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漂,是时代的漂,关键是他的情怀大

杜甫的漂,是时代的漂,关键是他的情怀大

画家蒋兆和创作的《杜甫像》,画于1959年。

有一位诗人,在他的诗里,总是人生的输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饥寒交迫是通常人设,还随时贫病而死——“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有时候,穷得没饭吃,孩子也饿得不行——“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孩子饿得不行还骂老爹——“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家里还发生过严重的建筑安全事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这位惨人就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的漂,是时代的漂,关键是他的情怀大

网上一度掀起了“杜甫很忙”的二次创作热潮

杜甫的漂,是时代的漂,关键是他的情怀大

成都杜甫草堂

他有一个相当牛逼的远祖杜预,就是三国末期灭了吴国的晋国名将。从他开始,老杜家不是出刺史,就是当县令,可以说一直是士族中的中坚力量。到了唐朝,杜甫的爷爷依然很牛逼,杜审言乃“近体诗”奠基人之一,所以杜甫经常吹牛,写诗就是我家的事。

杜甫的漂,是时代的漂,关键是他的情怀大

杜甫一生到过的地方。图/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杜甫年轻时行过万里路。他参加过华北五省深度游,一玩就是四年。期间走马射鸟,认识了一辈子的好基友李白、高适。此时的杜甫少年得意得很。杜甫的爹,时任京兆府奉天县令的杜闲在741年去世了,已经三十好几的杜甫失去了啃老资格,终于要自己混社会了。安史之乱开始,杜甫的生活有些漂泊,这也因时局动荡,而且期间他还短暂投奔过唐肃宗,担任过左拾遗,于是有了“杜拾遗”的称号。之后又因政治站错队,被罢官,再度开始了漂泊的生活。直到两年后,杜甫才在成都安定下来,在这里,他又遇到了小迷弟——东川节度使严武。严武一出手就在成都给杜甫一片田园,就是众所周知的杜甫草堂。

杜甫的漂,是时代的漂,关键是他的情怀大

杜甫草堂中的茅屋。

荐自“新周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