律手段更有效

解析:看尾句,主体是乡村社会秩序,看问法“主要强调”,答案应该是一个有力度的选项,选项ABD是一个现象,现象应该用“说明”两个字来提问,因此强调的是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