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金牌調解員方秋軒:不忘初心 開拓創新

不忘初心 開拓創新

——記全國金牌調解員方秋軒

●三明日報明溪記者站 江月蘭

“以人民為中心,客觀、公平、公正地對待群眾,化解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是我們每個司法工作者的初心。我只是為司法行政事業發展盡了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社會卻給予了我這麼高的榮譽。今後,我將一如既往地服務好基層群眾,讓群眾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月26日,明溪縣城關司法所所長方秋軒向記者道出了獲評“全國金牌調解員”後的心聲。

方秋軒,出生於1966年3月,從事司法工作32年,紮根基層司法所11年,先後獲評“全國金牌調解員”、“福建省法律進學校活動先進個人”、“三明市普法先進個人”、市“金牌調解員”,並榮立縣“三等功”1次;她所在的司法所被評為“省先進調委會”、市“優秀司法所”、市“普法先進單位”、縣“平安創建先進單位”和“安置幫教先進單位”。

一份份榮譽的背後,凝聚了方秋軒無數的辛勤汗水,承載著她執著的為民情懷。從事基層司法工作11年,她始終奉著“為民服務,護一方平安”的理念,走遍了轄區88個村民小組,為企業和村民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300餘件,成功調解矛盾糾紛2000多起,挽回經濟損失1300多萬元,幫助社區服刑人員和安置幫教人員創業就業200人,幫扶、救濟社區服刑人員和困難群眾500餘人(次),義務為群眾上法治課1000場(次),接受普法教育的人數達3萬人(次),創新社區矯正“12345”工作法,在全縣推廣,並得到司法部的批覆肯定。她創立的“成軒調解室”和她的先進事蹟先後在《福建日報》、《福建法治報》和福建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成為三明市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張新“名片”。

公正執法 化干戈為玉帛

緊張忙碌是基層司法工作者的工作常態,俯下身子耐心傾聽,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是方秋軒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的秘訣。每次,方秋軒看到群眾帶著怨氣走到辦公室門口,她便立即起身迎接,微笑讓座、倒水,耐心傾聽,交流引導,商量解決辦法……每次,群眾帶著怒氣來,帶著微笑離開時,方秋軒感到特別欣慰。

2016年12月7日7時30分,方秋軒剛走進鄉政府門口,遠遠地看到鄉政府門口聚集了10多個人,現場人員情緒激動,不時傳來一片嘈雜聲。經瞭解,原來是前幾天發生的意外死亡事故死者家屬,因死亡賠償問題產生了矛盾,聚集鄉政府“討說法”。方秋軒把他們請進調解室,讓座倒水,瞭解事情原委……

原來,事情發生在12月2日,駕駛員楊某運載一車木頭到黃某工廠,在黃某工廠卸完木頭後未將車斗放下,出廠門時車斗將門樓撞倒,造成楊某當場死亡。死者家屬要求某木業有限公司和黃某對楊某的死亡進行一定的賠償,某木業有限公司和黃某稱他們沒有責任不同意賠償。

經過半年調查取證、協調勸說,某木業有限公司同意補償死者家屬4萬元,黃某同意從人道主義出發撫慰性補償死者家屬6.7萬元。2017年6月9日,雙方終於簽訂調解協議書,死者家屬如數得到了補償款,一起民事糾紛得到了成功化解。

傾情相助 “浪子”踏上致富路

在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中,“走訪談心”是方秋軒的工作必修課,及時瞭解當事人性格特點、思想動態和生活困難,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制定矯正方案和幫扶措施。

社區矯正人員小峰家庭困難,在矯正期間,工作難找,導致思想不穩定。方秋軒掌握情況後,徵求本人意願,為其聯繫安排到梓口坊水電站當一名電工,每月有了3000多元的收入。

2010年,轄區村民楊某因販賣一隻白鷳被判處緩刑2年,原本不富裕的家突然陷入了困頓。楊某情緒極其低落,方秋軒多次聯繫安撫,並上門談心,瞭解楊某的發展生產思路。交談中,她得知楊某對種植淮山感興趣,於是,立即聯繫縣農業局城郊農技站高級農藝師葉玉珍,請她幫助做好淮山種植技術培訓指導。在葉玉珍的精心指導下,楊某當年種植2畝,收入近4萬元。經過2年種植摸索,楊某掌握了淮山種植的門道:深挖、留好排水溝、薯種消毒、下種、除草實施……有了種植經驗支撐。如今,楊某已是村裡的淮山種植大戶,每年收入近10萬元,不僅摘掉了“貧困帽”,2012年還建起了新樓房。

“多虧了方所長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我家才能建起新房。目前,我已有存款30多萬元,今年準備買輛10多萬元的小車。近期,我正在種植8畝淮山,預計今年收入至少能達12萬元。”說起方秋軒,楊某充滿了道不盡的感激之情。

開拓創新 “菜單式”普法見成效

在多年的普法實踐中,方秋軒創新實施“菜單式”法治宣傳教育方式。

2008年,方秋軒花6個多月時間,按照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精心設計一組《成長之路與法同行》漫畫圖,作為學校法制教育資料,發放至每位老師、學生和家長手中,這套圖文並茂的漫畫圖,讓受眾愛不釋手。

為了將法律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她還自制一套愛心卡送給孩子們,並在卡上附上自己的聯繫方式,告訴他們遇到法律問題可以隨時來找她。

同時,她根據不同層次、不同人群對法律的不同需求,量身定製普法活動,組建“女子普法宣傳隊”、“社區矯正人員義務普法志願者”隊伍,開展“以案說法”、“現身說法”,讓群眾“零距離”感受法律尊嚴與瞭解違法的嚴重後果。她還利用每年婦女節、消費者權益保護日、“12·4”法制宣傳日等契機,與普法宣講團進村入戶巡迴講法。

此外,還依託90名“法律明白人”開展“321”(即一年3次業務培訓,2次輪訓,1次業務考試培訓活動),全面提升村級調解員的整體素質和解決矛盾糾紛的能力,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鄉村調研員隊伍。

每年,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利用各村的宣傳欄適時宣傳法制知識,並精心製作普法宣傳單。近年來,共編排印製《法律服務指南》、《入戶宣傳單》、《法治園地》等普法宣傳手冊上萬份,免費發放到村民手中,為村民查閱相關法律法規和釋疑解惑提供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