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通天,哪都不通”,該怎麼叫醒這座“睡城”?

“除了通天,哪都不通”,该怎么叫醒这座“睡城”?

2018年8月,一份名為《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簡稱“迴天行動計劃”)從北京市政府發出。如今7個多月過去了,這個曾被稱為“睡城”的迴天地區改造進展如何?在實施過程中,還面臨哪些突出問題、難點問題?在補齊“硬件”短板的同時,如何同步規劃推進“軟件”建設?

4月3日,北京市政協圍繞“落實迴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大型居住區精治共治”主題開展實地調研,聽取各方意見建議。

“‘除了通天,哪都不通’,迴天地區居民的自嘲一度在網上流傳。這裡曾經就是一座‘斷頭橋’,附近居民開車進出市區只能繞行。”站在天通苑南部的陳營東橋邊,昌平區相關負責人指著正秩序井然地駛過的車輛,對委員們說。

“斷頭路問題是城市微循環和跨區循環問題。”民盟北京市委會盟員強海洋表示,打通斷頭瓶頸路段,能夠有效改善城市“微循環”,達到全面提升道路暢通能力的目的。

交通擁堵只是迴天地區民生問題中的一項。高密度開發的土地上,公共文化設施嚴重滯後,偌大的迴天地區,至今沒有一處大型文化體育設施。

“咱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將於年底投入使用的體育文化公園。”在正進行林木栽植工作的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委員們看到,園內剛剛栽種的鮮草和樹苗生機勃勃。

據介紹,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佔地19公頃,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側為森林公園,當前正在進行綠化升級改造,年底將完工交付使用。公園還將建設一處包含1000個停車位的地下停車場。

“這個地下停車場是在市政協的建議下完善設計的。”帶隊調研的北京市政協社法委主任閆滿成聽完介紹後說,去年市政協調研迴天地區時曾提出,迴天地區應該控制地上建築體量,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根據市政協的建議,公園設計進行了優化。

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不僅要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也要對教育資源進行有效配置。

“這裡規劃的是一個標準操場,未來將進行三層空間的拓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空間。”在天通苑清華附小項目工地,委員們瞭解了學校建設進展。

“學校有多少教室?”“今年能招生嗎?師資力量怎麼樣?”“能滿足周邊學齡兒童入學需求嗎?”站在工地外圍,委員們不停地詢問。

“學校一期工程將於6月底前完工,9月份正式投用,今年計劃招收4個班級,建成以後能夠滿足周邊一大半孩子就近入學問題。”當聽到負責人的答覆,委員們紛紛點贊,“在國家放開二孩的背景下,把學校建好,正是在回應老百姓的關切!”

“‘迴天行動計劃’實施僅幾個月,迴天地區在完善城市功能、緩解交通擁堵、提升公共服務等方面就已獲得一定改善。但是,還面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座談中,迴天地區幾個街道負責人均表示,執法力量不足是迴天地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我們轄區常住人口15萬左右,但城管執法人員僅12人,根本無法滿足城市管理需要。”天通苑北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將多元執法力量下沉基層,讓街道在執法過程中唱主角。”

“‘迴天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是否可以對項目優化分類?”全國政協委員皮劍龍表示,項目建設進程要科學,“哪些項目能夠提速,哪些項目可以放緩,區相關部門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統籌,合理安排各個項目的主次和順序,集中破解制約因素,確保按計劃落實到位。

“迴天地區的問題既有開發商欠賬、規劃實施率低等原因,也受當時發展理念、模式的約束和影響。”閆滿成表示,調研組將認真梳理大家的意見建議,力爭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推動迴天地區實現“硬件”建設和“軟件”提升相銜接、相配套,讓群眾真正感受到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