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院長單霽翔退休,故宮如何再“上新”?

《上新了·故宮》是故宮出品的首檔電視節目,打破了大家對故宮的刻板印象,“零距離”走進公眾視野。突破性地將這些未開放區域首次呈現在觀眾面前,透過“故宮兄弟”徜徉故宮的腳步來探索它的歷史秘密,破解它的文化密碼,尋求歷史和文物的“前世今生”,並從中獲取新的靈感。 該節目每期誕生一個引領熱潮的文化創意衍生品,因其“創新”與“故宮”相結合的製作模式,自開播以來,受到廣泛關注。

今天,據故宮博物院方面證實,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今日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換帥”後的故宮能否繼續“上新”?

據悉,繼任者王旭東是甘肅人,1967年2月生於甘肅山丹,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現任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蘭州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網紅”院長單霽翔退休,故宮如何再“上新”?

原敦煌研究院院長 王旭東

1991年,王旭東來到敦煌研究院,從事莫高窟壁畫及土遺址保護工作。2014年12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長。他也是繼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後第四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王旭東曾表示,莫高窟的價值和故宮的價值不一樣,故宮的成功不能複製到敦煌來,但經驗可以借鑑。莫高窟背後更多是佛教文化,是不同文明交融薈萃的多元文化。理解敦煌文化藝術,需要時間、耐心和文化積澱,不能太急躁。

未來王旭東會帶給600年的故宮博物館什麼新的視野?公眾翹首以待。

“網紅”院長單霽翔退休,故宮如何再“上新”?

單霽翔於2012年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在其上任的近7年裡,因其一系列推陳出新的做法,使故宮屢屢刷屏,備受矚目,形成當今互聯網時代一道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任期間,被稱為“網紅院長”。在任職期間,這位“網紅院長”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一個使塵封的歷史散發出魅力的人

當了10年國家文物局局長,他在那期間做過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幫助當時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清理”佔用宮牆內13個院落的外單位,然後給那些單位找房子、找資金。在最後一家單位搬走後的第二年,他被任命為故宮博物院院長。他對此感慨:“人要多做好事,最後好處會落到自己頭上。”

單霽翔生於195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單霽翔歷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

在國家文物局局長任上10年後,原本已屆退休之年的單霽翔接過故宮帥印。當時的故宮剛經歷“十重門”輿論危機,亟待重塑形象。

這位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把紫禁城打造成了活力四射的生活館。宮牆如舊,但在人們眼裡已有了不同的容貌。

如今的故宮變得青春、平易近人,使塵封的歷史散發出魅力,靜態的珍寶成了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紅,一小件故宮文創產品都能受到熱捧。公眾甚至開始期待故宮出“新番”,想看看單霽翔腦子裡還藏了多少種“新玩法”。

“網紅”院長單霽翔退休,故宮如何再“上新”?

“我就是在故宮博物院裡面看門”

現在,很多公開活動對單霽翔的介紹都是“網紅”。但他覺得自己頂多算是“被網紅”,“我就是在故宮博物院裡面看門,每天觀眾有序地走進這座博物館,我們做好服務”。

在北京長大的單霽翔,住過四合院,因此很喜歡能接地氣、能望星空的傳統建築,“8年前接到任命的時候非常高興,因為可以去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看了”。

2012年,履新故宮博物院院長後,單霽翔花了5個月時間,帶著秘書走遍宮裡的1200座建築、9371間房,踏破20多雙布鞋。

“故宮是一個有著近600年曆史的古代宮殿建築群,1925年10月10日成為一座博物館。故宮的歷代同仁,對於故宮的保護,作了非常艱苦卓絕的努力,使它今天能夠完整保存下來。”單霽翔說。

單霽翔接任故宮時,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長期以來開放區域只佔30%,186萬餘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庫房,來故宮的觀眾雖然多,但80%都是沿著中軸線參觀古建,很少能接觸到豐富多彩的文物。

2014年,是故宮的關鍵轉折點——開放面積首次過半,達到52%。2017年,開放面積達到76%,“南大庫”開放後,達到80%,靜默多時的宮殿變成展區,有了人氣。例如,面積2800多平方米的午門雁翅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臨時展廳之一,舉辦豐富多彩的異國文物展覽。

2017年,故宮網站訪問量達到8.91億,把186萬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網上。同年,故宮文創產品銷售達到15億元人民幣。

“所有都暴露在觀眾的視野下,你保護不好行嗎?就是要把權利交給社會公眾。”單霽翔說,過去故宮只開放30%的時候,每天由250名員工進行拉網式清查。如今開放80%,變成每日700名員工拉網式清查,每人手持一個接觸器,細緻檢查所有的門窗和犄角旮旯。

截至2018年,故宮開放面積由2014年的52%,達到現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將向公眾展出。

“要把壯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單霽翔表示,一座博物館要想向普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打開塵封的歷史,解讀經典的文化,就需要用生動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新方法”來加以表達,採取新穎的形式、生動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傳遞出社會正能量。

單霽翔在任這些年,故宮批量誕生“網紅”。從文物修復師王津,到故宮文創、口紅,再到文化活動“上元之夜”等,故宮屢屢在互聯網上掀起波瀾。

“網紅”院長單霽翔退休,故宮如何再“上新”?

故宮口紅

單霽翔感嘆,今年很累,“為了把淡季搞得不‘淡’,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我們舉辦了‘紫禁城裡過大年’的展覽,每天少則6萬人,多則8萬人在淡季走進了故宮博物院,(我們)前所未有地拿出了886件文物藏品(展覽)”。

春節期間,故宮博物院邀請全國各地150家中華老字號,帶著年貨進紫禁城。單霽翔的好朋友、希臘的駐華大使來買年貨,“兩個手都不夠用”。“來自80個國家的大使雲集故宮,享受中國故事給他們帶來的不一樣的感受”。

今年除夕,故宮博物院臨時接到“把中軸線亮起來”的任務,於是花了4天進行設計,用8天組裝,前後僅用了12天就完成了一場掀起全網熱議的“上元燈會”。這是故宮第一次大規模夜間開放,紫禁城第一次被真正照亮。125個國家的大使和87家外媒,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報道。

“網紅”院長單霽翔退休,故宮如何再“上新”?

故宮也要“開口”說故事,而且是年輕人愛聽的故事。單霽翔開始上電視節目,例如,在爆款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上展示《千里江山圖》、各種釉彩大瓶和秦代石鼓。

2015年故宮展出《清明上河圖》真跡,觀眾排六七個小時的隊才能一睹真容,因此不少人一進宮門就狂奔去看展,由此產生了一個新名詞“故宮跑”。當時單霽翔決定,等最後一個遊客看完展覽,故宮再關門——最後一家人離開的時間是凌晨4點。

去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推出了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通過巨幅互動長卷、孫羊店沉浸劇場、虹橋球幕影院3個展廳,融合了多種高科技互動藝術,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沉浸體驗。

博物館應該是什麼樣的?單霽翔認為,它必須得到人們的喜愛,“在休閒的時候不是在博物館裡面,就是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單霽翔感慨,如今北京一下雪,宮中“人比雪還多”。“雪雖然不厚,但是人們可以在裡面盡情歡笑,這就是博物館的責任。”

“網紅”院長單霽翔退休,故宮如何再“上新”?

北京下雪,一場故宮雪景攝影大賽也在微博、朋友圈拉開序幕

如今卸下看門人職位,單霽翔將去哪裡?“我退休以後想來當一名志願者,希望面試的時候手下留情。”單霽翔笑言。

2020年,紫禁城即將迎來它的600歲生日。故宮擁有的1862690件文物,每一件都必須“光彩照人”,這是單霽翔的心願。“要把壯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