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已來但可能只供城市,因為5G並不是同你理解的那麼容易普及

5G手機下載在28GHz的超高頻段,以每秒1Gb以上的速度,成功實現了傳送距離在2Km範圍內的數據傳輸。

5G已來但可能只供城市,因為5G並不是同你理解的那麼容易普及

今天為了科普大眾我將用非專業術語講解原理,大家都知道手機可以接收到信息;主要是依靠無線電的電波。

電波就像一個平靜的水面丟下一個石頭,產生的波浪就會傳給岸邊,一個波浪代表一個信息;等波浪平靜後又丟一個石頭又產生一個信息。

同理如果我要岸邊接受信號數量要多,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丟小石頭,因為小石頭恢復平靜速度快,方便第二個信號的快點傳出。但是小石頭產生的波的強度也差,傳輸距離也比較差。

5G已來但可能只供城市,因為5G並不是同你理解的那麼容易普及

也就是2G時代可以10公里範圍一個基站,而5G穩定可能要半徑2公里就要一個基站;否則高頻的5G將無法傳達到手機。

而高頻的5G除了傳輸範圍的縮小,另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抗干擾能力差;如果區域有藍牙信號、WlFI信號及雜七雜八信息,可能引起5G斷斷續續。

近期有看到有的人蹭5G熱點盲目崇拜、藉機融資炒作,以為什麼場所都可以應用5G;其實是不現實的。5G是可以高速傳輸,但是並不是更穩定的傳輸方式。

更有媒體炒作說美國看中國有5G,開始搞6G這樣的假新聞;這些媒體壓根不知道6G意味著多高的頻率與傳輸障礙要解決。

所以個人覺得5G的高頻傳輸可能只能應用在城市人口集中地區,而不能同2G一樣廣範圍應用於任何地區;高速運動狀態傳輸也是穩定性不足夠。

簡單的理解就是傳輸慢但距離遠、信號穩定,傳輸速度越快、信號越不穩定中斷率高。

未來有沒有比電波更穩定的傳輸方式呢?個人覺得如果量子糾纏穩定,量子通訊應該是最好的方式,其次是光媒方式傳播。

但是量子科技從目前的科技文獻上看,真正達到民用狀態並不現實。雖然量子糾纏的標準理解A量子為正時,B量子一定為負。而現實表現很多時候並不完全如此穩定,可是信息傳播不是兒戲;並不允許量子有思考改變功能。

因此量子更像幽靈不絕對有相對,你信什麼可能就是什麼;不信期間它隨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