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東人與北方人交往,廣東人會轉講普通話而北方人卻很少有人會學講廣東話?

銀妝素裹31111373


因為廣東人更包容。

你如果深入瞭解會發現,廣東人什麼話都會講一點,因為廣東人不覺得一定要用粵語交流。梅州因為客家人扎堆客家話變成通語,深圳東莞因為外來人口眾多也開始不講粵語了。

但是,在別的地方,你不會本地話也得聽,看看河南河北,就算普通話全國推廣,就算你要求教師要普通話幾級幾級,人家才不管你。

所以,不是粵語不強勢,而是嶺南地區都很包容,只要能交流,沒有語種限制。之所以粵語好像式微了,只是因為外來人口都講普通話,使得總體上講粵語的比例少了。


Destroy濤


我是湖南人來廣州半年了在地鐵單位實習,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在車站負責維持秩序引導客流。

經常有遇到問路的乘客,而那些乘客大部分可能都是廣東本省人都用粵語問我,我一句都聽不懂然後只有用普通話再問一遍要去哪裡?然後那些乘客就馬上能明白我聽不懂粵語換普通話再問一遍。過了一段時間後面慢慢基本上能聽懂那些用廣東話問路乘客講話,然後我開始嘗試著用廣東話去回覆他們,剛開始可能我發音不太標準有些乘客聽了之後一臉懵逼然後我趕緊用普通話回覆他。大部分與乘客的對話基本上都是廣東話進行的,對我粵語的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

我也有些非本地同事他們經常被乘客用廣東話問路諮詢他們就基本上用普通話交流甚至有些同事就特別不想被乘客用粵語問路,聽不懂乘客說的什麼意思也經常容易產生誤解。不過我還是比較希望有乘客用粵語來問路,雖然我剛學會粵語水平很一般但是這也是一個能夠鍛鍊我粵語水平的機會。我有時發音不標準然後乘客就會重複我之前那段不標準的回覆這也是一個糾正我錯誤的好機會,能讓我明白自己是哪個詞讀錯然後迅速給我矯正,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粵語水平才能慢慢進步,也能幫助我更快的融入廣州這座美麗的城市。

其實想學好粵語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難,並不是聽懂就可以,必須得敢講敢說。這樣才能使你更好的去掌握粵語。我個人的見解在廣州這個城市工作生活的話最好還是學會粵語,廣州人日常用語粵語偏多,粵語也有很多優點詞彙簡潔明瞭(言簡意賅)也能提高對話效率。




純潔小獅弟


舉個例子:一對說流利粵語的廣東夫妻,來東北定居,生下的孩子,長大後,會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不一定會說熟練的粵語

反之,一對東北的夫妻,去廣東定居,他們的孩子長大後,同樣會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可能不會說粵語!

湖南,山東,四川,海南都適用這個規則!

當然也有例外,北京可以同化東北話,東北也可以同化北京話!

可以說,東北話和北京話的感染力最強!也算是一個未解之謎!可能和人類的發音器官有關係!


家東北味道


其實,廣東話的重鎮不是廣東,是香港。

舉例說明。

不說其他人,就說王菲。

王菲是地道的北京人,出生在北京,成長在北京。

但是她去到香港之後就完全融入了粵語文化的氛圍,唱粵語歌曲,拍粵語港片(典型的例子是《戀戰沖繩》),一口流暢的粵語不輸港人。

但是,如果她跑到廣州來發展呢?肯定沒有必要學習廣東話,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就足矣!

為什麼?

因為香港的粵語流行文化比廣東豐富的多得多!

所謂流行文化,無外乎就是這兩個:電影電視劇和流行歌曲。

粵語港片數以千計,影響遍及廣東及非粵語區的省份,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

但是廣東省拿的出的廣東話影視劇就沒有幾部像樣的作品,數來數去也就是外來媳婦本地郎和72家房客,而且影響力基本上沒有超過廣東本省,在其它省則觀眾寥寥。

再看流行粵語歌曲,香港也是生產基地,但是有幾首流行於大江南北的廣東話歌曲不是來自香港?

廣東話的文化產品這麼單薄,來廣東打拼發財的北方人肯定在文化上就看不起廣東,當然也就不會下功夫來學習廣東話了。


黔人東子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普通話和廣東口音普通話是有本質區別的,接觸過一些廣東人,其中有普通話說的很好的,基本沒口音,但是多數還是聽著費勁。其次,普通話作為中國的官方語言,就是相當於國家標準一樣,而廣東話就相當於地方標準,難道要國家標準屈從於地方標準?這顯然不合理啊,就好像你跟外國人交流也要質問人家為什麼不說廣東話,而要說英語一樣的令人匪夷所思。相對於廣東來說,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北方,也許有人不認同這個觀點,無所謂,這不是關鍵。比如福建,山西,陝西,浙江,上海這些地區,你們之間交流是不是也用普通話?而不是用各自的方言?為什麼這些地區的人沒有質疑你們廣東人為啥不用他們的方言?更不要說西藏,新疆,內蒙這些地區了。所以,普通話是個標準,大家都用這個標準,互相交流就沒有問題。


BPDNG


說說我的經歷:大學畢業剛來廣東佛山,在工程公司,到工地實習。在工地跟包工頭和工人打交道,不用說普通話,就是白話也是全省各地五花八門的口音。那時廣東經濟比北京上海還發達,不會說粵語,還有點被人看不起。不得已,學廣東話,還得聽懂各地廣東方言,不知道他們說的什麼,就記住了回公司問同事,慢慢就能和他們溝通了。但是這也要有語言天份的,記的基本八九不離十才能複述出來。後來回了北京幾年,再回廣東後,廣州的公司裡大部分說普通話了,客戶也是普通話多,加上家裡人都是說普通話,我的粵語已經不那麼流利了,也不標準,但是聽還是100%沒問題。碰到非跟我說粵語的,我也能對付。我的同事,跟我同一年來廣東的湖北人,普通話四聲都分不清,廣東話的八九個聲讓他搞清楚可能得下輩子了,就是我們公司名稱教他一百遍,說出來還是一百種效果,你讓他怎麼說廣東話嘛,聽著多難受啊,還不如讓他說家鄉口音的普通話,多聽也能聽習慣了。所以沒有把廣東話作為全國普及的官方語言也是有原因的,難度太大了!


周銘818


越語太難學了,而且廣東、廣西、浙江、福建的許多地方,各地所的話不僅外人聽不懂,而且連他們自己也聽不懂相憐地區的話。而北方就不同了,東北、河北、內蒙、陝西、山西、河北、河南、甘肅、蘇北、皖北、鄂北、重慶、四川等地,除了少數方言外,大多數雖音調不同,其內容還是可以聽懂的。所以,北方人到南方,就像進了語言的迷混陣,當地人如果用本地語言交流,他們之都聽得十分明白,而北方人卻傻瓜似的不知說的是啥。然而,雖著普通話的普及,南方人到北方,北方人只要不說當地特別的方言,南方人都能正常交往。


松竹155670448


這個問題分兩步來回答。第一,廣東人說普通話。廣東人從小也接受普通話教育,至少到了初中在校園裡是嚴格要求說普通話的,因此,不論能不能說的很標準,但能聽能說是一定的,並不像網上說的廣東人普通話不好,雖說不好,不至於差到不能溝通。

第二,北方人說粵語,普通話與粵語根本兩套系統,同一個字有時候聲母韻母完全不同,比如講,普通話jiang,粵語gung,所以北方人完全不會發音,因為從來沒聽過ung這個韻母,而普通話中26韻(?)在粵語中存在的,因此發起音來還是能夠做到,讀不準不過是記憶混亂,把普通話聲母發成粵語聲母。比如是不是,粵語中很少發shi音,有可能發si bu si ,或者su bu su,至少還是接近的。

相對來說,北方人接觸粵語機會更少,而廣東人接觸普通話機會更多,所以,廣東人說普通話比北方人說粵語還是要簡單容易的。

與其讓北方人勉強說粵語,不去廣東人說普通話,當然,如果你能說粵語就沒必要說普通話了。

再者,廣東風氣開放,兼容幷包,四方來客無不歡迎,來者是客,待客之道就是讓人自在,並不勉強一定要強推本土文化與別人,而是虛心接納各地文化。


花名炮哥


觀點:目前廣東人的普通話挺標準的,相反北方普通話不標準的居多。

1,廣東人過去說普通話鬧的笑話多,現在廣東是普通話最標準的省份之一。

由於廣東話與普通話差異太大,所以廣東人與北方人在一起會主動說普通話,哪怕普通話再差也會說,過去廣東人說普通話鬧笑話的段子很多,比如廣東人去餐館問服務員:睡覺(水餃)多少錢一晚(碗)?答覆:流氓!廣東答:六毛?很便宜啦!。馬季相聲裡也有,排隊等公共汽車,廣東人問:你是不是最美(尾)的,我愛(挨)你啦。原廣州市長黎子流堅持說普通話,鬧出更多流傳甚廣的笑話,比如,站在床(船)頭看嬌妻(郊區)越看越美麗。西瓜你吃大片(便)我吃小片(便)。

其實各地人說普通話鬧的笑話都很多,獨有廣東人鬧的笑話流傳最廣,這也是廣東人自己的大度和豁然,黎子流某年得了推廣普通話特別獎,接受央視專訪還進行了解答,說哪些笑話確實是他鬧的,哪些不是他卻被人裝在他頭上。

就目前看來,廣東人的普通話是全國說得最標準的省份之一,尤其年輕廣東人說得字正腔圓。其實也得益於廣東話與普通話差異大,唯有認真學習才說得好。

走南闖北,我發現就年輕一代而言,地方方言與普通話差異大的地方,普通話說得都很標準。比如上海、江浙一代,比如年輕的福建人等。

2、北方人說普通話其實不標準。

許多省份的地方方言與普通話同屬北方語系,差異不大,他們反而很難有心理準備刻意地說標準普通話。

比如東北人走哪兒都是東北腔,不說普通話。河南人走哪兒都一口河南腔,上次到山東,問山東朋友,你們怎麼都一直說山東話,不說普通話。山東朋友詫異地回答:我一直在說普通話。

呵呵,語言接近,所以反而不說標準普通話了。不過北方省份人認為他們的地方普通話與普通話差異不大,大家都能聽懂,所以也沒有矯正口音的習慣。


又開始踢球的老廣


本人親身經歷,現在太多廣州本地人的孩子只會說普通話,而不會講白話了!這種事例太多太多了!這是一種文化缺失還是民族悲哀?而且絕大多數廣東省會說白話的人到了深圳跟會說白話的廣東人居然也只用普通話交流!所以為什麼深圳9.999%的人不會說白話!但是如果想學白話的外來人只有在廣州市內才可能有機會學到白話吧!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在廣東省以外的年輕人在KTV唱歌🎤大多數都喜歡點幾首粵語歌,雖然他們唱的極不標準!然而很多本會講白話的廣東人到了外地KTV卻很少點粵語歌!這是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