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有著什麼樣的退休生活?他的葬禮是如何進行的?被葬在哪裡了呢?

閒看秋風999


赫魯曉夫作為蘇聯主席,和其他的主席都有所不同。因此其他幾人基本上都是死在任上,唯獨赫魯曉夫是“被迫下臺”。



赫魯曉夫晚年的身體並不好,臨下臺前正在黑海度假。就在前幾天蘇聯剛剛把飛行員送上太空,赫魯曉夫還告訴他們:“勇士們,我在地球等你”。

然而等到所有飛行員回來的時候,主席已經換了人,迎接他們的是勃列日涅夫。原來就在飛行員回來的前幾天,赫魯曉夫光榮下崗。下崗的如此突兀,全世界各國政要全部都反應不過來。

退休後的“悠閒”時光

作為蘇聯的上一任領導人,勃列日涅夫並沒有虧待他,但是對他也不是特別好。只給他包了一輛小轎車,外加一棟別墅,還有少的可憐的退休金。

由於退休的實在是太過突然,赫魯曉夫還沒有從之前忙碌的日子裡面反應過來。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只能靠安眠藥度日。

白天的時候不知道要幹什麼,原先可以批閱各種文件,現在一張報紙都能看一天。

但是報紙上再也沒有他的身影,頭版頭條都放給了勃列日涅夫。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關鍵是每天都有人監視自己。

再加上自己之前比較強硬的手腕,赫魯曉夫也迎來了或多或少的“報復”。

比如說赫魯曉夫之前曾經是反特權主義的堅定倡導者,他要求所有的蘇聯官員應該要像普通人一樣,拒絕特權主義。


然而在剛退休沒多久,本來是領導人特配的“伊爾”牌豪華轎車,在一天的時間裡面換成了海鷗,晚上又變成了二手的伏爾加老牌汽車。

被認為是最被擔心的人

由於退休之後實在是無事可幹,再加上身體狀況也不是特別好。所以赫魯曉夫每天用散步來鍛鍊身體,同時也可以消磨時光。然而散步的時候,往往最容易胡思亂想。

所以每次赫魯曉夫可能是高興的出門,但是回來之後卻慫拉著臉。就這樣的一位只能散步的退休老人,還是有人對他不放心。

在赫魯曉夫退休10天之後,由於在家實在是太過無聊。赫魯曉夫讓司機開著那輛二手的汽車帶他出去兜風,而他家出來有很長一段距離,都是和紅場同一方向。

當天正是蘇聯迎接航天飛行員慶祝的日子,當他出門前往紅場的消息被傳出來之後,正在參加慶典的勃列日涅夫著急了。

因為誰都拿不準他到底要幹嘛?也預估不了一個退休的主席,還有多大的能量。

但是隨後發生的事情,讓所有人放下心來。汽車開了沒多久便轉了彎,赫魯曉夫並沒有來砸場子。

這件事情也最後引發成勒令賀魯曉夫搬出莫斯科市區,給他在郊外找了一棟別墅,這樣才能夠讓所有人都放心。在退休後的半年時間裡面,赫魯曉夫似乎得了抑鬱症,不願意和周圍的人交流。

一直過了半年的時間,他才慢慢走出來這種陰影,也開始重新接受生活。偶然之間他學會了攝影,於是整天揹著攝影機,尤其喜歡是前往農田,和當地的農民交流。

當他看到農民收入比較少的時候,又露出了一種領導人的擔心。但是他曾經推行的農業集體化,在勃列日涅夫時期並不流行。後來他乾脆徹底的放棄,成為了一個愛講故事的小老頭。

原來在他家附近有一家賓館,他有事沒事都會跑過去閒聊。後來這裡的人越來越多,每天過來聽他講一些當年革命發生的故事。而這家旅館的老闆也樂意見到這樣的情況,畢竟可以給他招攬生意。

揹著所有人寫下回憶錄

但是這樣的日子對於曾經的主席來說,實在是太過寒酸。後來隨著赫魯曉夫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他漸漸的也不再出去走動。開始寫回憶錄,想把自己的一生都寫下來。

由於他知道的東西太多,他也深知如果自己寫回憶錄的事情被他人知道,估計連一個字都沒有機會再寫了。所以只能偷偷的寫一部分,然後再把他寄到國外。

從1966年底,赫魯曉夫開始寫回憶錄,用了4年的時間才終於寫完。並且全部寄到美國偷偷出版,上面所回的內容一時間令西方大為一震。等到勃列日涅夫想阻止的時候,這本書早已經傳的各處都是。


赫魯曉夫曾經被勃列日涅夫叫過去,詢問有關於回憶錄的事情。但是赫魯曉夫堅持認為他從來沒有要求出過書,而是自己的手稿被他人偷走,對於出書的事情他不知情。

儘管這樣的謊言非常劣質,但是勃列日涅夫就算是不信也得相信。不過從此之後對赫魯曉夫的監視程度加大,然而就算監視力度再大也沒用了,因為赫魯曉夫病的快要下不來床了。

1971年的9月11日,經過了7年的退休生活,赫魯曉夫安靜的去世了。但是他去世的當天,報紙上卻沒有披露任何字眼。只是在他去世兩天之後,真理報才刊登新聞——赫魯曉夫去世。

然而並沒有說下葬的時間和地點,實際上是在報紙報道的下午,赫魯曉夫的家人對他的屍體做了告別儀式。而且整個葬禮活動辦得非常普通,也只有他的家人出席了,隨後被埋在了新聖母公墓。

其實在平常的時候,這座公墓都是對外開放。就算是有人舉辦葬禮,也可以允許外人進來。但是在他下葬的當天,公墓以打掃衛生的名義關閉墓園。

如今的俄羅斯,赫魯曉夫的墓前每天都會有人送上鮮花,表明這裡埋著一位領導人。


史之策


退休後,赫魯曉夫每月領取400盧布的退休金,別奇怪,就是這麼多。這是為了保證他的房子和別墅不用上交或者沒收,而成了他的終身財產。

被趕下臺後,赫魯曉夫陷入了深深的沮喪之中。而且訪客極少,完全可以套用中國的一個成語:門可羅雀。為什麼呢?因為他的保安人員(克格勃)會監視和他仍然有來往的人一舉一動。

1965年秋,赫魯曉夫他和妻子被勒令離開他們的原來房子和鄉間別墅,搬到彼得羅沃-達爾內耶的一套公寓和一所較小的鄉間別墅。他的退休金減少到每月400盧布,儘管按照當時蘇聯的標準,他的退休生活依然舒適。

赫魯曉夫晚年的抑鬱症繼續惡化,他的醫生經常給他開一些安眠藥和鎮定劑。有人問他的孫子,你爺爺退休後在做什麼,童言無忌的回答是::“爺爺經常哭泣。”

赫魯曉夫下臺後,蘇聯當局出版的三十卷本的《偉大的蘇聯百科全書》把他從衛國戰爭期間以來的著名政治人物名單中刪除了,他的講話和著作,也都成了禁書。

從1966年起,赫魯曉夫開始寫回憶錄。由他口授錄音,然後將錄音帶交給克格勃審查,1968年赫魯曉夫被克格勃要求交出全部磁帶時,遭到了赫魯曉夫的拒絕。

克格勃官員後來通過赫魯曉夫的兒子謝爾蓋告知赫魯曉夫說,外國特工正在密謀竊取回憶錄,赫魯曉夫因此心臟病發作住院。謝爾蓋也不得不將所有錄音材料交給了克格勃。

但是,在全部交出錄音以前,謝爾蓋複製了其中一部分 然後轉交給了一家西方出版商。1970年,這些回憶錄以赫魯曉夫的名字出版。迫於蘇聯當局的壓力,赫魯曉夫後來不得不簽署了一份聲明,稱他沒有把錄音材料交給任何出版商。

當時的蘇聯國家電臺播放了赫魯曉夫的聲明,這是六年來媒體首次提及這位前蘇聯領導人。

在赫魯曉夫彌留之際,他見了他的女婿、前助手阿列克謝·阿德朱貝,說:“不要為你生活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年代,和我一起在中央工作而感到遺憾了。”

赫魯曉夫於1971年9月11日死於心臟病,享年77歲。蘇聯當局沒有為他安排國葬,即安葬在克里姆林宮的圍牆內,而是埋在莫斯科的新德維希公墓。

由於害怕群眾示威遊行,當局直到赫魯曉夫下葬的時候才宣佈他的死訊,並派軍隊包圍了公墓。儘管如此,一些藝術家和作家還是加入了這個家庭,在墓地參加了葬禮。

真理報用一句話宣佈了這位前總理的死訊;西方報紙有相當多的報道。《紐約時報》駐莫斯科資深記者哈里·施瓦茨這樣評價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打開了一座石門,引入了新鮮的空氣和思想,時間已經證明蘇聯發生的變化是不可逆轉和根本性的。


閒看秋風999


在蘇聯歷任領導中,能夠享受退休的“殊榮”就只有赫魯曉夫了。無論列寧斯大林還是赫氏後任們,都是在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更是病入膏肓仍然“堅守崗位”。

1964年秋天,塔斯社的消息稱赫魯曉夫因年事已高健康惡化而退休,此消息只是政治角力的結果。勃列日涅夫趁赫氏在外療養,“鳩佔鵲巢”把赫魯曉夫趕下了臺。這一場較溫和的權力角鬥,在當時的蘇聯政治生態是少有的。

勃列日涅夫給了他的前任一定待遇,一輛小車,一棟別墅,400盧布退休金。

習慣了日理萬機,一下子停擺,習慣了前呼後擁萬千笑臉,現在每天的空氣都凝固了,赫魯曉夫起初非常不習慣退休生活。我認為許多人誇大了赫魯曉夫的落魄一面,即便普通人剛退休也多有不適的感覺。百無聊賴抑鬱情緒在赫氏身上體現也屬正常。人,對新的生活環境都有一個適應過程。

被剝奪了一切職務的赫氏,也同樣經歷了世態炎涼。他兒子謝爾蓋回憶道,當時給他們配的“伊爾”豪華小車,在第二天被有關部門換了臺中高檔的“海鷗”,又被開走了,最後來回的是“伏爾加”。謝爾蓋認為,這是羞辱也是報復,因為他父親在位時提出過取消或者減少領導幹部的專車,遭致強烈不滿。現在赫魯曉夫下臺了,你不是反特殊嗎,現在就給你特殊待遇。

赫魯曉夫對此也無可奈何,他實際上處於半軟禁狀態,司機和衛士都是克格勃九局的人,陪著他一起度過鬱鬱寡歡枯燥無味的日子。

赫魯曉夫適應退休生活後,有時間靜下心來回憶思考擔任領導人時的經歷,開始撰寫回憶錄。後來回憶錄手稿輾轉流入西方,後在美國出版。為此,他被蘇共有關部門訓斥,並被迫發表聲明說回憶錄屬委託。

後來,赫魯曉夫又被叫去談話。曾經的部下基裡連科是赫魯曉夫一手提拔的,而現在,就是這個基裡連科用幾乎以輕蔑的口吻說赫魯曉夫:“您生活得可能太好了!” 怒不可遏的赫魯曉夫回擊道:“那又怎樣?你們還可以剝奪掉我的別墅和養老金。我可以走遍全國去討飯,我相信大家不會讓我餓死。而你如果有一天去討飯,人們不會給你一粒米!”

當然,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平靜的日子裡,歡迎赫氏的人還是很多的。赫魯曉夫後來學起了攝影,經常在附近周邊拍些花鳥小景,駐地附近有個度假旅館,赫魯曉夫每次路過,認出他的度假群眾簇擁著他,一起照相,聽他講革命的故事,赫魯曉夫每每樂此不疲,或許那一刻,他又找回了那種領袖在群眾中的感覺?

1971年9月11日,赫魯曉夫在度過了7年的退休生活之後,去世了。

《真理報》發表了簡短的訃告:現年七十八歲的前蘇共第一書記尼·謝·赫魯曉夫病故。訃告沒有說明安葬日期、地點。安葬的那天只有赫魯曉夫的親屬參加。

蘇聯當局想方設法讓葬禮無聲無息地悄悄舉行。 赫魯曉夫就靜悄悄地長眠在新聖母公墓。

在莫斯科,列寧和斯大林的墓前常年見到一束束鮮花。

而在赫魯曉夫的墓前也常見敬獻的鮮花。這也是他的“殊榮”吧。

2019.1.14




掌上三言兩語


這其實是與戈爾巴喬夫有同病相憐,赫魯曉夫與其說是退休,不如說是政變推翻下臺之人,勃列日涅夫這位昔日,赫魯曉夫一手提拔勃列日涅夫,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篡位奪權,強迫赫魯曉夫下臺,政治人物一但脫離了政治,被踢出了權力巔峰的政治圈,還能有多少意義,昔日的密友變政敵,能讓赫魯曉夫東山再起嗎?

當平民的赫魯曉夫的失落感受,只有赫魯曉夫自己知道。

當年的貝利亞與馬寧科夫又如何面對命運多舛呢?

最少赫魯曉夫還能安度晚年,已經是不錯了。

死後在平民墓地裡,也不失為一種解脫了。


隨雨飄渺


我著重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的結尾部分吧,赫魯曉夫去世的時候已經是他的最低谷了,由於中蘇兩國和兩黨的關係處在對立狀態,人民日報在第四版的最右下角只發了一句話:標題是:赫魯曉夫死了,下面是據塔斯社某日訊……。他死後被葬在莫斯科市內的新聖女公墓,我曾於2016年秋天去過並拍下了本文的五幅照片,在圖1⃣️的雕塑中可以看出,他的墓碑是選用的黑、白兩色的大理石,這位雕塑家曾被當政時期的赫魯曉夫當面羞辱過,後來應了赫的家人的請求為其設計墓碑,這尊雕像無論是在藝術上還是歷史觀上我認為還是成功之作,客觀地評價了赫氏一生的功過是非。新聖女公墓屬於歐洲著名的三大公墓(維也納中央公墓、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那裡面有許多有名的人物:普希金、果戈裡、柴可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米高揚家族、斯大林的妻子、烏蘭諾娃等等。但是從赫氐的墓地位置來看當時還是排在一個靠後的位置,由此可見如果說到葬禮也是普通人的、低調的而已……因為作為退休的國家元首,在公墓的規劃中都是有預留的,比如一進大門的前排甬道左轉就是一座俄羅斯國旗的雕塑,圖2⃣️ 這是葉利欽總統的墓碑,對面的一塊空地據瞭解是為普京預留的。3⃣️ 這條甬道的盡頭是一個站立的女人雕像,圖4⃣️ 這是蘇聯的末代總統戈爾巴喬夫的夫人賴莎,她曾於1989年夏天陪同先生到訪過我國,這位曾經的國母威信在俄羅斯還是滿高的,圖5⃣️ 這是為戈爾巴喬夫預留的地方。看來赫魯曉夫當年無緣葬在克宮的宮牆,更無緣在這樣的一座具有民間色彩的公墓有塊體面的葬身之地,這已經很能說明他下臺後的境遇了。

關於俄羅斯人民對於赫魯曉夫的評價,我與莫斯科大學學歷史的研究生交談過的,他的觀點顯然是來自於老師,其實俄羅斯人的許多福利比如:住房保障、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帶薪休假、建全的養老制度等等都是從赫魯曉夫時代開始的,所以經歷了後來變故的人民真的非常懷念過去的那個時代,他們對赫魯曉夫的印象並不壞……用現在的眼光來看,赫魯曉夫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改革家,只是他的時運不濟罷了……(以上照片來自我的2016年私人相冊,侵權必究!)







輕輕江


看了這麼多人寫文章,又看了一些人的評論,深感孤單死去的赫魯曉夫也應該知足了。他在中國還有這麼多支持者,說明在前進的路上他並不孤單。

不過在俄羅斯,赫不會有這麼多的支持者。因為現在俄烏爭端,克里米亞問題,致少是赫魯曉夫造成的。現在烏東地區炮火連天,人民流漓失所,都是蘇聯解體造成的(赫魯曉夫是蘇聯解體的始作傭者),俄羅斯人不會說,我們每天放炮仗,慶祝獨裁者下臺,多開心!除非俄羅斯人有病。能對赫魯曉夫有好感的人,只存在某些國度裡!

致於赫魯曉夫下臺退休後怎樣生活,只是某些人關心,象我等這樣斗升小民,每天搬磚不止,累得要死,哪有閒功夫扯淡?只不過,也開心過一次,那就是聽到赫下臺的消息,也高興過一次,第一個反應是:你也有今天?

想當年,赫在蘇共二十大作秘密報告,搬弄是非;動用軍隊的力量搞掉馬林科夫等反對派,用陰謀手段搞掉戰神朱可夫,刨斯大林墓焚屍揚灰,撒蘇聯在華專家對中國逼債,哪一個不是赫魯曉夫乾的?多行不義必自斃!赫自己下臺,孤單死去也算報應吧?

今天趁還未搬磚扯一回淡!


陽城導航


赫魯曉夫的退休生活在我看來用倆個字可以形容,“落魄”。

政府給予退休金 500 盧布,他原來領取的可是部長會議主席工資。提供莫斯科市內住宅和一處別墅,還撥給一輛屬於克里姆林宮車庫的專車。列寧山上的宅邸和戈爾克第二的別墅應當騰出來。退休後第一天就把海鷗牌小車給送來了,一位長官回憶起他曾強烈建議取消或者至少削減專用小車。這一小車倡議曾引起各級領導人的強烈不滿。如今輪到他們出氣了。 甚至有人給他轉達了某位匿名長官的話:“他不是想讓我們坐‘伏爾加’ 嗎?現在就讓他自己來試試吧。” 後來還有許多類似的卑劣的捉弄話等待著他。 一天開始了。 他在斯大林去世後自己定下的工作日規程——9 點前到自己的辦公室。他一 夜之間面容消瘦了,並且有些發灰,動作變得緩慢了。儘管醫生別祖比克送來安眠藥,他夜間幾乎不曾閤眼。

退休後,手不釋卷,以補上他日理萬機無暇讀書那個時期欠下的帳。 後來他的兒子把這些書收集起來都放在家中一個單獨的書架上。書名五花八門:埃爾捷利的《斯捷普尼亞克筆記》, 沙霍夫的《在巴爾哈什蘆葦叢中》,海明威的《節日與你永遠同在》,哈利 夫曼的《十字形天線識別密語》,本特利的《工業水栽法》,《“絕密”。 只限指揮人員閱讀。法西斯德國對蘇作戰戰略。文件與材料》。這本書他在回憶錄中講到戰爭初期時曾多次提及。

退休後的赫魯曉夫已經不去打獵了。他偶爾取出獵槍,仔細端詳,愛不釋手地撫摸槍管。擦洗完了再上足油,又放回原處。1968年他把自己收藏的獵槍分送給大家“讓它們都落到好人手裡吧。他們可以見物思人,老念著我。要不然自己死後就得給偷光。”他有一次這樣說——而且看得很透。 他把獵槍送給兒子,送給孫輩、醫生、自己的那些衛兵。

赫魯曉夫兒子謝爾蓋回憶父親葬禮安排

一切都安排好了:葬禮將是非官方的,家庭性質的,在新聖母公墓舉行。 赫魯曉夫去世的消息在星期一公佈,同日上午 10 時在孔策沃醫院遺體告別, 12 時舉行葬禮。安葬費用由蘇共中央承擔。 日程安排得很緊湊,毫不拖延。庫夫申諾夫留下了單位和家裡的電話號碼: “要是舉行葬禮方面有什麼問題,請直接找我。” 媽媽說,她已給基輔去電話。明天尤莉婭·尼基季奇娜和丈夫、其他親戚就到了。 這時我才明白,關於父親去世的消息,人們最早在舉行葬禮時才能聽到, 甚至還要晚。當然啦,這一切都是精心策劃的,並非偶然。我決定凡是能通 知到的都打電話通知,以便讓儘可能多 的人知道葬禮的消息。我氣憤到了極點,我一度強烈地希望粉碎這一卑瑣的可憎的挑釁行為。不過我很快就清醒過來,認定他們的這類行為將受到歷史的審判,而我們的任務是體面地安葬父親。 晚上我按照事先的約定給我的朋友英國記者去電話。他對我說,世界各 大通訊社都播發了赫魯曉夫去世的消息,而且播發了長篇評論、分析文章, 這些報道總的調子是肯定的,沒有攻擊。對父親在貫徹和平共處政策方面的 作用給予高度評價,也指出了他所做的其他好事。“打開收音機聽吧,今天 全世界都在談論你的父親。”他最後說。


歷史三六五


只知道退休後在一小鎮生活,沒有了前呼後擁,只提供一棟房子,一輛車,一個司機,一份退休金。業餘時間寫回憶錄,反省自己的對錯,向現領導反應民情,呼籲善待人民。發現自己當政時,多數情況太脫離實際了,後悔莫及,可是沒人聽他。他的回憶錄在國內不能出版,卻被他曾經迫害、打擊的人帶到美國,首先出版了,讓他對以前的做法追悔莫及。


探測衛星A


赫魯曉夫,全稱: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1894年4月17日一1971年9月11日)原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1953年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58年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總理)。

在斯大林逝世後,他做了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震動了社會主義陣營,引起了東歐一系列的騷亂。並於60年代與中國關係惡化,撤走了全部專家。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既對峙,又想和平共處。在蘇聯黨內引起不滿,為下臺埋下了伏筆。

1964年10月趁赫魯曉夫在黑海之濱療養期間,以勃列日涅夫、波德戈爾內、謝列平等人將他趕下了臺,名義上是因健康原因,進行“退休”。實際上在黨內宣佈他三條錯誤。1.赫魯曉夫是黨的一把手還兼任著國家總理。2.在加勒比海導彈問題上有嚴重錯誤。3.推行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和平共處的原則。

赫魯曉夫“退休”後,表面上給了他一部轎車,一套在郊區的小別墅,還有一筆豐厚的養老金。就拿小轎車來說吧,原先是一部蘇聯領導人坐的“伊爾”牌。不幾天就給他換了輛“海鷗”牌中層領導坐的。又過了沒幾天海鷗牌也開走了。最後換了一輛最普通的二手“伏爾加”。赫魯曉夫的退休金是不少,每月500盧布。

赫魯曉夫被迫退休後,整天唉聲嘆氣,既孤獨,又淒涼。當他的小孫子上學時,校長問他:你爺爺在家幹什麼。他的小孫子到也實話實說,我爺爺去了看報紙,就是寫東西。有時還哭呢。(寫東西就是寫回憶錄)據赫魯曉夫在回憶錄裡說,在家的周圍都有克格勃的保衛,在家裡都安著竊聽器。赫魯曉夫名義上是退休,實際上在家裡處於軟禁狀態。

赫魯曉夫在77歲那年去世的。蘇聯的各大媒體都很默契。沒有發什麼訃告。也沒有關於葬禮的時間和地點。就是蘇聯的《真理報》在9月13日發了一條很簡短的消息。

蘇聯的領導人死後都葬在克里姆林宮的紅場墓園。而赫魯曉夫死後卻被葬在了新聖女修道院公墓。據說下葬這天,天下著雨。赫魯曉夫的遺體就放在新聖女公墓裡一個很小的廳裡,外邊只有一輛大巴車。整個葬禮有150多人參加。其中蘇聯元老朱可夫出席了葬禮。墓前只有4個花圈,花圈緞帶上的字跡都被淋模糊了。4個花圈其中有一個是蘇聯領導人米高楊的。為了防止過多的人來給赫魯曉夫送別,蘇聯當局下令當天關閉了新聖女公墓。

圖一:執政時的赫魯曉夫

圖二:退休時的赫魯曉夫

圖三:赫魯曉夫的墓地





夢想成臻3


很抱歉!對於前蘇聯赫魯曉夫的喪事不甚瞭解。建議您詢問百度以獲得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