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子衡:身先士卒 指揮果斷建戰功

韩子衡:身先士卒 指挥果断建战功

101_副本1

抗日戰爭時期,高苑縣(今高青縣)境內發生了一場激烈而悲壯的戰鬥:八路軍一個連隊打退敵人的重兵圍攻,斃日偽軍180餘名。激烈的戰鬥中,全連指戰員彈盡援絕,犧牲慘烈。這時,一個聲音響徹戰場,他就是八路軍清西軍分區參謀長韓子衡。為了不拖累同志,當敵人再次衝上來時,身負重傷的韓子衡堅定地對周圍的戰士們高喊,你們要誓死堅決突圍!隨後拔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扳機為了民族解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時年37歲。

立志救國打響清河地區抗日鬥爭第一槍

韓子衡,1906年出生於高苑縣唐口村(今屬高青縣樊家林鄉)一個農民家庭裡。他自青少年時期就為人正直,思想進步,立志要做一番救國拯民的大事業。

1937年12月下旬,日軍2萬人渡過黃河分兩路南侵,一路進攻濟南,一路迂迴周村、張店,還出動飛機轟炸長山縣城(今屬山東省鄒平縣)。

就在這時,中共黨組織確定讓韓子衡擔任剛成立的長山縣六區區長兼區中隊(地方抗日武裝)隊長。為了發動群眾抗擊日寇,韓子衡組織青壯年成立了武裝自衛團,並在全區各村建立了抗日團體聯莊會。韓子衡率領抗日武裝,活躍在小清河北岸的平原地區,伺機打擊敵人。

1938年1月中旬,一艘載有日軍指揮官的汽艇,沿小清河由濟南開往羊角溝。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司令廖容標得知這一情報後,決定在南岸伏擊,並派人和北岸的韓子衡聯繫。這是韓子衡第一次率領抗日武裝配合主力部隊行動,也是第一次與日軍正面交火。接受任務後,他親自帶領10名精幹隊員,埋伏在小清河北岸。1月19日中午時分,日軍汽艇果然在小清河上出現了。

韓子衡低聲命令道:“不要怕,沉住氣,等汽艇靠近了再打!”馬達聲越來越近,當敵艇進入伏擊圈後,南岸的廖容標司令率先打響了第一槍。緊接著,韓子衡也命令北岸的民兵向敵人展開猛烈射擊。敵人冷不防受到南北兩岸夾擊,驚慌失措,不一會兒被斃傷大半。經一陣猛打,汽艇漸漸下沉,有一名日軍跳水而逃,剛上北岸,就被韓子衡一槍撂倒。小清河伏擊戰,打響了清河地區武裝抗日鬥爭的第一槍,極大地鼓舞了當地廣大群眾的抗戰熱情和敢打必勝的信心。

無一傷亡突破4000多名敵人包圍

1940年初,上級指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向小清河以北發展,堅持清河平原游擊戰,建立清河抗日根據地。

當時,在清河平原上,日偽頑非常猖獗。日軍鈴木大隊嚴密封鎖鐵路沿線,土頑張景月、李青山部經常出動襲擾,企圖阻止八路軍北進。3月上旬的一天,韓子衡和教導員李曼村帶領部隊到南寺莊發動群眾,宣傳抗日。附近據點的日軍立即派出一個大隊前來襲擊,韓子衡、李曼村指揮部隊,隱蔽在村頭的圍子牆下,當敵人來到離他們四五十米處時,只聽韓子衡一聲令下:“狠狠地打!”一排排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密集的子彈雨點般地飛向敵人,把衝上來的敵人打得血肉橫飛,死傷過半。戰鬥一直進行到黃昏,全營殲敵100多人。

從此以後,韓子衡率領第一營,在清河平原上與日軍展開了艱苦的鬥爭。1943年初,任命為清西軍分區參謀長。他出生入死,作戰勇敢,指揮果斷,帶出了一支能攻善守的隊伍,奪取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他曾多次率領突擊隊攻入敵陣,為後續部隊進攻打開突破口,奪取戰鬥勝利立下了戰功。他曾經指揮部隊,以靈活機動的戰術,突破4000多名日偽軍的包圍,而部隊無一傷亡。他出其不意地戰勝敵人的事蹟,在清西平原廣為傳頌。

視死如歸扣動扳機自戕殉國

1943年1月,日軍板垣師團糾集1萬餘人,對清河平原進行“鐵壁合圍”式的“掃蕩”,八路軍主力部隊靈活地與敵人周旋,轉入外線作戰。日軍撲空後,於1月14日掉轉頭來“拉網合圍”清西軍分區(原第二軍分區)駐地陶唐口一帶。

這時,韓子衡帶領獨立團第九連,向東北方向邊緣區轉移。部隊開始行動時,陶唐口已被3000多日偽軍層層包圍。韓子衡指揮第九連向北轉移到田鎮附近的田郭村時,見田鎮兩側大火沖天,估計日軍已重點封鎖了高苑至青城的公路,於是,他急忙率部隊向崔牟莊方向轉移。此時,天已破曉,日軍尾隨第九連而來,當部隊轉移至廟子村時,敵人從四面向他們包抄過來,韓子衡一馬當先,指揮部隊用手榴彈炸開一條血路,突出了重圍。

部隊衝出廟子村後,來到大王家村南開闊地一帶,又被四面聚攏而來的日偽軍圍住。在敵眾我寡的危急關頭,韓子衡命令全連:“一定要勇敢戰鬥,即使剩下一個人,也要堅決衝出去!”激戰中,韓子衡大腿、左肩、腰部三處負傷,他艱難地站了起來,堅定而嚴肅地對周圍的戰士們說:“你們要誓死堅決突圍!”為了不拖累同志,當敵人再次衝上來時,韓子衡用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板機,壯烈殉國。

韓子衡用生命守衛河山,用血肉捍衛國家領土,鼓舞了軍民抗戰的信心。韓子衡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激勵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文字整理/記者陳菲菲 通訊員江秀文)

感謝中共淄博市委黨史研究院協助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