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這些城市取消落戶限制!年底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

來 源: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王佳昕、肖明

部分內容來自中國新聞網、央視財經

原標題:重磅!這些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租房也能落戶,年底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

導讀:4月8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佈《2019 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同時,文件還提到,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2019年底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

節後首個工作日,就出了個大新聞:在城市落戶的限制將被進一步放寬。

另外,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租房也能落戶!年底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

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發佈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簡稱《任務》)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重磅!這些城市取消落戶限制!年底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

對於超大特大城市,通知指出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城市政府要探索採取差別化精準化落戶政策,積極推進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落戶。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強化督促和監測評估。

目前住建部每年出版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是對各大城市城區人口的最為詳細的統計。根據《2017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結合公開資料,統計梳理發現,目前城區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有13座,除了北上廣深這四個超大城市,還有天津、重慶、武漢、成都、南京、鄭州、杭州、瀋陽、長沙為特大城市。

也就是說,未來除了這13個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將全面放開放寬落戶限制,這個過程中,有一大批二線城市受益最大。包括西安、蘇州、合肥、濟南、青島、大連、廈門、寧波、昆明、石家莊、南昌、福州、佛山等城市。

重磅!這些城市取消落戶限制!年底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

其中,要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在2018年的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當時的說法是:探索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2019年,“探索”變成了“允許”,這意味著探索已有一定成果,現如今得到了政策允許。

那麼,什麼是公共戶口?與家庭戶口、集體戶口有什麼區別?

所謂家庭戶口,即不少人印象中的“全家人的戶口本”,父親、母親、子女的戶口頁均在一個戶口簿中。這是以家庭關係立戶的,即“具有血緣婚姻或收養關係”。

集體戶口,意為很多人一個戶口,戶籍關係掛靠在一個集體戶上,包括學校、單位等。例如,以北京為例,小王從山西省來到北京上大學,他可以選擇把戶口從山西老家遷往北京,掛靠在學校的集體戶上,他的身份證住址也將變成他所在的北京高校。在北京上學期間,他可以參與小客車指標搖號,但不能買房,且畢業後戶口要回到原籍。

小劉則在研究生畢業後進入一家承諾解決北京戶口的國企,但由於小劉在北京沒有住房,戶口要掛靠在企業的集體戶上,小劉既能參與小客車指標搖號,也能買房,子女也能接受義務教育,在京參加中高考。一旦購買了住房,小劉可以選擇將戶口遷往住房處。

而公共戶口的概念,可以參考上海市的經驗。早在2011年,上海就設立了公共戶,目的是在解決上海市常住戶口中部分特殊困難人群和弱勢群體的市內戶口遷移方面的一些問題,包括市內戶口待定的;落戶困難的原上海市戶籍刑釋解教的;人民法院判決或房屋出售、房屋拆遷、婚姻變化、家庭矛盾等原因須將戶口遷出而在上海市確無處落戶的;符合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有關“公共戶”落戶規定的;因家庭矛盾、集體戶所在單位不同意遷入等原因不能辦理正常落戶手續的;其他特殊原因在上海市確無處落戶的這六類人群的戶口遷移上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戶還是上海市常住戶口,在待遇上沒有區別。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記者,從公共戶口來說,一般是集體化,不排除後續就是在當地的街道和居委會直接掛靠戶口。

換句話說,公共戶,可以看成是另一種形式的集體戶。

記者瞭解到,上海的社區公共戶口,可以購買住房;二手房交易中上家不遷出戶口而影響購房者利益的戶口“老賴”問題,也可將其遷至社區公共戶,解決問題。

不過,並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公共戶。比如北京暫時還沒有設立公共戶,上海、青島、鄭州就設立了公共戶。允許租房常住人口落戶城市公共戶口,將有助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提高城鎮化率,不再讓買房成為落戶城市的唯一途徑。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還提到2019年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 條底線”要求,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點非常重要,是推動未落戶城鎮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在北京,外地戶籍仍只能考高職。

另外,2019年的重點任務還涉及了諸多與你我相關的民生領域,包括全面推進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高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線上結算率,推進遠程醫療和社區醫院高質量發展;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擴面,指導各地區全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強化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推進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擴面提質;持續深化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擴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蓋範圍;合理發展城鎮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充分考慮嬰幼兒隨遷子女的照護服務需求等。

超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據瞭解,《任務》與《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表述發生了巨大變化。當時該規劃提出,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而根據最新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按此標準看,京滬廣深為超大城市,重慶、杭州、武漢、南京、天津、成都等均為特大城市。

換句話說,之前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戶籍是要嚴控的,現在新表述是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根據記者瞭解,戶籍政策加快放開,已經不只是限於特大和超大城市。

繼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下一步要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城區人口50萬-100萬的城市落戶限制,合理放開城區人口100萬-300萬的大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城區人口300萬-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城區人口人口規模。

根據《2019 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上述幾個城市戶籍都要加大放開力度。

其中城區常住人口 100 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取消落戶限制(之前城區人口50萬-100萬的城市是“有序放開”);

城區常住人口 100 萬—300 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之前是“合理放開”);

主城區500萬人口10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主城區10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都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之前是“嚴格控制”)。

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ID:jjbd21)瞭解到,實際是之前特大、超大城市嚴控戶籍的政策已經在部分大部分城市失效。

原因是,超大城市廣州和深圳對大學生戶籍採取了放開的態度,這使得廣州、深圳多年新增常住人口新增數在全國前幾名。而特大城市紛紛全面放開了 對大學生的戶籍限制,西安甚至實施了在校大學生可以直接入戶的態度,2018年全年新增戶籍人口80多萬,實際常住人口增加了40萬左右,其中新增戶籍人口數為全國第一。

據央視財經報道,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馮奎表示,從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來看,戶籍改革的力度比以前有明顯加大,落戶條件要放開放寬、一些限制落戶的做法要取消等等。可以預見三大效果:

一是大城市、特大城市集聚人口的速度可能提速;

二是都市圈、城市群人口在城鎮總人口中的比例將會進一步提高;

三是相關的改革如“人地錢掛鉤政策”將進一步得到落實推動過程。

總的來講,城鎮化推動人口進城,對於擴大消費、穩定經濟增長將有積極作用。

京滬落戶有戲?

根據瞭解,在全國目前嚴格控制戶籍的超大城市,只有京滬。但是由於全國其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掀起給錢給房直接入戶(給房租補貼、給低價商品房)人才大戰,京滬也面臨全國人才爭奪的巨大壓力。

2018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6.5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64.6萬人, 減少了29.7萬,常住本地戶籍人口,增加了13.2萬。

2018年末上海 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3.78萬人,比上年減少5.45。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47.57萬人,增加1.92萬;外來常住人口976.21萬人,增加3.53萬。

但是另外兩個超大城市深圳和廣州,都在迅猛吸引大學生入戶。至於武漢、西安、杭州、南京、長沙、成都、瀋陽等城市都在全國實施對大學生的爭奪大戰,目前最新的情況是,蘭州、石家莊等地進一步放寬限制,石家莊是採取無任何門檻的入戶政策。

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深圳兩個超級大城市的人口分別比上年淨增 40.60 萬人和 49.83 萬人,在全國位居前兩名。

另據最新消息,4月7日,據深圳市人才服務中心披露的數據,深圳新一年度的人才引進工作正式啟動至今的約一個月以來,辦理入戶人數明顯增加,該中心位於福田、羅湖、南山、龍華、寶安、光明和坪山的網點,一共為市民提供人才引進代理服務35190人次,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服務10761人次,客戶服務中心提供電話和微信諮詢服務59771人次。換言之,這一個月以來,一共約10萬人次對落戶深圳進行了辦理或諮詢,頗為可觀。

另外各個特大城市在狂吸人才,杭州的2018年末常住人口增加了33.8萬, 寧波增加了19.7萬,武漢增加了18.81萬,青島增加了10.43萬,廈門增加了10萬,合肥增加了12.2萬,長沙增加了23.66萬, 南京增加10.12萬,成都增加了28.53萬人,西安增加38.7萬,鄭州增加25.5萬,重慶增加了26.63萬。

在國家發改委發文提出超大特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的新政後,可能全國城市對人才加大力度爭奪的步伐會加快,相應大戰激烈程度會進一步上升,而京滬對人才的戶籍鬆動程度會加大,已經自不待言。此前在2018年北京首次對6000名外地戶籍人才實施了積分落戶,2019年北京新一輪積分落戶打分也將開始。最終京滬對戶籍放鬆到何種程度,還需要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