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躲“爛片”!宣傳得再好,符合這8個特點的,基本是爛片

教你躲“爛片”!宣傳得再好,符合這8個特點的,基本是爛片

2018年已經過去了,在2018年的電影市場上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作品,但是也不乏那些爛片。優秀的作品值得我們一再回味,品嚐,但是那些爛片不不僅浪費我們的錢財精力。更是對我們視覺的一種侮辱。其實有一些爛片還是有跡可循的我在這裡總結了八個該電影是爛片的信號。

教你躲“爛片”!宣傳得再好,符合這8個特點的,基本是爛片

首先第一點便是那些大牌明星雲集的電影。其實這也很好理解那些大牌明星的出場費就非常的昂貴,那還有什麼資金放在一個電影的製作上?像那些專門刷明星的臉的電影,至少就目前看來,並沒有什麼特別優秀的作品,反倒是爛片不少。就像網友們常常說的三個億的投資演員拿了2.7個億。電影劇本花上1000萬,宣傳在花上1000萬,還剩下1000萬去準備電影的服化道以及細節的追究等等,就這樣的電影怎麼可能會是一個好電影。

第二點便是該電影宣傳什麼奇幻劇鉅製。作為一個以奇幻為賣點的電影,自然而然的就會進行一些電腦製作。電腦製作的電影是最燒錢的,且不說國內的玄幻製作水準如何,就他們所借鑑的對象而言,與我國的一些觀眾們的口味不符。例如《阿修羅》,雖然它的畫質確實精美,也確實是玄幻鉅製,但裡面劇情上面的硬傷,卻讓很多國人都接受不了。國外的電玄幻鉅製電影與國內出現了文化衝突,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國內製作如果還一味地模仿國外的製作而造成文化衝突,必然是爛片。

教你躲“爛片”!宣傳得再好,符合這8個特點的,基本是爛片

第三點便是那些耳熟能傳的大ip進行的情懷向電影。這類電影最擅長的便是掛羊頭賣狗肉,藉此來吸引觀眾們的目光,騙取他們手中的票。2018年最具欺騙性的情懷像電影便是《愛情公寓》。《愛情公寓》雖然確實是很多80後90後們的青春,但是就這樣消費徹底是惹怒了我們這些觀眾老爺們。他最爛的地方便是以欺騙的手段將觀眾們騙進了電影院。

教你躲“爛片”!宣傳得再好,符合這8個特點的,基本是爛片

基本上具備以上三點的,其中一點就一定是爛片。

還有一些其他的特點可以作為我們參考的標準。例如是中美合拍的電影。中美合拍的電影(提到中美合拍……),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導致國內外文化之間的衝擊。但是現在很多明星都希望能不僅僅止步於國內,而是走向國際衝擊好萊塢。雖然說現在有很多的電影出演好萊塢中的重要角色。但是現在有一個怪現象,那便是中美合拍的電影一定不會有什麼特別好的口碑。張藝謀導演的《長城》就算請來了馬特達蒙,劉德華等大牌國內外明星,也改變不了爛片的事實。

教你躲“爛片”!宣傳得再好,符合這8個特點的,基本是爛片

第五類就是經典作品翻拍。經典作品想要翻拍的好,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經典之作,可以稱為是經典那邊必有它的優秀之處。而作為翻拍的作品想要具備這些優秀之處的同時,還要具備創新,同時還要讓觀眾們都能接受這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就目前而言,大多數經典翻拍電影都是為了嗯,趁這些ip的熱度,和賣情懷像電影有一定的類似支出,但是其水準又無法達到相應所需的高度,只能淪為爛片就像《英雄本色2018》《警察故事》等。

教你躲“爛片”!宣傳得再好,符合這8個特點的,基本是爛片

第六類便是一些演員作為導演的處女作。這一點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有些演員真的不適合做導演,例如《胖子行動隊》《猛蟲過江》等。但是也會有一些比較好的電影,例如《一出好戲》。電影我們要進行再三的斟酌考慮再選擇。

第七,那便是一些香港導演拍的電影。確實曾經香港電影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但是時代變化了,有一些香港導演無法適應時代變化,又不肯服輸,最後只能導演出一個與時事審美不太相符,甚至衝突的電影,最後淪為爛片。比如劉鎮偉的《東成西就2011》。

教你躲“爛片”!宣傳得再好,符合這8個特點的,基本是爛片

最後一類便是一些中國明星進軍好萊塢的電影,由於演員兩地的文化有一定的衝突,再加上這類演員大多是名氣很大,所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表現出來的表演與我們的內地審美不相適應,甚至電影的觀點出現了一些問題。最鮮明的例子就是《金蟬脫殼2》裡的黃曉明,即使有史泰龍的加盟,也改不了爛片的結局。

以上便是我總結的8大爛片所具有的特點。希望在2019年大家不會再受到爛片的荼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