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商人:把握的只有自己,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把握自我是成功的起點

世界上你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猶太人處世智慧要訣

上帝奪取了我們的一切,剩下的只有我們。(《塔木德》)

猶太商人:把握的只有自己,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從前,一頭驢子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裡,它哀憐地叫喊呼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驢子的主人召集了數位親鄰出謀劃策,卻想不出好辦法。大家倒是認定反正驢子已經老了,“人道毀滅”也不為過,況且這口枯井遲早也會被填上。

於是,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一鏟泥土落到枯井中時,驢子叫得更恐怖了,它顯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圖。又一鏟泥土落到枯井中,驢子出乎意料地安靜了。人們發現,此後每一鏟泥土打在它背上的時候,驢子都在做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

人們不斷把泥土往枯井裡鏟,驢子也就不停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點。就這樣,驢子慢慢地升到了枯井口,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從從容容地走出枯井。

這則故事給我們三個啟示:其一,假若你現在就身處枯井中,求救的哀鳴也許換來的只是埋葬你的泥土。那麼,驢子教會我們走出絕境的秘訣,便是拼命抖落背上的泥土,變本來用來埋葬你的泥土為拯救自己的泥土,即將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其二,無論絕望與死亡如何驚天動地,有時候走出“枯井”原來就這麼簡單。其三,驢子走出枯井時,表現得從從容容,這應該說是從生活或從困境中走出來的人,面向未來,充滿活力的一種值得探討和推崇的理念。

《塔木德》教導人們:“要救贖自己”,這種救贖不能靠別人,必須由自己來完成,看看猶太人是如何救贖自己的。

因為猶太人會精心設計自己的人生,所以在發現自己真正想要從事的職業之前,他們會不斷地變換工作。美國猶太商人朗司·布拉文就屬這一類人。

布拉文是37歲才開始經商的。他的父親在洛杉磯經營一所擁有100名員工的會計師事務所,他在大學學的是會計學,畢業以後他馬上進了父親的事務所工作。周圍人都認為他會順其自然地成為事務所的第二代繼承人繼續經營會計師事務所,但是,他總是覺得事務所的工作不適合自己,最後辭職了,開始自己嘗試著經商。

他進人商界也就十幾年時間,但年交易額已達35億日元。他主要向日本出口高爾夫用品等與體育有關的用品、服裝及輔助設備等。經銷地點除了公司本部的拉斯維加斯外,還有日本及瑞士。他設想有朝一日能夠建立世界規模的公司。

幸虧布拉文轉換了工作,才發現更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但是,當初作出從父親的事務所辭職的決定肯定是很難的。雖說猶太社會父子關係是各自獨立的,但是就這麼眼瞅著放棄非常成功的父親的事業,自己出去獨立發展是需要很大決心的。但是,遇到該選擇父親還是該選擇自己的情況,猶太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自己。

猶太商人:把握的只有自己,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看看下面這則很有寓意的故事吧,之後你會有所感悟: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說可以讓他們三個一人提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腦。

三年過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裡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裡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裡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裡還懷著第三個。

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繫,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今後過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若干年後的生活。

猶太人就是這樣,什麼事情都是靠自己來爭取。不能因為環境改變了,就要放棄自己的計劃。中國有句俗語:三句話不離本行。猶太人素來以經商為主,不管他在哪裡,他都會牢牢記住自己的理想,不會放棄。因為一旦放棄了,那麼就等於放棄了自己。在他們的意識裡面,生活只能靠自己去選擇,去創造。

追求成功,得靠實力,追求財富也離不開自身的拼搏。只要擁有了凡事求己的堅強和自信,人人都能成為自己的財神。其主旨就是要揭示這樣一條真理:凡事不要依靠別人施捨,也不要希望財富與成功自天而降。只有將命運之舟緊緊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使它準確地駛向成功的彼岸,駛向財富的綠洲。只有自己才是操縱自己人生的真正主人。

休·赫胡是美國一家著名雜誌的老闆,他的雜誌在國內極受讀者歡迎,是美國最熱門的雜誌之一。

赫胡早年經歷極為平凡,只不過是一位記者,這在美國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職業。在他當記者的時候經常因為工作而耽誤了吃飯休息,甚至連好幾個女朋友都先後離他而去,但他仍然勤奮工作,毫不懈怠。

到後來,他才突然發現,自己這樣做,並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報酬。

於是,他終於鼓起勇氣,來到總編辦公室,要求總編給他增加10美元的工資。

總編對這位年輕的記者絲毫不放在眼裡。他輕蔑地對赫胡說:“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值得拿這麼多的工資嗎?況且,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赫胡聽到總編說出這樣粗魯的話,看到總編的態度如此蠻橫無理,頓時有被耍弄的感覺,當場提出辭職要求,並且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報社。

他雖然離開了報社,但報社也曾給他帶來很多好處,讓他從這份薪體微薄的記者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為他後來成就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赫胡憑著自身具備較為優越的條件,開始籌集資金,發行雜誌。這個被迫辭職的記者,不久成了雜誌社的編輯,又不久成了雜誌社經理。

雜誌成功後,赫胡又在芝加哥開設了俱樂部,其俱樂部形式生動活潑,項目新鮮,服務周到,分店很快就遍佈了全世界。他也因此成了一個輩聲中外的成功人士,可謂名利雙收。休·赫胡決意掌握自己的命運,不甘於仰人鼻息,為他人賣命。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闖出一條成功之路。

猶太商人:把握的只有自己,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