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手機不離手的微信聊天,家長一說少玩手機就頂嘴,有何建議?

淺淺二級心理諮詢師


中學以後就應該和孩子平等相處了,家務工作,家庭資金來源。

家務工作,孩子要在初中開始培養其分擔一部分工作,比如做飯時候的小工(配菜準備,準備碗筷,飯後洗碗收拾殘局)還有洗衣晾曬,同時高中階段讓孩子去做家教一段時間,掙來的錢負責家裡面 水電,通信費等相關費用,

在孩子培養上,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別自己州官防火,還不讓孩子點燈。說出來和怨婦一樣惡人先告狀。


往事隨風人皆醉


記得剛開始有筆記本電腦,俺特別喜歡玩,後來裝了個帝國遊戲,

玩一玩,很過癮!天天想玩上一把,一次51長假,一次性玩上兩天,把帝國遊戲玩到了聯合國那層面!就開始覺得沒意思了。

玩微信,有智能手機的都會玩,微信剛才開始時,紅包滿天飛,要盯著手機就好,現在玩微信,只是交談信息而已。

作為家長,可以試試和孩子交談一下,給一兩天時間給孩子,讓她只玩微信,隨便她怎麼的聊天,隨便她怎樣發朋友圈,讓她盡情的玩個夠,你也陪她一起看一天,也不讓她做作業,看書,複習!讓孩子看穿微信能給她帶來什麼?


珍師傅


我是一名初中班主任教師,班上曾經有一個玩手機走火入魔的學生,有一次放學路上玩手機,被她的父親撞個正著,她父親搶過手機就丟到水庫裡去了,後來這位學生直接輟學了,可想而知手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那麼到底如何正確處理好初中、高中學生玩手機的問題呢?我建議家長做到以下四點:


1、堅決不允許帶手機去學校,在家規定玩手機的時間段及時長。

2、約法三章,不玩或者不觀看一些不健康的遊戲或者視頻。

3、督促孩子花更多時間在學習上,學習進步給予適當的獎勵。

4、使孩子意識到一些網絡危害、網絡詐騙等,即使是微信好友也不能輕信,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信息。

我昨天在一個回答中講過:想要毀掉孩子,就請給他一部手機。要是您孩子已經有手機了,那就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能聽之任之、放任不管,否則會悔之晚矣!


小鵬教育


通過問題可以看到有兩個行為背後的動機:

一是,“手機不離手的聊天”行為,背後可能代表了女生對陪伴的需求,有可能家裡陪伴需求未滿足,這裡說的陪伴不只是兩個人坐在一起,而是心理概念,如:信任、理解、平等、空間等。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很明顯的心理衝突,就是自己眼中的自我概念和他人眼中的自我概念的衝突。如:同一個行為,自認成熟,父母不認為成熟。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展核心目標就是“成人感”,證明自己成熟的最佳辦法就是脫離權威(父母、老師、社會規則),“頂嘴”是一種體現。這個行為特徵也就會引發下面第二個行為動機。

二是,“家長一說”的行為,估計家長對女兒的同樣行為說過多次了,(但沒什麼效果,因為找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法,就只能重複“說”的行為,表達自己不安的情緒)。女兒的行為會引起家長的焦慮,交流的言語中就會帶有指責批評埋怨的成分存在。女兒的“成人感”開始挑戰權威,家長焦慮上升,至此惡性循環。家長焦慮的理由大都是未來式,“怕孩子......”“擔心她以後......”,背後深層次的動機是一種掌控感的丟失,“孩子要聽話”的需求未被滿足。

建議:想根本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改變家長自己。

孩子從小到大的身心發展是一個連續成長的過程,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需求和任務。孩子在成長,如果家長培育孩子的知識和能力卻不能及時更新,矛盾問題就會不斷產生。如果只是想省事,簡單粗暴的限制孩子遠離手機,只會按下葫蘆升起瓢。因為個案不同具體方法也會不同。還是建議家長用心瞭解一下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反應,知道行為背後的動機,再有的放矢的解決問題。

可以看一些青春期心理方面的書籍,或者聽一些相關課程,類似的網課也應該有。

父母常常要求孩子完美,試問家長自己做到完美了嗎?


個人觀點,不一定對或全面,僅供交流!謝謝!


煊讀心理


你需要的不是 和她說少玩手機,少玩微信,高中生肯定是叛逆期啊,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和她成為朋友,溝通是主要的,你需要了解她和誰交往,聊什麼內容,當你和她不處在對立面的時候,自然就不存在鬥爭,你可以進行更好的引導,前提是你需要一定的耐心


來點創意8


頂嘴就把她手機收了,讓她喜歡跟誰聊就寫信聊。或者當面聊。


蟻群111


可以玩,不過要定期 定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