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最近有个朋友的孩子在省级的少儿绘画大赛上拿了一等奖。

我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就孩子的手工和绘画作业而言,她是操心得最少的一个。

当其他家长都自己动手帮孩子完成这些麻烦的作业的时候,而她是哪怕被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也坚持孩子该做的自己做。

但是现在,当我们的孩子仍旧只能临摹画本的时候, 她的孩子却已经远远地把我们甩在身后。

这样的结局太让人意外。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披风挡雨,竭尽全力,却不知道最好的爱是适当放手,不再承包一切。

而孩子,也只有脱离了父母的羽翅,才能冲刺云霄,飞出自己的一片蓝天。


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同样令人警醒的还有现代版天才“伤仲永”的故事。

魏永康,2岁就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完成初中课程,13岁就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这样的天才,却没想到让他的妈妈给毁了。

魏永康妈妈觉得孩子这么聪明,吃饭浪费时间,不必自己动手,只要好好读书,将来就有出息。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她做了一个不辞劳苦的母亲。

她每天早上帮儿子把牙膏挤好,把儿子要穿的衣服搭配好,在17岁考入研究生前,为了让孩子多看一会书,她还要每天给孩子喂饭。

17年来魏永康从没洗过一双袜子!


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包办孩子生活的一切,这样的恶果在魏永康读研究生的时候,全面爆发。

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一门功课记零分。而没写毕业论文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魏永康最终被学校劝退。

望子成龙的母亲痛心疾首,大喊恨不得孩子跳楼死了,被车撞死,没有这么没出息的孩子。

可是这一切就与母亲自己无关吗?

魏永康的妈妈包办了生活里的一切,把孩子培养成了一台优秀的学习机器,却唯独忘了告诉他,有遭一日妈妈也会离开这个世界,孩子,你的路,你必须要学会自己走。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每个不能独立的孩子只有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里到处碰壁,鲜血淋漓的时候,他们才知道那把屠刀的罪魁祸首,是自己的母亲。

每个母亲也只有在孩子头破血流的时候,才悔不当初。

而几乎到这样的时候,基本为时已晚,因为孩子已经完全没有了自我。

他们,就是一个巨婴,没有母亲的滋润,根本无法存活。


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真正好的教育从不是单向的给与付出,而是双向的感激与互动,是在该放手时,勇敢放手的坚决。

曾看《爸爸去哪儿》的时候身边很多人都喜欢诺一,大家总结起来,发现喜欢的原因无非是这两个:

第一,他既没有失去一个孩子的天真和赤诚;第二,他有大人的担当和成熟,无比照顾妹妹。

诺一的性格与刘烨夫妻俩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安娜作为法国人很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刘烨曾说诺一和霓娜从2个月开始就自己单独睡一间房。甚至孩子哭了,安娜有时候还会刻意让孩子多哭一会儿。他们从不刻意打扰孩子的睡眠,也不惯着孩子睡觉要哄的习惯。

坚持下来之后,诺一他们睡觉都很安稳,基本不用大人操心。

而在生活里,刘烨跟诺一相处起来,像一个大朋友一样尊重他,让他有独立的思想,像个大人一样去成长。

他会跟诺一探讨各种生存问题,还会争论谁比较帅,会拿出自己天真呆萌的一面与孩子蹦蹦跳跳,更会示弱假意难过寻求诺一的安慰与帮助。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里,难怪诺一会成为担当感的小大人。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一生中必须要经历这三个阶段,人格才会成熟。

一是从母体中分离。二是从原生家庭中分离,长为独立的精神。三是具有独立的闯荡社会的生存能立。


我们的孩子走向独立的过程,既是成长的过程,更是丧失和分离的过程。

这种分离的过程里,父母必须戒掉自己的宠溺,戒掉包办一切的习惯,戒掉聚拢翅膀为孩子遮风挡雨保护行为。

放手让他们成长,他们才可能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放手让他们去成长,他们才会收获独立而健全的人格,才能更有自信去迎接人生的风雨。


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去死。

教育也是一样,没有任何一个家长可以代替孩子的未来。

他们的未来只能在自己手中,只能独自一人上路,走过人生的漫漫长夜,去摘取属于他们的果实累累。

作为父母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该呵护时给予浓烈的呵护,该放手时果断地放手。

帮孩子戒掉依赖,同时也解除我们身上的包办式思维,这,是每个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4岁读完初中,13岁考上大学,终被退学:我以为爱你,没想害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