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中國人刻骨銘心,提起就想到恥辱

近日,日本官方宣佈將從今年5月1日起啟用“令和”作為日本的新年號,這意味著日本將從穩步發展的“平成”時代進入到新的“令和”時代。日本的年號,通俗的說就是類似於中國古代皇帝的年號,由於日本現在還保留著天皇制度,年號使用這一傳統便延續下來。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大化”,是日本人仿照唐朝的制度創作而來,此後一千多年間,日本的年號代代更替,從沒消失過。尤其到了近代,日本年號的更替往往代表著一段不同尋常的,與中國息息相關的歷史。

日本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中國人刻骨銘心,提起就想到恥辱

近代中國與日本發生關係主要是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此後日本便整軍備戰,加速侵略中國的步伐。“明治維新”的“明治”便是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睦仁天皇的年號,“明治”這一年號親眼見證了日本由弱到強,一步一步侵略中國的腳步:侵略朝鮮、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俄戰爭、吞併朝鮮。“明治”這45年讓日本真切體會到了弱肉強食的滋味,也為日後的軍國主義埋下了伏筆。

日本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中國人刻骨銘心,提起就想到恥辱

1912年7月30日睦仁天皇去世,日本進入“大正”時代,“大正”便是日本新的年號,“大正”時代存在較短,才短短14年,這期間,與中國相關的便是日本與袁世凱簽訂的那個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大正天皇在位的時候,日本國內民主氛圍非常濃厚,天皇本人則身體虛弱,曾患腦膜炎留下後遺症,40歲又患腦血栓,轉為精神病,幾乎不能理政,日本的對華政策也大多由日本內閣決定的,因此那段時間除了”二十一條“和日本強佔山東之外,中日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

日本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中國人刻骨銘心,提起就想到恥辱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死於心臟病,皇太子裕仁即位,年號”昭和“。”昭和“存在時間前後共64年,是日本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昭和兩字出自中國《尚書·堯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語義上積極向上,實際上昭和時代的惡行開創了歷代日本之最,同時也給日本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裕仁的父親大正天皇自幼體弱多病,裕仁幼時也似乎繼承了其父的遺傳缺點,身體不好,6歲入學的時候,被發現其右手的手指活動不便,被懷疑是由於遺傳,先天近視的毛病,雖然自小就進行矯正,但是效果一直不佳。即便如此,身體的不便絲毫沒有阻止裕仁發動侵略的野心。

日本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中國人刻骨銘心,提起就想到恥辱

大正天皇后期,裕仁以皇太子的身份參與朝政,組建自己的領導班子左右日本政局,日本事務基本都由這位皇太子說了算。1926年正式登基後,便正式著手策劃對中國的侵略。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第二年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裕仁從幕後走向臺前,親自為攻佔東三省的將領授勳。此後直到抗戰全面爆發前,裕仁提倡以軍國主義思想教育廣大青年,並把皇族軍人的勢力抬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937年(昭和十二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很快吞併了大部分東亞地區,不久,便與德國和意大利結成法西斯軸心國。按照日本的規定天皇掌握軍部的人事大權,軍部人員的任命由天皇決定。

日本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中國人刻骨銘心,提起就想到恥辱

據此我們可以得知,從盧溝橋事變,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太平洋戰爭等一系列侵略行動都是由軍部負責實施,裕仁天皇首肯的。沒有天皇的旨意,日本軍人是不敢製造這麼多惡行的。後來日本投降,天皇宣佈投降詔書,日本軍人才放下武器也證明了這一點。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昭和最瘋狂的時代結束。出於政治、國際等因素的考慮,美國允許日本保留天皇制度,昭和這一年號繼續被日本使用。在美國的控制下,後昭和時代日本經濟文化飛速發展,在亞洲範圍內呈領先趨勢,期間中日關係正常化、中日建交也是在後昭和時代完成的。1989年(昭和64年)1月7日,隨著裕仁天皇的去世,昭和時代結束。讓中國人民充滿苦痛和災難的昭和時代正式走向了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