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

原標題:河北灤平縣孫營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斌: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

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

上圖 王斌(中)參加村兩委會議。 右圖 王斌(右二)在大棚內指導生產。

今年春節,年過六旬的河北承德市灤平縣火斗山鎮孫營村村民趙永吉和老伴坐在自家新翻蓋的瓦屋炕頭上,一邊抿著小酒一邊掰著指頭計算著過去一年的收入:光伏扶貧分紅3000元、扶貧資金入股分紅800元,土地流轉租金2000元,自己參加村裡公益崗勞動收益3600元,老伴參加村綠化隊勞動獲得薪金6000元……

從一個曾有嚴重腦梗後遺症、住在危舊房屋中艱苦度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如今住上了3間寬敞明亮的新房,有著15000多元年收入的脫貧摘帽溫飽戶,這是趙永吉做夢也沒想到的事情。“多虧了我們村的帶頭人,是他帶領全村300多戶過上了好日子。”趙永吉說。

趙永吉口中稱讚的這位帶頭人是本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王斌。10年來,在他的帶領下,一個有著近千名貧困人口的大村於去年實現了家家住新房、戶戶得溫飽的整體脫貧。王斌為此獲得河北省“首批千名好支書”、河北省“第三批農村青年拔尖人才”等多個榮譽稱號。

熱血湧動擔重任

火斗山鎮孫營村是燕山山脈中的一個深山村,由於山場少水、土地瘠薄、交通不便等原因,村民生活非常艱苦。全村408戶1437名村民中,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42戶、933人。農村貧困的顯著特點是留不住人,特別留不住年輕人。到2008年,村裡除了留守老人和婦女兒童外,幾乎難見一個年輕人,從而加劇了貧困程度,當年全村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

就在這一年,村委會換屆選舉,臨近退休的老支書與班子成員議來議去,一位年輕人進入了他們的視野,他就是從部隊退伍後在外經商的本村年輕人王斌。

這個在部隊服役5年,並已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王斌,不僅吃苦耐勞,而且腦子靈活,憑著在部隊搞過生產經營、開過大車小車的經歷,轉業後通過自己創業,不僅有著每年收入20多萬元的產業,而且在縣城買了新房,成了家。這個已經成功蹦出孫營村窮窩窩的小夥子還會回到村裡來當駕轅馬嗎?

老支書程宏帶著希望到縣城找到王斌說:“小斌呀,我當了這麼多年村支書,工作沒少做,但孫營村至今還很貧困。很大原因是咱村幹部都沒啥文化,見識也少,缺少遠見。你是高中生,又在部隊當過兵,在市場中練過手,有你這樣的年輕後生來掌舵,村裡老百姓才有希望過上好日子,我代表村裡兩委班子和全村群眾邀請你回村來,把村主任的擔子接過去,帶領鄉親們謀上一個好光景。”

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語,激起了王斌早年就隱藏在心中的夙願:“要用自己的努力將窮山村變成桃花源,將全村群眾帶上致富路。”經過幾天思考,王斌決定回村參加村委會主任換屆選舉。沒想到村裡群眾對這個35歲的後生寄託厚望,王斌以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

走馬上任摸家底。孫營村實在太窮了,村委會除了兩張舊桌椅外,村集體還欠外債12萬元。全村400多戶人家多半住的是危房。

面對群眾的信任和期盼,王斌橫下心:如果三年內不讓孫營村變個樣,我就辭掉村主任一職!

新面貌才能帶來新氣象。王斌決心從改變村莊面貌入手。村路兩邊的垃圾、柴草堆得半房高;家家戶戶廁所都在街上,一到夏天,蒼蠅滿街飛,臭味熏天;私搭亂建、隨便佔地更是把一條條村路變成了羊腸小道。

從哪兒下手改呢?王斌瞭解到,村外有很大一片地被自己的侄子和另一位村民私自佔用,種上菜和幾棵杏樹。王斌決定先拿自家人“開刀”,收回侄子的地。

“老叔,那兒原來是一個大坑,我們費了很大勁才填平的,你要收回去,沒門兒。”侄子和侄媳婦沒給他好臉色。王斌一次次上門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道理、講法規。在制度與親情雙重壓力下,侄子最終交出了那片地。看到王斌對家裡人都講原則,村民們紛紛把多佔的土地和街邊地面主動歸還給了村集體。

隨後,這些被村民歸還的地方修建成了文化廣場,街巷路面也硬化了,並安裝了路燈,種上了樹木和花草。新廣場成為村民們每天最愛來的地方,農閒夜晚,村民們在鑼鼓聲中扭秧歌兒,不僅鍛鍊身體,而且還扭出了精氣神。

吃水難、行路難,一直是孫營村的兩大難題。村裡只有一眼水井,村民們喝水全靠每天中午開水泵的兩個小時。60多歲的村民王克家在村裡海拔較高的地方,一到春夏放水澆地,水從山下流到他家已沒有多少了,吃水成了他家最頭疼的事兒。

為了讓村民們有足夠的水飲用,王斌一次次到灤平縣抗旱服務中心站去“蹲點兒”。很快,工作人員深入到村裡瞭解了實際困難,投入100多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徹底改變了孫營村的飲水難問題。

經過幾年努力,如今孫營村實現了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路院美化、村莊綠化,一排排紅瓦白牆的新民居,寬敞、整潔的街道,村邊各色女貞、百日紅等喬灌花木催紅吐綠……

眾望所歸,2012年村黨支部改選,王斌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有了一定駕轅掌舵經驗的王斌信心更足了,他要和村班子一起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家家都過上好日子。

做好表率促增收

從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那天起,王斌就苦苦思索孫營村的致富門路,要想徹底改變農村落後的現狀,必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讓一家一戶的農民擺脫傳統糧食種植,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鏈條,讓農民在農業合作化組織的帶動下,實現跨越式增收。

有了想法立即啟動。王斌決定分別從挖掘內部潛力和開拓外部市場兩部分走,對內發動村民入股成立農業合作化組織,讓農民抱團闖市場;對外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到村裡建設農業產業基地,以土地租金和打工薪金方式助農民增收。

2016年初,王斌率先建立了“強斌農牧專業合作社”,村班子在村裡宣傳好幾天,但響應的人卻寥寥無幾。王斌仔細一打聽,村民對這一新生事物沒信心,怕手中那點血汗錢“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王斌找來村班子成員發動說:“村看村,戶看戶,社員看幹部,在這個時候,我們幹部要向群眾傳達必勝的信念,這個信念的傳遞方式就是多投資本金。”於是4名村幹部每人首期投入5萬元。在村班子的帶動下,村民們陸陸續續向合作社投入股本金。不到1年,3個大暖棚就產出了有機蔬菜。緊接著再搞果樹栽種,雞、羊養殖。

如今,群眾參與合作社經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入社村民已經達到230戶,合作社總收益達到100餘萬元,每年安排近50名勞動力就業,每戶群眾投入土地流轉和股金每年分紅3000元。

貧困山村內生動力啟動了,吸引外援項目也在同時開展,王斌和村幹部自掏腰包去北京、承德、唐山等地找項目。其間,王斌找到在承德市做生意的本村人邢士海,勸說他回村發展新產業,兩人通過深入調研,決定用村裡的溝谷地發展崖桑種植和深加工產業。

“以前我對流轉土地有牴觸,拖了好久沒同意,多虧王斌書記三番五次上門,解開了我的思想疙瘩,使村裡的崖桑基地建起來了,要不然我就真成全村的罪人了。現在,我不僅能收到出租土地的租金,還在園區打工掙錢,一年的收入是過去三四年的總和。”正在崖桑種植區幹活的村民張朋感慨地說。

通過王斌和班子成員不懈的努力,崖桑基地、鶴鹿春養生谷、華卓草莓種植基地、雲嶺谷休閒度假莊園等項目在村裡落了戶,村裡農民土地全部實現流轉,僅此一項年收入可達200餘萬元。同時,還把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引入到新型農業產業鏈,另外吸收安置外村勞動力50多人,村民年人均打工收入達4500元以上。

心繫群眾見真情

電閃雷鳴,暴雨傾盆,水漫溝渠,道路泥濘,在這樣的夜晚裡,王斌無法安心入睡,他惦記著全村百姓的房屋是否都安全。

2016年7月中旬一天凌晨2點鐘,正在縣城家中睡覺的王斌突然被接連不斷的巨大雷聲驚醒。不好,有暴雨!村裡還有不少群眾住著危房,會不會在暴雨中倒塌,他急忙起來開上車就往村裡趕。同時,他給村幹部打電話,讓大家分頭到有危房的群眾家中去查看。王斌進村後一頭扎進了五保戶趙立廣家中。

60多歲的趙立廣是個單身漢,身體多病且虛弱,可脾氣卻很犟,儘管家裡房屋很破舊,但就是不聽村幹部的勸說修建房屋,這讓村幹部非常頭疼。暴雨一來,房屋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

當王斌和村幹部到來時,正好碰到最大一陣暴雨,房頂舊簷上的泥瓦經不住雨水沖刷,啪啪啪啪地往下落,趙立廣則頂著一張雨布蜷縮在床頭邊。

“趙大哥,快出去,這房子太危險了!”王斌與村幹部王強架起趙立廣就往屋外走,剛出門,趙立廣蜷縮的地方就塌下一個大窟窿。王斌則趁著將趙立廣轉移的契機,再做他的思想工作。想著村幹部一次次在雨夜中去他家探險情,趙立廣深感如果再給村幹部添麻煩就是罪過,於是痛快答應了王斌幫助他改造危房的要求。王斌很快向政府申請到了1.8萬元危房改造資金,僅用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讓趙立廣住上了新瓦屋。

在王斌和村委班子的關心幫助下,全村群眾實現了居住環境百分之百的安全保障。

“王斌書記心裡時時刻刻裝的都是村裡群眾,他回村工作10年中,哪個貧困戶家裡遇到了溝溝坎坎,第一個上門排憂解難的肯定是王書記。”村民邢剛雖然年老體弱,但又夠不上低保標準,王斌同村幹部商量,給他安排了打掃村裡衛生的公益崗,讓他在力所能及的勞動中每年有3000多元收入,實現勞動脫貧。

村民徐福斌的兒子得了白血病,可家中一點積蓄也沒有,王斌在村裡號召村民搞互助,一下給他家捐了10多萬元……

王斌對待村民的關懷可謂無微不至,但對待自己的身體卻是很刻薄。2016年3月份的一天,王斌在與投資商商談項目時突然暈倒,村民們把他送到醫院,一檢查才知他因勞累患上腦夾層動脈瘤,需要趕快做手術。

王斌來到北京天壇醫院做了2個腦動脈支架手術僅過了3天,就急急火火地趕回村裡。用他的話說:“自己生病住院影響的僅僅是一個人,但耽誤投資項目在村裡落地影響的則是幾百人,所以我不能因小失大。”

親友們埋怨他:“這10年你如果把心思放到個人生意上,隨隨便便也能為自家掙出200萬元,而且還會活得很輕鬆。可你現在這一天到晚為村裡忙,1個月所得不過2000元,還為集體倒貼出差費、招待費,又忙得落下一身病,這是何苦呢?”

然而,王斌的回答是,一個人的一生總有一個美好的夢想,我從小就夢想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今天我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所以我不僅不後悔,而且很有一點自豪感。

憑著王斌這種執著精神的引領,孫營村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容村貌實現了家家出門有硬化路,垃圾集中清掃和收集;產業發展實現了全部土地流轉,讓上百名在外打工村民返鄉就業,人均收入達到6000元;村裡的公益設施實現了衛生室、圖書室、幼兒園、文化廣場的改擴建,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和城市人一樣的文化生活。

如今,孫營村也由一個全縣有名的後進村一躍成為全省“精神文明村”“衛生先進村”“扶貧攻堅先進村”……(宋美倩、李宏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