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人寧願把錢放進銀行也不願意拿來理財?

滴血微笑


雖然近年來,“存款搬家”的勢頭一直在延續,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寧願把銀行放在銀行也不願拿出來理財。主要原因在於:

1、風險控制。儘管大家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是如果越理越少,甚至把財給理飛了、理沒了,那就更不可接受了,比如過去的2018年,買房房跌,買股股暴跌,P2P更是有可能本金都沒了,此外還有一些公司發行的債券也出現違約,原本是高收益,結果現在可能要顆粒無收了,比如上市公司飛馬國際控股股東發行的可交換債違約,相關投資基金和投資者就踩雷了,至今尚未解決。經濟下行週期,這種風險就更大了。而相比之下,國債、長期定存、大額存單等傳統投資方式卻很安全。

2、收益比較。事實上,預期再好,終究只是預期,各家銀行每年發行的各種理財產品有數十萬種,但最終兌現的時候,收益率卻並沒有像他們宣稱的那麼高,早就有人統計過,銀行的理財產品的確有的收益率比較高,但同樣也有收益率低的,然後這些產品疊加在一起,平均算下來的話,其實很安全性最高的國債或者長期定存的收益率基本上就是持平的,根本沒有多少優勢,既然如此的話,很多人,尤其是高淨值人士反而更不會去折騰了,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穩定收益就行了,放在銀行裡踏實、放心。

3、置換成本。很多人習慣了傳統的理財方式(銀行的定存、大額存單、零存整取一樣是理財),突然轉換的話,本身就會增加置換成本的,比如新的知識需要學習,新的流程需要熟悉,甚至原來的消費習慣、消費計劃都要隨之變更,所以,一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是不願做出這樣的改變的,因此,仍然有一部分人還是喜歡把錢放在銀行裡,雖然收益可能會少一些,但卻不用提心吊膽。


遁逃者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大家都說銀行能躺著賺錢,其實主要就是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不懂得、或者說不會理財,只能把錢放在銀行裡,讓銀行來代他們打理,銀行自然就可以賺到很多錢。

不只是銀行,餘額寶、基金公司、養老理財公司等等,他們都是用投資者的錢來賺錢,你賺的越少,他們賺得就越多!錢能生息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如果能夠獲得穩健的收益,估計誰也不會讓錢躺在銀行卡里睡大覺。

但是,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明明知道通過適當地打理和優化自己的存款,能夠獲得更好的回報,卻寧願把錢放在銀行裡吃利息,也不願意去優化理財。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身邊也不缺乏這樣的人,我隱去他們的名字,說說他們的想法和做法,看看你身邊的人能不能對號入座。

1、理財無感型

張三是我們公司的一個小夥子,參加工作時間不長,他的工資基本都是月光,偶爾獎金多一點,也在工資卡里,支付寶和微信都會用,但是也看不上那點收益,所以懶得來回去轉入轉出,他屬於典型的理財無感的人。

理財無感的人,一般沒有經歷過困難,不知道金錢的重要性,視金錢如糞土,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笑話,其實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因為他們對理財只是根本不懂。

2、基礎薄弱型

李四是我們公司的一個勤雜工,他的工資發下來就存到銀行定期,因此他是知道理財生息的,因為定期的利息高於活期。他為什麼不去購買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呢?因為他只是小學畢業,對智能手機都不會玩,現在的理財方式對他來說太難了,李四屬於基礎知識欠缺的類型。

基礎知識欠缺的人一般學歷比較低,對於很多理財產品缺乏相關概念,即便聽說某個產品,也只是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這種人不適合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只能購買中低風險產的理財產品。

3、受傷遠離型

王五是我的一個同事,較早時候的大學專科畢業生,對理財很有興趣,一直積極進行理財,但是去年在聯璧金融中雷了,因此,所有的資金都轉回到銀行,連銀行理財產品都有點看淡了,王五是屬於被高風險理財嚇怕的人。

這種人屬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們對理財產品風險認識不足,往往一知半解就跟風參與,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很容易產生虧損,這種人比較多的集中在股市、P2P等中高風險理財市場。

4、天生謹慎型

趙六是我在人行的一個初中同學,他的資金也是放在銀行裡,不過主要是大額存單,對於市面上的理財產品,他一般不太入眼,每次我和他交流一些理財產品,他都嗤之以鼻。他知道的關於理財的風險案例太多了,包括銀行的貸款、擔保等等,在他眼中,除了存款,其他產品風險都比較大,他是典型的謹慎型投資者。

謹慎型投資者佔比是比較大的,既包括了一些普通人,也有一些像趙六這樣的專業人士,我認識的很多金融、財務、教師等人員,他們雖然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甚至也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他們一生行事謹慎,不喜歡冒險,因此,沒有十分的把握,他們一般不會投資,屬於“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

這四種人是經過我抽象後的素描像,很多人可能介於他們之間,每種理財可能都會嘗試一點,但是都是“蜻蜓點水”的方式,大部分資金仍然放在低風險的銀行存款裡,這種淺嘗輒止的理財方式也是不能實現財富增值的。


互金直通車


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寧願把錢都存在銀行裡,也不願意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在他們看來,除了銀行存款、國債是由當局剛性兌付外,投資其他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儘管,銀行理財產品等投資品種的收益率要高於銀行,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似乎根本不會在意這點利息上的差別,還是安安心心的把錢存在銀行裡面。

那麼,為什麼多數人寧願把錢存在銀行裡,也不願意拿出來去銀行理財,獲取更高的收益呢?第一種,某公司的IT部小夥亮仔,每個月除了吃用開銷外,把剩下的錢都存銀行了,因為再過幾年就要成家立業,要湊錢付買房首付款。

在亮仔看來,並非不知道用支付寶和微信的理財,而是現在由於央行的貨幣寬鬆,貨幣基金收益率都破3%了,再加上國家不再剛性兌付,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基的吸引力大不如過去,還不如他把錢定期存銀行裡,至少把錢存銀行還有保障資金安全呢。

第二種,小區物業保安老李,他的工資一發下來就存到銀行定期去了,因為他知道多存一天銀行,就可早拿一天利息。雖然老李自己會用中老年人專用按鍵式手機,但是他怕手機上的理財產品不安全,又不懂怎麼使用手機銀行APP購買理財產品。只知道,把每月不高的收入存進銀行才是最安全的,而通過手機購買理財產品,老李不願意去親自嘗試。

第三,我舅舅今年70多了,在他們這輩人腦海中,都是比較厭惡風險型的。他們知道現在有銀行理財產品,但是中老年人更偏向於把錢存銀行,當然也包括購買大額存單,另外,哪怕告知其有一點點投資風險都不能接受,這類心理承受風險能力不高的中老年人,寧願把錢存銀行,拿著定期的存款利息,也不願意去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第四,我有一個老同事,我們共事多年,現年也60多歲,本來他樂衷於參加各種投資會議和課座,手裡也有點錢,想好好理財,但是他炒股炒不贏,購買P2P產品,卻遇到P2P倒閉潮,自己幾十萬投資也血本無歸。現在剩下的錢,他也不敢亂投資了,在他看來沒有剛性兌付的理財產品都不願意去投資了。於是他把自己和兒子家的錢都存進銀行裡,購買了大額存單。

當然,以上舉了幾個我們平常生活中遇到的極端例子,可能更多的人是,把大多數錢存在銀行裡,而一小部分錢去玩玩股票、購買銀行理財等,但是主要還是以銀行存款為主,因為目前外面的各種理財渠道的陷阱和風險太大,盲目亂投資,偏愛高收益的結果,往往還不如踏踏實實把錢存銀行,既保本又保息來得強呢。


不執著財經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現在的情況來說,確實有多數人都把錢存在銀行,而不是購買理財。

大家都不是傻子,很少人選擇理財有著很多現實的考慮

<strong>

理財產品多數時候不得人心

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一旦購買到差的理財產品,甚至本金都可能虧光

近些年爆出來的虛假理財產品,一些無良推銷員誇大利率,隱瞞風險的事情,雖然不是主流,但在民眾心中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普通民眾在目前這個時候,害怕理財產品上當,不信任銀行理財銷售員甚至理財經理,所以買理財的人很少很少。


富人才能真正使用好理財產品

富人有著更加靈通的消息,而且有很多閒錢,對理財產品有著更加深入的認識,有著自己專門的理財顧問,所以很容易購買到優質的理財產品,達到使財富增值的目的。

銀行存款使用靈活安全

對於一些老年人,並不敢相信理財產品,因為意識落後,知識落後,很容易受到虛假宣傳,所以老年人基本上都將錢存在銀行卡里面

對於一些積蓄不多的人,每月掙到的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各個地方,理財產品不能靈活存取,就會造成很多麻煩,所以錢放在存款裡面,是最合適的事情。


理財的門檻很高

不僅是理財的資金門檻,還有知識門檻。盲目相信銷售員與理財經理,將自己辛苦掙到的財產完全交給別人,是不理智的。只有自己真正具備投資理財知識,金融知識,對理財所在的行業或者資金去向有著深刻的認識,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目前多數人還夠不上這個門檻。


首席投資官


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人寧願把錢放進銀行也不願意拿來理財?原因是多個方面的,一是理財投資專業性很強,要求很高,大量的普通老百姓並不具備這個能力,而市場上真正有能力理財的機構很少,真正有能力的理財專家太少,大量的理財機構都是欺騙老百姓,目的是想辦法讓老百姓賠錢。

二是普通老百姓大部分很難識破打著理財旗號的機構騙局的,不管多大的機構都是要想辦法欺騙老百姓,老百姓上當的次數太多了,讓人是防不勝防,上策只能是把錢存進銀行。

三是當下環境和人心的變壞,像315晚會曝光的,有些理財機構以及理財公司從一開始就是打著理財的旗號為老百姓設計各種陷阱,讓老百姓怎麼掉進陷阱,他們自己好發財,現在連房地產公司都這麼幹,賣房子都是連蒙帶騙,等老百姓明白了就晚了,老百姓上當後到法院打官司都打不贏,這些公司從一開始請的都是律師參與設計的程序,目的就是騙了老百姓後,老百姓還打不贏官司,許多以房養老騙局都是這樣設計的,老百姓打官司打不贏。所以,面對各種防不勝防的打著理財的騙局,普通老百姓還是把錢存進銀行比較安全。

大量的普通老百姓想通過理財賺點錢,而那些理財公司設計就怎麼把老百姓的本金和房產都騙走,面對這樣的情況,普通老百姓還是把錢存進銀行,過自己平淡安穩的日子比較現實。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p.s. 有很多人問加頭條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麼加入圈子?

答:我現在只在圈子裡回答粉絲的提問,頭條圈子是個有價值的群體,這樣有助於更高效地一對一解決粉絲問題,非圈子的人看不到我平時每日更新發表的幹活知識分享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對待新政策的觀點等等,這也是我對忠粉的積極回饋。如果您想享受更多的理財知識薰陶,想提升自己的財富管理能力,想幫助自己的企業轉型升級,重塑商業模式,那就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吧!

加入圈子的方法:首先點擊到我的首頁,在導航條中最後一個是:圈子,點擊加入即可。 加入後,你每天可以在“我的書架“查看更新,有問題可以及時提問,我看到後就會為您免費解答。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窮人存錢,富人理財,很多人並沒有投資觀念,只會存錢,沒有想過如何讓錢生錢,而理財又需要專業知識,大多數人並不具備理財能力,與其胡亂投資,不如放在銀行安全。


其實把錢放在銀行是會貶值的,尤其是定存一年和兩年都不划算,看以下四大行利率。目前四大行一年期利率1.75%,二兩年2.75%,很多人存錢很少會存滿兩年或者三年以上,此時存在銀行一年期1.75%很不划算。如果是大資金,百萬千萬可能還可以和銀行商量利率,小資金基本不用存銀行,流動性又不好。


那如果不存銀行放哪?

目前餘額寶七日年化2.6%,微信零錢通2.98%,這些平臺都是投資貨幣基金,現存現取方便,風險低,也算是理財。

2、基金,債券

基金和債券就需要相關的理財經驗,也就是說存餘額寶和微信是別人幫你理財,選擇基金和債券是自己理財,選擇的好收益在4%以上很正常,小資金也能有好收入。


所以,錢存銀行無可厚非,但是別的平臺有高於銀行的收益就要考慮讓錢能實現更大的增值。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那麼多人寧願把錢放在銀行裡也不願理財。這是很正常的。因為20%的人擁有的錢超過了80%的人。那麼大多數人,就是80%的人,大多數人擁有的資金不多,即便是理財獲益也少。

1.20%的人擁有的錢比80%人的錢都多。大家也都知道這個28定律。那麼80%的人用的錢很少,他們本身錢就少,理財也沒有多大的利潤,再說理財也有風險。有很多的理財項目還不靠譜,還很麻煩。這是造成很多人不願意理財的原因。

2.錢少了理財也沒有什麼意思。大家看一看這些理財平臺理財品種都有多大的利,如果錢少了去理財又有什麼意義呢?現在人人都很忙,為了那點理財,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錢少了,理不理財無所謂。

個人觀點,不到之處,請朋友們指正。



郭萬友


將錢存銀行,也是一種理財方式,估計題主想問的是,許多人將錢存銀行,但是不會拿這錢去投資股票、基金、證券、保險等一系列的高於銀行存款的理財產品。



坤鵬論的父母一開工資,就會將錢存在銀行,留少許的生活費,至於其它理財產品,從來沒購買過。可以說他們代表一大部分人群,這部分人都屬於保守類型的人,不希望資金受損,承擔風險的能力較弱,一輩子都踏踏實實的走過來,雷打不動,永遠是銀行的忠實客戶。

還有一些人,你說他保守吧,不一定是保守,只是喜歡簡單的生活,在我們身邊確實有這種人,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簡單一點,從不喜歡動腦,看得出第一步絕對沒想過第二步。



至於投資理財,對於這種類型的人來說,就是感覺麻煩,比如說買銀行理財,得想著啥時候到期,購買股票,還得開戶,怎麼買進、賣出,沒接觸過,還得學習。這種人一生都不喜歡動腦。理財與他們無緣。

再就是一部分投資理財的人被股票和基金傷透了心,投資啥,啥虧,最後感覺還是將錢放在銀行最穩妥。有研究股票或基金的時間不如務點正業,提高點收入更實惠一些。


坤鵬論


第一將錢存進銀行不管是定期還是大額存單或者是活期儲蓄,這本身就屬於理財範圍內的一種,並且大額存單的年利率並不比某些所謂的理財產品利率低。很多人覺得將錢直接存入銀行定期並不屬於理財,這是一種思維誤區需要改正。


第二很多穩健型理財人群對於當前的眾多紛雜理財系列產品認知度不高,每個銀行幾乎都有多系列理財產品但是名氣特別大知名度特別高的寥寥無幾。單憑銀行櫃員或者理財經理幾句話不足以將大部分的財產存放在所謂的銀行理財產品中。

第三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風險有不同的定義。這是各年齡段和各類人群而定的,以中老年人為例他們對銀行的信任度一直屬於國債和定期儲蓄,本身就對於所謂的高利率不感興趣他們追求的是風險最低。銀行的定期儲蓄和國債擁有國家的剛性兌換,可以完全保證零風險但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理財產品無法承諾這一點。



綜合以上這三點不同的人群對於自己的理財方式有不同的選擇,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追求所謂的高利率。有時候穩健和安全性恰恰是另一部分理財投資者所重視的。


晴天閱


對多數居民來說,錢存放在哪裡,安全第一,收益第二。如果安全沒保障,收益有啥用。因此,只要瞭解情況的居民,都會選擇最安全的投放方式,而不會隨便把錢投向不安全的地方。

很顯然,銀行存款的安全性,要比理財高的多。不僅安全,近年來,銀行推出的大額存款等,收益率也比較高,比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低不到哪裡。因此,再銀行存錢的自然而然地也就多了。

只是,從這些年來出現的案件來看,有些居民為了利益,也會把風險拋之腦後,參與非法集資,購買非正規機構的理財產品等,結果,大多出現了風險。由此,這方面的案件也呈上升趨勢。

從總體上講,隨著管理層制定並出臺了新的資管規定,廣大居民對購買理財產品,就更加謹慎了,把錢存放在銀行的熱情也要明顯高於購買理財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