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 溫潤“掌珠”

康乾盛世, 溫潤“掌珠”

文玩核桃,又名掌珠

掌珠,大家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這就是文玩核桃的別稱。

核桃不是隨便哪隻都算“掌珠”,稱的上文玩核桃的每一對都是經過盤家精心挑選,要求紋理清晰、重量相似、大小相當,品種越稀少越好,才有收藏價值。文玩核桃分獅子頭、虎頭、羅漢頭、官帽等種類。近年來產量稀少的野核桃盤玩日漸風靡。

古人取“核桃”諧音為“禍逃”,祈求吉祥平安,添喜納福。文玩核桃,在盤玩界氣定神閒,歷經歲月變遷包漿更顯溫潤晶瑩,還有強身健體之功效,深得玩友喜愛。

康乾盛世, 溫潤“掌珠”

文玩核桃 福祿萬代

當溥儀發現先祖乾隆的“百寶匣”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裡曾寫過:“在養心殿後面的庫房裡,我還發現了許多很有趣的“百寶匣”,據說這也是乾隆的玩物。這種百寶匣用紫檀木製成,外形好像一般的書箱,打開了像一道樓梯,每層梯上分成幾十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是一樣玩物,例如一個宋磁小瓶,一部名人手抄的寸半本四書,一個精刻的牙球,一個雕著古代故事的核桃......”

乾隆皇帝喜歡盤玩核桃是出了名的,那首《核桃詩》“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也託著乾隆的名頭眾人皆知。據說大學士紀曉嵐曾獻過一對“萬歲子”,讓乾隆頗為高興。

康乾盛世, 溫潤“掌珠”

清代 文玩核桃 故宮博物院藏

發現了百寶匣後,溥儀就動了清點祖宗寶物的念頭,誰知剛開始實施就有人縱火毀跡。幸虧溥儀之前已經把自己發現的四五十個百寶匣從庫房裡取走,否則那雕刻著古代故事的“掌珠”也難以“禍逃”。據他回憶,當年農曆六月二十七日夜,建福宮附近一帶,包括靜怕軒、慧曜樓、吉雲樓、碧琳館、妙蓮花室、延春閣、積翠亭、廣生樓、凝輝樓、香雲亭等一大片地方燒成焦土,被毀珍玩數量無法估算。

如今我們看到故宮博物院珍藏“掌珠”——文玩核桃,和其他珍寶存世都殊為不易。

康乾盛世, 溫潤“掌珠”

清代 文玩核桃 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皇帝中,乾隆帝喜愛盤玩核桃可能是祖父遺傳。康熙帝也鍾愛能夠盤出“金石之聲、瑪瑙質感”的核桃,曾作詩:“雲遊天地拒馬間,鶴髮老翁飄眼前。言笑談聲掌中物,贈朕靈物手中玩。掌中歲月發起色,天賜靈寶在人間。 ”

當然,把文玩核桃盤玩潮流推動到鼎盛時期的還屬乾隆皇帝,他的愛好被朝野競相效仿,文玩核桃被歸為“四雅”(核桃、鳥籠、扇子、葫蘆)之一。時至清末,老北京依然流傳著關於文玩核桃的順口溜:“貝勒爺三件寶,扳指核桃籠中鳥”。

稱得上“文玩核桃骨灰級粉絲”應該是明代天啟皇帝朱由校。不僅時常盤玩,還自己動手雕刻核桃,流傳下來“玩核桃遺忘國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民間野史。

核桃邁入文玩領域是不是從明代才開始呢?

4600年前的核桃揪竟然保存完好

據考證,徐州漢墓石刻畫像“戲丸圖”中已經出現了文玩核桃的畫面。而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原三岔鎮趙庵村古城埂,挖掘出陪葬

核桃揪,距今4600年左右,保存完好,令人震驚。

康乾盛世, 溫潤“掌珠”

高山古城遺址 陪葬品核桃揪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山古城遺址,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文化遺址,屬於寶墩文化。寶墩文化比三星堆文化早近千年。核桃這一隨葬習俗在成都平原尚屬首次發現。

莫非距今4600年前,古人們已經開始盤玩“掌珠”?

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積澱,難怪2017年45毫米以上的一對文玩核桃國內市場價已突破萬元。

僅僅從健康角度來說,盤玩核桃也是有益無害。以下是核桃健身方法,供各位盤友參考。

健身揉核桃七字訣

反覆搓壓拇指肚,對肝對膽都養護

雙食指肚反覆搓,緩解便秘腸胃病

中指肚上反覆扎,緩解頭痛降血壓

無名指肚反覆壓,清肺理氣作用大

反覆壓扎小指肚,滋腎壯陽通尿路

雙手握拳刺勞宮,強身健體護眼睛

雙手用力滾手心,緩解早洩治尿頻

核尖朝上扎中衝,防止胸悶和中風

壓扎血海三陰交,更年期正逐漸消

滾動核桃壓魚際,不斷提高免疫力

捏住核桃壓指尖,五臟六腑報平安

核尖朝下扎少府,血流順暢防梗塞

中脘點上用力壓,健胃健脾助消化

雙手合十滾手掌,肝膽胰腎能保養

掌心朝外滾手背,強骨壯筋力充沛

經常壓扎養老點,堅持不解防花眼

————摘自 《名家明方》

康乾盛世, 溫潤“掌珠”

清代 文玩核桃 故宮博物院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