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漢獻帝,崇禎,光緒,哪個翻盤最難?哪個最容易?

提問達人魔力俠


崇禎最容易,是他自己把江山折騰沒了。如果是個庸主,再延續50年沒有任何問題。首先,他面臨的強敵是關外的滿清,但是雙方鬥爭幾十年,明朝依然掌控山海關,滿清只能控制關外。皇太極並沒有一舉拿下中國的野心,和崇禎談判,希望建立平等的兩國關係。這和遼宋關係還不一樣。只是崇禎要面子,談判活動被言官發現後,把陳新甲拉出來當替罪羊,導致崇禎兩面作戰。第二,闖王幾乎被殲滅,但是明朝政府內鬥,剿撫政策反覆無常,結果死灰復燃,尤其以張獻忠為代表。最後李自成擁兵五十萬,滅了明朝。第三,明朝,北方雖亂,但是江南依然穩定繁榮,經濟發展但是稅收卻少,北方平窮卻攤派各種苛捐雜稅。其實,如果有張居正這樣的能臣進行經濟稅收改革,明朝不會面臨亡國危機。第四,崇禎多疑,處死了很多能臣,最後失去了官僚集團的信任和支持。

光緒,面對的是國內外矛盾、滿漢回等民族矛盾、中國傳統文化勢力與西方新文化科技勢力的鬥爭、君主制和民主制政治勢力的鬥爭……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錯綜複雜的時期。對光緒來說,到處可能是敵人,甚至太后也是。沒有高超的政治水平,是難以處理這些複雜問題的。

漢獻帝已經失去了任何控制權,他就是個傀儡而已,談不上什麼可能。


RaymondIT


要說翻盤,獻帝、崇禎、光緒這三個人裡面,最難翻盤的應該是光緒,要說誰最容易翻盤我覺得可能是漢獻帝劉協,理由如下:

1、先說一下漢獻帝,我想多數人都會認為劉協是最沒希望的,其實不然。

漢獻帝雖然是傀儡皇帝但是他有其他兩個皇帝所不具備的東西,那就是威望!為啥曹操能夠協天子以令諸侯,因為漢獻帝再怎麼傀儡也是皇權的象徵,在當時沒有第二種權利與之抗衡,而崇禎皇權卻受到起義軍和後金的挑戰,光緒那邊則是慈禧和起義軍加西方列強!所以漢獻帝所面對的挑戰還是比較單一的!

那麼,在漢代漢獻帝的皇權有多厲害呢,別的不說,就說劉備吧,單憑著一個衣帶昭就空手套白狼建立了蜀國,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漢獻帝去投靠劉備,劉備除了聽命獻帝似乎沒別的辦法,否則人設就崩塌了!

曹操內部那些恪守君臣禮義的重量級大臣就不列舉了,那麼漢獻帝應該怎麼翻盤呢?答案很簡單,逃出去,只要逃離曹操的控制去找劉備,一方面劉備的勢力會大大加強,曹操的勢力就會大大削弱,平時魏國和蜀國打仗時動不動就喜歡去捅別人屁股眼的吳國也會老實很多!

這樣所說不能百分之百的翻盤,至少雄霸一方沒問題!

2、剩下的就是光緒和崇禎了,上面我們說了崇禎面對的挑戰是後金和起義軍,按理說崇禎翻盤應該最容易才對,壞就壞在他的大臣太忠心了,太忠心也是壞事嗎?答案是肯定的!

為啥說翻盤容易呢,崇禎面對的是內憂外患,其實外患還有一種解決的辦法,那就是議和,什麼?我們堂堂華夏怎麼能像蠻夷低頭?可以說明朝是孔孟思想影響深遠的時刻的朝代,要是真議和了,絕對會有幾個大臣紛紛站出來自殺,議和自然遭到了反對,所以後來崇禎才說群臣誤我!

如果議和,明朝就會得到喘息,先收拾內亂等有實力了再和後金打,那時候,誰勝誰負就很難說了!

即使議和,後金會不會撕毀約定呢?裡面又存在不確定性,所以崇禎翻盤又不那麼容易!

3、至於光緒,光緒讓人看到希望是在洋務運動期間,但是一場甲午戰爭讓人清楚的看到大清真的要亡了,其實光緒那個時候的主要敵人不是慈禧,而是貪官汙吏,清朝的腐朽已經在根上都爛了!

我只能引用我在初中考試卷上的答案來回答了,改良主義、資本主義都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歷史的選擇!

綜上所述:獻帝最好翻盤,光緒最難





陌上小樓


漢獻帝和光緒帝都是傀儡皇帝,他們做傀儡皇帝的時間剛好光緒第一,漢獻帝第二。崇禎帝一直大權在握。所以,翻盤對三個人而言,意義完全不同。

對漢獻帝而言,要扳倒的是曹操,光緒帝要扳倒的是慈禧,而崇禎則要擺脫明朝滅亡的宿命。哪個最難,哪個最易?毫無疑問最難是漢獻帝,最易是崇禎帝,試作分析:

一、漢獻帝這個傀儡皇帝做的很徹底,他沒有任何資源,當時漢朝實質已經滅亡,分裂局面已經形成,他想扳倒曹操沒有任何可能。光緒帝不同,他有一定權力,只是大局方面沒有話語權,他可以選擇忍和等,讓慈禧放下戒備,多謀點實權,等慈禧去世,他還是有做主的機會。崇禎帝做了十七年皇帝,他即位不久就扳倒了魏忠賢,確立很高的威信,他有很多機會力挽狂瀾,避免明朝滅亡,但他沒有這樣的能力,相反他一次次亂作為,徹底葬送了明朝。

二、從他們各自所處歷史段落看。漢獻帝即位時尚在幼年就已經被人操控,一直沒有能擺脫。東漢後期兩次黨棝之禍,導致嚴重割裂,漢朝失去了士大夫的支持,黃巾起義的爆發導致地方勢力崛起,東漢積重難返。光緒帝面臨的形勢,外有列強入侵,內有慈禧掌權,但清朝的資源並沒有喪失,相反光緒帝有很多支持者,這讓他有很多機會。祟禎面臨的形勢複雜,前有祖、父、兄遺留的問題,外有清,內有農民起義,還有嚴重的黨爭。但是崇禎只要處理得當,是有機會翻盤的,畢竟明朝並沒有到不可藥救的地步,他心浮氣躁,志大才疏,成為明朝最大的毒藥,明朝有他,不滅亡才怪。


羽書遲


漢獻帝連皇宮也出不了。沒有一點翻盤希望。

光緒沒有軍權。軍隊都掌握在慈禧手裡。翻盤的條件基本沒有。

只有崇禎,有翻盤的可能。

崇禎最後失敗,原因多半在他自己身上。他至死也未醒悟,反把亡國責任推之於臣下,是大錯誤的。

崇禎繼位時,確實內外交困,但不是沒有翻盤的可能。如果他能始終信用袁崇煥,後金的勢力很難向關內發展。對國內能始終信用如孫承宗,熊廷弼等名將,剿撫並用,以撫為主,積極改善經濟形勢,從根本上緩解矛盾。國內也不是不可就藥。

可是崇禎是怎麼做的呢?

有資料統計,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50位內閣大學士,14位兵部尚書,殺死或逼得自殺的督師或總督11人,殺死巡撫12人,被他關進監獄,逼死,或逼迫戰死,自殺,判刑的相當於省一級的官員多達幾十人!

真是有權不使,過期做廢。如此濫用權力,大概要算是空前絕後了!

這盤還怎麼翻呢?

歡迎點評。


WM曉奇


傀儡,提線木偶也。操縱權在他人手中,任人擺佈。

漢獻帝、光緒。都是傀儡也。崇禎還不算。

既是傀儡,翻盤幾無可能。

漢獻帝最窘迫時,冷凍飢寒時,曹操給予棉衣熱食。想要翻盤,難於上青天。

光緒更是在慈禧已經隻手遮天的大局下,立為帝王,但一切,已在慈禧完全掌控下。

唯有崇禎不是傀儡性質,但面對的卻是滿清鐵騎。滿清遊獵民族,慕華夏之富饒,為了掠取,敢於亡命。崇禎靠誰勤王,都有難度。不說當時已內亂不止,已少力迴天。就是上下團結,抵抗外侵,,也失策太多。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個人覺得最難的是崇禎,最容易的是光緒。

首先,崇禎面對的是內亂加外敵,並且明末時期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是已經勝利了,只是清兵入關才覆滅的。所以,崇禎已經是亡國了,之後的反清復明運動和崇禎沒有任何關係,是又一茬的事了。

再說光緒,光緒的翻盤對象不是像崇禎一樣的階級敵人,而是有親屬關係的慈禧,光緒需要做的不是奮力抗爭,更應該做的是保護好自己,將慈禧熬死,還有出頭之日。

至於漢獻帝,只能說生不逢時,再早生個十幾年或許還有機會,可惜了。


成哥談歷史


這三個人中,最不可能翻盤的就是崇禎皇帝了。為什麼呢?理由如下:

一,這是崇禎剛愎自用的性格決定的。凡是剛愎自用的人,他不一定是傻瓜,但一定是一個沒有胸懷的人。關羽是這樣敗亡的,崇禎也不例外。崇禎帝的敗亡,除了說與他祖上一些皇帝不知道勵精圖治、只知道享樂有些關係外,與別人幾乎沒有什麼關係:奸臣讓他殺了,怪不得奸臣誤國了吧?忠臣他也殺了,怪不得忠臣不盡忠了吧?所以,責任全在他的“宸聰獨斷”之上;

二,崇禎的對手很厲害,而且還不是一個。內有李自成等草莽英雄,外有兇殘的滿清皇帝。他如果在各方面的智慧不能超越這些人,那他終究是不免一死的。而他的智慧遠遠不及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甚至於比李自成都不如。

既然說崇禎不是可以翻盤的那個人,那獻帝和光緒則是最有可能翻盤的了;而且他們翻盤的機會很多,只要敢於冒一點險,敢於橫下一條心來,把曹操和慈禧太后宰了,不就翻盤了嗎?而這兩個人最容易翻盤的是獻帝,光緒又比較難些。因為他們要除掉的人一個是“丈人”,一個是“母親“,弒母畢竟不是個小事,但殺N個丈人中的一個,對於皇帝來說,那不過是小菜一碟。


亦喻之


個人覺得翻盤可能性最大的應該是崇禎皇帝,光緒跟漢獻帝半斤八兩,是一對難兄難弟,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1.崇禎皇帝作為大明朝的皇帝,合法性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天資聰穎,剛上臺單槍匹馬短短三個月就把大宦官魏忠賢給幹翻了,可見他是一個少年老成有手段有城府的君王。雖然面對的局勢不容樂觀,外有滿清來砸場子,內有李自成,張獻忠一夥流寇土匪來打劫。但他大權在握,是打是和很大一部分主動權掌握在崇禎手裡。大明養士近三百年,天下對他的認可度是絕對有的,再加上手下還有那麼多能臣武將,只要他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足夠的支持,穩住天下局勢是沒什麼問題的。穩住了局勢再慢慢收拾那幫鬧事的不安定分子,大事可成矣!

即使幹不死李自成,張獻忠,皇太極,即使是把整個北方都丟了,那崇禎還可以跑到南京去。南京作為明朝的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底,崇禎只要過去了,大明又可以圍著他繼續運轉起來。這時他只要治理好南方,待中原有變,然後組織北伐,沒準還能重整當年雄風。即使不行,像北宋那樣偏安一隅挺個百八十年也不是問題。

但是由於性格的缺陷:剛愎自用,刻薄寡恩。導致君臣不和,甚至離心離德。以至於錯過一次次翻盤的機會,最後煤山自縊。

2.在看光緒就沒那麼命好了,表面上看他只要搞倒慈禧就行,但事實沒那麼簡單。我們就假設慈禧死了,他大權在握,他能怎樣?天下已經亂成那樣了,他身邊根本沒人可用,總不能用大騙子康有為吧,唯一可用就是袁世凱,但袁大頭跟他根本不是一條心,時時事事都在想著算計滿清。況且當時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一浪高過一浪,面對這種不死不休的搞法,光緒是沒招的,滅亡是大勢所趨。

3.漢獻帝的情況也是很糟糕的,自己完全就是傀儡,是曹操手裡的一個木偶,滿朝的文臣武將都是曹操的人,獻帝可謂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有人說他的出路就是擺脫曹操的束縛,跑去找劉備,因為劉備是擁漢的。有這種思想的人,我覺得是三國演義看得多了,把劉備想得太單純了。我敢說漢獻帝即使跑到了劉備這邊,那結果也跟在曹魏一樣,被劉備拿在手裡當木偶,奉天子以令不臣,招攬天下人才,因為這個名片太好用了。等所有的價值都榨乾了,漢獻帝也會被一腳踢開。



我的兄弟叫醬爆


漢獻帝是個傀儡皇帝,一開始做董卓的傀儡,後來又做曹操的傀儡。當時是軍閥割據,國家分崩離析,整個社會都亂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漢朝不行了,氣數盡了,必然要被新的朝代取代。曹操更清楚當時的狀況,他要取代漢朝,意圖非常明確,不可能給漢獻帝翻盤的機會。曹操一代梟雄,漢獻帝沒有他的能耐,所以只能結結實實的做一個傀儡。因此說漢獻帝想翻盤是最難的。

光緒被慈禧囚禁瀛臺,成了傀儡皇帝。慈溪和光緒相差30多歲,光緒想翻盤,把自己偽裝好,夾著尾巴做人 ,把慈禧哄開心了,等熬死了慈禧,他就可以掌握實權。所以他翻盤最容易。

這裡所說的難易,都是在三個人現有能力基礎上加以分析的。如果這三個人的能力都非常強,那麼翻盤最容易的應該是崇禎,因為崇禎是握有實權的皇帝 ,他之所以沒能翻盤是能力有限。從易到難的排序應該是崇禎、光緒、漢獻帝。

現實中這三個人的能力都有限,崇禎沒有能力翻盤已經被證明了。假如讓光緒和漢獻帝代替崇禎去挽救大明朝,以光緒的能力不太可能,漢獻帝沒有實際從政經歷,不知道能力如何,但是他從小就當傀儡,沒有經過當皇帝的學習培訓實踐,能力強的可能性不大,讓他去翻盤大明,很難說能夠成功。

假如讓這三個人都去給慈禧當傀儡,從這三個人的品性看,漢獻帝很有智慧,讓他熬死慈禧,然後翻盤成為實權皇帝最有可能。

假如這三個人都去給曹操當傀儡,以這三個人的能力,結果只能是全軍覆沒,翻盤沒都不可能。


豫有得


最易的是崇禎,其實明朝壓根沒到亡時,實則自己滅了自己。

崇禎無非面臨兩個滅頂之災:李闖王與滿清。實際上,李自城就一沒見過世面的農民啊,真沒想過能取代大明朝,一統天下當皇帝。可現實是,他一起兵,一堆農民沖沖衝,明軍望風就逃,很快圍住京城,連他自己都覺做夢,恐怕內心也非常惶恐了,他只求封個王爺,當個一方潘王。他圍城後,不進攻了,放下身段小心翼翼地派個人只請求封王,承諾撤軍。崇禎在滿朝忠心大臣的義正言辭下,斷然拒絕了!並大罵闖賊,必誅九族。好吧,李闖王忽然不惶恐了,幹!於是,城破帝崩,大明朝亡。

滿清呢?其實總人口才幾十萬人,也從未想過滅了大明朝取而代之。這麼點人,大明朝一人一口口水,都得淹死它。故一直在旁觀,且非常疑惑:大明幾百萬軍隊,就這麼點農民,就幹完了?那進軍試試,佔點便宜。結果一打,壓根如入無人之境啊,吳三桂再一降,我靠,居然全國己佔下了???

所以,最易是崇禎,他有無數破局之法。一是招降李自成,然後共同抗清,清軍絕不敢入主中原。假招降也成,先忽悠撤兵,回頭再說。南方几十萬勤王的兵都在半道上呢,多拖幾天即可。二是,如果不想招降李自成,那就學南宋,早點遷至陪都南京,那什麼都不缺,就缺個正統皇帝。依長江天險,足保半壁江山數百年。這兩個選項都不難做到吧?

最難的肯定是光緒了。因為他首先要面對國內起義力量及政治爭鬥,這個,好好弄還有可能解決。歐美日俄咋弄?冷兵器對熱兵器,文明科技簡直差了幾個世紀。即使能成,無非改革,徹底向西方學習。可我敢保證:他必須先親手滅了大清朝和自己,成為榮譽象徵,才有可能。否則,絕無可能。所以,以光緒之能力,加上當時國內外形勢,他完全無可能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