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言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

父母言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中國女孩》


對愛情產生懷疑的中國女孩

張愛玲的經典短篇小說《金鎖記》裡,女主人公曹七巧有戀子情節,她自己遭遇了生活的不公,卻報復自己的兒女,變態地嚴密控制兒子和媳婦的生活,媳婦在她的監控下病死,兒子毫無幸福可言,女兒談了戀愛,她把女兒的對象叫到家裡告訴對方女兒是個煙鬼,使得女兒沒有嫁給這個人。曹七巧自己的生活不幸福,她也見不得別人幸福,甚至這個別人是她的兒子,是她的女兒。

曹七巧就是一個變態的母親。她直接用行動去影響孩子們的生活。這幾天讀到的《中國女孩》這本小說,主人公“我”,並沒有被父母直接影響,而是從父母平常的劇烈爭吵裡,變得極其敏感、懦弱,因此產生了心理問題,對愛情充滿懷疑。

父母言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中國女孩》

“我”的母親想盡一切辦法,甚至從孃家拿了錢,來支持父親,和我跟著父親來到美國。一個女人,丟棄一切,跟隨男人來到異國他鄉,失去了熟悉的環境,整日變得極其敏感,動不動就吵架。而父親的壓力也很大,他心中明白自己承載了整個家的期待,妻子的全力相助,其實他的內心是感激的,但是每日的生活壓力,讓他在面對母親的尖酸刻薄時,不得不反擊,所以兩個人都把對方刺激得傷痕累累。

這樣的父母關係,讓“我”對婚姻產生恐懼。“我”的男友艾瑞克是一個很棒的男朋友,學業優秀、會照顧人,可是這些都沒能讓敏感的“我”馬上答應求婚。

也許有人覺得“我”很作,有這麼一個優秀的男朋友向自己求婚,應該答應才是。五歲開始的漂泊生活,成長的過程中,又伴隨著父母之間的爭吵,“我”很難心平氣和去相信一段長遠的關係。

“我”享受艾瑞克的愛也愛著他,但真的暫時沒辦法把自己的人生交到他的手中,這不代表他不好,而只是我還缺乏接受他的安全感。

父母言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中國女孩》

父母之間為什麼爭吵

父母的言行很容易在孩子的內心留下影響,不管好壞。

母親沉浸在怨恨當中,忽略了我也在漂泊中成長,父親為了生活,也沒有關係我精神上是否健康。

這樣的父母與子女關係,是大多數家庭的寫照。許多傳統家庭裡,女人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男人則負起責任為這個家打拼。缺乏溝通的夫妻之間,逐漸地會變得關係越來越脆弱,甚至頻頻吵架,更嚴重的甚至以離婚收場。

在女強男弱的婚姻裡,男人如果心理陰暗,這個家庭就不會幸福,他會一味覺得妻子給自己施壓,又或者妻子不停提醒自己,在這段時間裡,一切費用都是她在支付。

夫妻之間的相處也講究給對方面子,總在對方面前提起自己的貢獻,有時不但不會對對方起到提醒的作用,相反,只會讓人反感。

父母言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中國女孩》

很少夫妻能夠做到像李安和妻子那樣。李安讀書成績不好,但想著要做導演。和妻子林惠嘉結婚後,李安也沒有出名。沒有經濟來源的李安,一貧如洗,在七年時間裡,全靠妻子在外面工作養活一家人。妻子卻沒有怨言。不是所有妻子都能夠做到這樣。林惠嘉必定是個情商極高的女人,在丈夫事業不如意的時候,沒有像其他女人一樣,責備丈夫不上進,而是自己出去賺錢,等丈夫可以專注事業,即便一時半會,丈夫沒有賺錢回家,她都沒有抱怨。

在李安夫妻的相處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妻子對於丈夫毫不保留地支持,也可以看出林惠嘉是一個內心更堅強的人,所以她能心無旁貸地支持丈夫。

而在其他夫妻關係中,比較少女人可以做到這一點。也許短時間內,妻子可以做到,但是時間一長,就會有摩擦,有不滿,開始覺得這個男人並不顧家。

父母言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中國女孩》

見到父母愛情中堅定的一面讓我重拾對愛的信心

在《中國女孩》“我”的父母這段關係中,母親全力支持父親,只是來到了他鄉異國,母親適應不了,身邊有沒有其他親人和朋友,母親感到壓抑,所以時時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甚至對“我”總是漠視。

“我”在這樣的關係裡,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地成長。

父母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我”只是心理出現了問題,還好沒有走上歧途,而更多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漠視,走上了不歸路。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父母應該學會壯大自己的內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我”沒有在父母的戰爭中完全對愛情失去信心,因為最後“我”也看到了父母愛情當中堅定的一面,父親曾經承諾母親,會自己做一枚戒指給母親,最後他真的做到了,而母親被感動到,父母之間多年的爭吵以這種方式言和了。到了小說的結尾,“我”懂得了父親家鄉那一篇綠的靜美,至此,我的心境平和下來。“我”聯繫了艾瑞克,希望他可以來看看“我”,哪怕作為朋友也可以。

父母言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中國女孩》

《中國女孩》的小說主題

《中國女孩》的作者王葦柯五歲開始跟著父母出國,輾轉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她的小說多發表於《阿拉斯加季刊評論》等文學刊物上。《中國女孩》 Chemistry 是她2007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個在波士頓著名學府攻讀化學博士學位的中國女孩的成長、情感和身份困惑。語言有些幽默和天真,細細一想又有深刻意義。

《中國女孩》是關於中國孩子在異鄉成長的心路歷程,孩子隨父母一起在異鄉共同成長中遇到的困惑和障礙,作者王葦柯用看似零散的語言寫出了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說。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影響孩子的心態這個主題,讓《中國女孩》這部小說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更可喜的是,《中國女孩》被亞馬遜影業看中,即將搬上銀幕,非常期待。

父母言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中國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